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吕布,天降一本三国志

第74章 吕布的顶级气势

  按理来说,严氏乃是上次事情的正主。

  正主都原谅了,其实吕布是没有什么理由,再掺和在其中的。

  不过很多事情发展到了后头,往往就和正主没什么关系了。

  蔡家的事情,正也是如此...

  ...

  当下严氏见吕布几番追问,总算也察觉出了问题的严重性,不再多为那蔡琰说话。

  只是实话实说道:“蔡小姐只说是查人不明,冒犯了温侯府。”

  “每次来都低眉顺眼,连正座都不敢坐。”

  说着,严氏见吕布神色稍霁,才继续道,“昨日送来的礼单上,还有蔡中郎亲笔所书的《劝学篇》拓本。”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吕布闻言稍许有些惊讶:“蔡邕的亲笔?那老儿素来清高,竟肯将手迹赠我?”

  “正是。”严氏微笑,“蔡小姐说,其家父常言将军乃当世豪杰,只是...”

  说着,又是顿了顿。

  吕布当即追问:“只是什么?”

  “只是性子刚烈了些,若能宽厚待人,必能成就更大功业。”

  严氏说完,小心观察吕布反应。

  出乎意料,吕布并未发怒,反而大笑起来:“好个伶牙俐齿的蔡小姐!借老父之口教训起我来了!”

  笑声渐歇,他摩挲着手中酒杯道:“不过...蔡邕还算是相国手里人,这番也算老实,便不计较。”

  这般说着,吕布心头却不这么想。

  好家伙…这蔡琰还和自己说起“劝学”来了!

  按她意思,自己岂不是不学无术,才要得此拓本?

  哼…

  这蔡家心高气傲,想来也不会轻易折服,不过自家早有应对法子,只是这法子不好与夫人说罢了。

  严氏却到底是念蔡琰不错,见时机成熟,轻声道:“夫君明鉴,蔡家虽得罪过您,但如今诚意赔罪。若将军宽宏大量,不仅得一才女敬重,更能赢得士林称颂。”

  吕布既然不与夫人说事情了,心头所想,自然也不会多做解释。

  沉吟良久,忽然伸手握住严氏的手:“夫人总是为我着想。”

  说着,语气明显软化下来:“罢了,下次蔡琰再来,你便留她用茶吧。”

  严氏含笑应下,忽然想起什么:“对了,蔡小姐送来的山参,妾身已命人炖了汤。夫君这些日操劳,该补补元气了。”

  吕布拍拍她的手背:“有夫人打理这些,吾省心不少。”

  他望向窗外渐亮的天色:“时辰不早,该先去朝会,一切待吾回来再说。”

  严氏笑着点头。

  她却不知自己这丈夫眼下已然变了一个人一般,心机已然不如原来那般“单纯”了。

  ...

  长安。

  崇德殿内,文武百官已列队等候。

  只是众人虽然等候在殿内,但眼角余光,皆是不由自主的扫过站在最前方的那个魁梧身影,董卓。

  那身铠甲即使在殿内也不卸下,透过大殿的窗户,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寒光。

  其实众人倒是也习惯了被董卓把持的朝堂了,只是今日的情况,又稍许有些不大一样。

  昨天夜里...吕布回来了!

  虽然大概知道,吕布回来乃是为了平灭匈奴之事,但上次吕布走的时候,那是亲手抓出了要对董卓动手的王允等人。

  再加上吕布在兖州,大破曹操、收复兖州的消息早也是传回到了长安,文武百官,自然对这风头正盛的吕布,甚是忌惮。

  众人正想着此事,忽然听得外头传来一阵沉闷的脚步声。

  群臣不由回首,只见逆光中一道高大身影立于殿门中央。

  那人步伐不急不缓,却异常有力,眨眼间,已大步跨过门槛,铁靴踏地之声如战鼓擂动。

  随着他步入殿内,阳光渐渐勾勒出他的轮廓。

  身披赤红战袍,手里拿着一柄方天画戟,戟尖寒芒在光线下流转如活物。

  “是...是吕布!”殿中不知是谁低呼一声,声音里满是惊惧。

  吕布龙行虎步向前走来,身上明光铠的甲片随动作铿锵作响,仿佛有金铁交鸣之声。

  他额上束着一条狮蛮带,几缕黑发从额前垂下,更衬得眉目如刀削般凌厉。

  那双眼睛扫过之处,群臣如麦浪般自动分开,有人甚至惊得倒退数步,撞倒了身后的铜鹤灯架。

  “咣当”一声,灯架倒地,在死寂的大殿内显得格外刺耳。

  一位年迈的议郎腿软踉跄,被身旁同僚慌忙扶住。

  吕布却连眼角都未瞥一下,径直走向御前,战袍下摆在身后猎猎翻飞。

  蔡邕也正在殿内。

  从他的角度望去,吕布仿佛一座移动的铁塔,投下的阴影几乎要将他整个吞没。

  他注意到吕布手上那柄方天画戟的刃口上,还残留着些许未擦净的暗红。

  就不知...是朱砂还是血迹。

  “奉先我儿,你可是来晚了一些,可是昨夜回来,与家中美娇娘交差,如此才晚了!”

  董卓哈哈大笑,脸上的横肉堆叠起来,眼中却闪烁着豺狼般的精光。

  这显然是精心安排的戏码。

  特地是要叫群臣好好瞧瞧,吕布是何等的气势。

  而吕布要说气势方面,那真是没的说,平日里不用特别展现的时候就气势十足,更何况眼下那是为众人特地“演出”一番。

  吕布在董卓面前停住,抱拳行礼:“儿臣参见义父。”

  声音低沉如闷雷,震得众人胸口发麻。

  跪拜时,他背后的猩红披风铺展在地,宛如一滩鲜血。

  董卓满意地捋着胡须,显然对这场震慑朝臣的表演极为得意。

  却连忙扶起吕布道:“吾儿诛灭曹贼,甚是辛苦!”

  说着,指着边上一个位子道:“来!今日朝会,吾儿站此就是。”

  众人一看,这竟然是文官之中,最前头的位子。

  这朝会上的站位,自然是很有讲究的,越是站在前头的,那肯定是地位越高的。

  众人一看这站位,心里不由是暗自打鼓,心道吕布一个武将,站在这儿算是个什么事情!

  只是董卓开口,自然也无人敢反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吕布站在文官队列前,犹如猛虎卧于羊群之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