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带着戏曲到大明

第2章 新曲新诗

带着戏曲到大明 西关铁匠 3016 2025-04-17 14:50

  “我在此说明,我马上要表演的曲子,与他的不一样。”

  徐云说话的同时,抬手指了一下那个老头。

  “噢,那你要唱什么?”

  “新曲,我自己谱写的新曲。”

  “是吗?看不出来啊,你还会谱新曲,好,那小爷我今天就听一听,你能唱出什么花儿来,不过,我告诉你,你敢糊弄小爷,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我也告诉你,我不是被吓大的。”

  “你说什么都迟了,赶紧开始,老子不耐烦了!”

  徐云站起身来,把琵琶放在了破箱子上,然后,向前走了进步。

  “各位父老乡亲,我今天借宝地,给大家表演一个新曲,唱的好大家给个掌声,要是唱的不好,你们用口水招呼便是。”

  “另外,我再说一点,这位大爷祖孙二人不容易,你们有慷慨之人,等一会儿给他们个饭钱,我提前谢谢各位了!”

  说罢这些话,徐云双手抱拳,向大家行了个礼。

  “嗯哼,各位,我开始了。”

  重新坐下来的徐云,清了清嗓子。

  “青砖伴瓦漆,

  白马踏新泥,

  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

  数百年后的苏州评弹《声声慢》,在一声声琵琶中,徐云用吴侬软语唱了出来。

  “好!”

  突然间,人群中,不知道是什么人喊了一嗓子。

  “谢谢你的夸奖。”

  徐云站起身来,笑着微微弯腰表示感谢。

  “就这两句,你不会唱不下去了吧?”

  吴公子插话。

  徐云没有理他,坐下后继续表演。

  “屋檐洒雨滴,

  炊烟袅袅起,

  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

  徐云唱的这里的时候,掌声开始响了起来。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月落乌啼月牙落孤井。

  零零碎碎,

  点点滴滴,

  梦里有花梦里青草地。”

  看见徐云停下来时,大家的掌声更加热烈。

  “好,你的新曲果然是不同凡响,我今天算是开眼了,钱不多,30文,你能不能再来一遍,我觉得不过瘾?”

  有个中年男人走出人群,向徐云伸出了手。

  “这为大哥,钱给那个小姑娘,我的曲子还没有唱完,刚才是第一段,接下来还有第二段。”

  “那太好了,我把钱再翻一翻,你唱吧!”

  徐云发现小女孩不敢去接男人的钱,就让老头去代领了。

  “吴公子,你觉得怎么样?”

  “哼,等你唱完再说也不迟!”

  已经满脸寒意的吴竹,气呼呼的回了一句。

  “好,那你就接着听。”

  “长发引涟漪,

  白布展石矶,

  河童撑杆摆长舟渡古稀。

  屋檐洒雨滴,

  炊烟袅袅起,

  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

  “好!好!好!好!真的是天籁之音啊!”

  “想不到啊!此人衣着怪异,所唱的新曲却是如此的清丽脱俗、妙不可言呀!”

  “接着,这是你的赏钱!”

  ……

  “我再次谢谢各位了,赏钱给他们祖孙二人。”

  徐云不停地向热情的人们抱拳施礼。

  “吴公子,大家都叫好了,你说怎么样?”

  看着站在之际面前的徐云,吴竹气的是脸色铁青、咬牙切齿。

  “你有种,敢败了小爷的兴致,钱我多的是,你唱的再好,也不过是个戏子,我呸,咱们走着瞧!

  吴竹把手里的银子,狠狠地摔在地上。

  “一百两银子听一支曲子,呵呵,整个苏州甚至整个大明,也没有这个说法,你凭借雕虫小技,在此招摇撞骗,我岂能容你?”

  话音刚落,人群里挤过来一个年轻男子。

  “侯哥,你快来给我教训一下这个小子?”

  吴竹立刻迎了过去。

  徐云发现来的这个年轻男子,红衣束发,手中拿着一把扇子,

  “一百两银子你嫌多,那好,你也来唱一曲,大家满意了,我分文不取,怎么样?大家说行不行?”

  “我乃是读书人,岂能与你在大庭广众之下做这种事?”

  “噢,看不出来,你还是个读书人,既然是读书人,那就更好办了,古人云:遇见恃强凌弱之事,定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大明律里写的是明明白白,他们是下九流之人,我兄弟看不起是正常不过的。”

  “反而是你,衣着怪异,一个和尚不好好的在庙里诵经礼佛,入红尘贪图别人的钱财是何道理?”

  “你平什么说我是和尚?”

  徐云有些怒了。

  “你看看你的头发,让大家伙儿说,你不是和尚是什么?”

  “你知道个屁,我的短发是凉快。”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私自剪去头发是大大的不孝,不赶快向我兄弟赔礼,还敢在此强词夺理?”

  “你衣着就是正常男人穿戴了,还有脸在我的面前说三道四,黑白不分,你还说你是读书人,我看,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好好好,我不与你当街对骂,我要堂堂正正的收拾你,打压你的嚣张气焰,你敢答应吗?”

  “又什么不敢的,你尽管画下道儿便是,我奉陪到底?”

  徐云是寸步不让。

  “好,这可是你说的,各位,麻烦大家给我们做过见证,我乃是侯方域,家父曾是大明的户部尚书。”

  “你就是侯方域?”

  徐云听地方说出姓名时,不由得问了一句。

  “怎么样?你也听说过的我的大名?”

  “听说过,怎么了?”

  “既然听说过,就应该知道我的厉害?”

  “我只是听说过你的名字,至于你是否有真才实学,我并不认同。”

  “那我就不留情面了,你听着,我是读书人,就用文雅的方法来让你长长见识,四书五经想来你也不会,就来个简单的诗词吧?”

  “可以,你说吧,我听着呐?”

  “我们现场各做一首带有苏州二字的诗,做不出来的就算是输了?”

  侯方域得意洋洋的说。

  “好,我同意,不过,我有个条件,一个字10两银子,怎么样?”

  “添一点彩头,好,我也同意,谁先来?”

  “你提议的,这一次你先来。”

  “好,你听着。”

  “送别西园翡翠楼,

  开帆十月到苏州。

  为君寄讯枫桥巷,

  邱嫂迎门已白头。”

  侯方域将他去年所做的诗吟了出来。

  “该你了?”

  侯方域笑的阳光灿烂。

  “你高兴的太早了。”

  徐云说罢,看了看在场的人们。

  “各位,我也做了新诗,要是大家认为不好,千万不要见笑,我的诗是这样的。”

  “凤泊鸾飘别有愁,

  三生花草梦苏州。

  儿家门巷斜阳改,

  输与船娘住虎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