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间摆放着些家具,内间则是卧室。大半的空间被一张平整的土炕占据,靠墙摆放着到人胸口高的橱柜,柜面上放着相框、电视和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小物件,像是纸抽、指甲刀一类的东西。
在墙上挂着一面不知用了多久的时钟。让石晴雪感到一丝暖意的是,时钟的上面、贴近天花板的位置挂着一张伟人的画像,庄严慈祥的看着她和张白甘。
在心中默默的问了声好,石晴雪看向坐在炕沿上的小老太太,“奶奶,您好,我叫石晴雪,他是我的同事张白甘。感谢您让我们进屋。”
“有啥事儿?”小老太太说话很短促,带着很浓的鼻腔音,听起来有些吃力。
石晴雪给小老太太看了宋晨的照片,询问她是否认识照片中的人。小老太太点点头,“我孙子。”
一番交流,石晴雪得知眼前这位小老太太和宋晨的爷爷是亲兄妹,还真有资格叫宋晨孙子。
当被问及宋晨回村子祭祖当晚有没有在此留宿时,小老太太回答道:“住了。”
“是住在您家吗?”
“就那屋。”老太太手指向隔壁的房间。
石晴雪问:“那屋平时不住人吗?”
“就我自己。”
张白甘问:“您一个人生活呀。”
“还养牛呢。”
张白甘恭维道:“那您的身子骨可真够硬朗的。”
“死不了。我外甥女隔三差五的过来。”
“哦,好的。”石晴雪没有多嘴。老太太一个人住,甭管是被迫还是自愿,都不是她能说三道四的。
“他咋了?”
“您是问宋晨吗?”
小老太太点点头,眼睛眯缝着,几乎看不清。但石晴雪总觉得不能小看这个老太太,她虽然外表十分衰老,但人并不糊涂。
“我们这次来是想知道宋晨在回村后的动向。”
“他干啥了?”
石晴雪说:“这正是我想弄清楚的,他在这里做过什么。”
“上坟啊。”
“他自己去的吗?”
“对。”老太太指着窗外一望无际的庄稼,在远处则是连绵不断的小山,“坟营地在山根。”
“很远吗?”
“庄稼地,难走。”
石晴雪点点头。
“等将来我死了也埋那儿。”
“奶奶,您还这么年轻呢,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啊?”张白甘笑着说。
“没几年了,快死了,死了好,不拖累孩子。”
“您快别这么说,哪是拖累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不行不行,早死早托生。”
石晴雪让张白甘和老太太闲聊,她则是去查看隔壁的空房间。回农村祭祖的晚上,宋晨应该就是在这间房间中留宿。这间房间相对小些,一进门就是卧室区,仍旧是一张土炕,但要小些、也短些,个子高的人可能得横过来睡才能把腿伸直。
土炕上摆着个木质的老式漆柜,深红色的漆面遍布划痕,一侧柜门的铜拉手也坏了,绑上一段细绳代替。石晴雪拉开柜门,里边放了几床被褥,没别的东西。
院内屋内都没见到监控探头的影子。在这种小村子,似乎也没必要专门安这种东西。返回房间时,张白甘跟小老太太正聊得起劲,张白甘一口一个奶奶叫的那叫一个亲切,小老太太明显很喜欢和年轻人接触,不知从哪儿摸出来一把奶糖,一个劲的往张白甘手里塞。
石晴雪问:“奶奶,宋晨是在您家住了一天,第二天早上返程的吗?”
“对,我留他吃早饭,他不吃。然后开车就走了。”
“这样啊......”如果果真如此的话,宋晨就不具备杀害李燕的作案条件。在案发当晚,他人在400多公里外的这座小村子里,有这位老太太能为他作证。
“我让他晚点走,他不听。都没咋睡觉,还开这么远的车。”
“没咋睡觉?”石晴雪不解的问,“他不是在您家中睡了一晚吗?”
“他晚上出去了。”
“出去了!?”石晴雪惊讶的重复,“您是说宋晨离开过您家?”
“啊。”
石晴雪问:“他是开车走的吗?”
“是啊。”
“具体几点?”
“晚上9点多吧。”小老太太挠了挠脸上长着毛的黑痦子。
石晴雪继续问:“那他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呢?”
“不知道,我10点多睡的。我睡得早,第二天得早起喂牛。”
“那您早上起来的时候他已经回来了,是吧?”
“对,我4点多醒的。车就停在院子里。”
石晴雪在心中计算着时间,如果是9点多走,凌晨1点之前能赶到位于郊区的那座旧公寓,考虑到作案时间起码需要半个小时,在2点前离开的话,宋晨勉勉强强应该能赶在4点之前回来!时间上很紧急,但不是说完全赶不上,毕竟不到300km。开车快的话,两个半小时应该能跑下来。
石晴雪继续问:“那天早上宋晨是什么状态呢?”
“累,像没睡好似的,不停打哈欠。”老太太说,“我劝他再睡会儿,等吃完早饭再走,但他着急非要走,我也留不下。”
“您是说他表现得很疲惫?”
“哈气连天的,也不知道大晚上的出门干嘛。”
“他没跟你说吗?”
“没说,我也没问。那又不是我亲孙子,我亲孙子的事儿我都不敢问。”老太太的语气带着一丝丝怨气。
“好的好的。”
石晴雪又问了几个与宋晨有关的问题,但这位小老太太帮不上。石晴雪和张白甘告辞离开,老太太把他们送到院门口,不舍的和他们分别。
坐回到车上后,石晴雪开车原路返回,让坐在副驾上的张白甘调整导航,将目的地设置成案发公寓。
“正常行驶需要3小时17分钟。”张白甘查看着导航的数据,“不过如果开快点,应该能压缩到三个小时内。好像那个宋晨跟我开的是同一款车吧?”
“对,而且是高配版。”
“还是人家有钱啊,我买的是标配。”张白甘酸溜溜的说,“虽说也就差了几十万,但对于我而言,那是一笔巨款啊!我现在还每个月还车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