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胡椒难种
刘季一边和卖水果的柜员闲聊,一边留意经过的客人们。
不多时,葛老六和讨要货物的华人商人一起路过。
葛老六走在前边,哼着小曲,商人则捂着左脸,像是刚挨了一顿打,畏畏缩缩的跟在后面。
“老六,这里。”刘季招了招手。
葛老六这才注意到商铺里站的柜员之一是刘季,便带人过来。
葛船长还未靠近,骂骂咧咧的吐槽已经先一步抵达。
“这个王八蛋未经允许偷偷跑到巨港周边的种植园里,私自向农民收购胡椒,被当地头人发现,举报给巨港苏丹。”
“然后,他的货才被扣留的。”
“如果他不是华人,早都被苏丹把头砍了。”
“跑别人地盘做生意,不守规矩,竟然还有脸,想要让咱们当枪,给他要货。”
商人看了看左右,见人来人往,才鼓足勇气大声反驳道:“可是你们答应过,交了钱,就会保证我们的货和船都是安全的。”
葛老六眉毛一挑,抬手就要抽过去,却看到被商人嚷嚷吸引过来的目光,不由得缓缓放下手,恶狠狠的剜了一眼。
“老子是收你的钱,但那钱,是保你在海上不会被人抢了,不是说让你跑别人地盘上惹事,给你擦屁股的,你懂不?”
“你那是犯罪,你懂不?”
商人畏惧的低下头,嗫嚅道:“说得好像你们到处抢劫,就不是犯罪一样。”
“嗯?”葛老六两条粗眉毛兀的一下跳了起来,很快又拧在一起,“老子有那能力,就是抢了,他们也不敢报复,你呢?”
“令尊的,老子今天非得让你知道什么叫做——”
感受到背在身后的手里多了一团东西,葛老六诧异的回头,看了看手里剥了皮的山竹,又看了看正在吃山竹的刘季。
“谢谢呀,老四。”
“多大点事,不用动气,让这位勇敢的大兄弟也找个凳子坐下。”刘季指了指一旁的空椅子,在两人都坐下时,又给商人丢了一颗山竹,才问道,“买了多少胡椒,被抓的?”
见刘季面善,又这么热情,商人吴贵紧绷的心不由得放松。
虽然手里的果实是头一次见到,但果仁如橘囊样,又白白净净的,还散发着一股子让人口齿生津的清香。
咬一口,有点酸,还有点甜,越吃越有滋味。
商人终于放下心中介怀,好似终于遇到知己,一股脑开始吐槽。
“谢谢你呀,小哥。”
“鄙人姓吴,你叫我吴老板,或者吾老哥都行,年初才接手家族生意,第一次来南洋。”
“你刚才问我买了多少,3担,一共才6包呀,就被旧港的酋长给抓了,罚了1000两银子,关了我3个多月,害我都错过了返航大明的风向。”
“老哥给你说,那里的胡椒可便宜了,卖到哪里都能大赚一笔,可比你卖这个果子赚钱多了。”
刘季咽下嘴里果肉的同时,点了点头:“我知道,我在胡椒种植园里干了4年多,很了解胡椒。”
商人惊愕的瞪大了眼,很快又变得十分欢喜,只是在要张嘴说话时,表情突然僵住,瞥了一眼葛老六,见其没有什么反应,才回头认真的说:“那我考考你,你说一株胡椒树种下去几年能产胡椒,年产多少,售价多少?”
“头三年无产出,之后每年的产出也不稳定的,一株产量太少了,如果以1000株来看的话,年产量大约在200公斤左右。”刘季稍微停顿,仔细回想11年前的模糊记忆。
在吴贵殷切的期盼下,他终于想起了一点点。
“我记得,在万丹的胡椒种植园里,1巴哈尔胡椒卖给当地的头人是半个雷亚尔,就算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价格也没怎么涨。”
“而且我相信,旧港周边、占碑周边等等所有胡椒产地,也差不多是这个交易价。”
“哦,对了,1巴哈尔就是6包胡椒。”
“头人把这6包胡椒,卖给他们的统治者时,应该是6里亚尔,或者7里亚尔。”
“统治者把胡椒卖给外地商人时,应该是12里亚尔左右。”
话说到这里已经很清楚了,私自去找种植户买胡椒,就是断了头人和苏丹的财路,没被砍头纯属侥幸。
可吴贵并未领悟到这一茬,反而拍手称赞。
刘季所说,和在巨港周边山村里胡椒价格几乎一样。
他放下手后,又掏出一条洁白的丝绸手帕,右下角绣了一个吴字。
商人擦去水果汁水在手上的残余,紧紧握住刘季的手。
“兄弟呀,你这么懂行情,就别在这里当什么柜员了,跟着哥哥干吧,包你以后吃香的、喝辣的、还能多纳几房小妾。”
扑哧。
一旁的葛老六实在是憋不住,大笑起来,但他没有解释,又制止了准备多嘴的柜员。
吴贵尴尬的摸摸后脑勺,始终不明白自己哪里说的不对了。
但他十分确信,刘季是个好苗子,有丰富的种胡椒经验,又懂行情,头脑也清楚,还宠辱不惊,很适合拉来一起做胡椒生意。
也许不只是胡椒生意。
如果以后干的好,破格提拔他为吴记商行在南洋的管事,也不是不行。
吴贵再三斟酌后,激动的神色中透出一股下定决心的坚定:“兄弟,你该听哥哥的,咱们在这里买下一块土地,然后你负责种胡椒,哥哥负责把胡椒卖到大明去。”
“一年少说能赚这个数。”商人竖起一根手指,见刘季脸色始终平淡,以为他理解差了,才靠上前来,低声挑明,“不是1百,不是1千,是10万,10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呀。”
“老哥我肯定会分你……一成。”
“对,是一成。”
说完,商人头望天花般,傻呵呵的微笑着,脑海中已经出现未来大富大贵的场景,以及老父亲对他的认可,并安心将商行所有的事交给他。
“吴老哥,你还是挺慷慨的。”刘季竖起大拇指。
商人以为他同意了,心中高兴,很想立刻拉上刘季行动,却被刘季接下来的话泼上一盆冷水。
“且不说本地首领不让卖地,本地农民一年的收入超过25里亚尔,你雇佣他们种胡椒,成本太高了,直接找各苏丹买还便宜些。”
商人不明白他的意思,也无法将这些话和胡椒种植串联在一起。
刘季耐心解释。
胡椒树能长到4米高,还有尖锐的刺,采摘时需要想方设法登高,还得防止被刺伤,而且胡椒种植园需要时常除草、杀虫、施肥、灌溉等大量工作。
种植胡椒极其费时耗力。
因为有收获期限制,一个5口之家,一年顶多能采收1000株胡椒树。一般的家庭版胡椒种植园也就这个规模。也就是200公斤的胡椒年产量,相当于7袋胡椒。
在坤甸,一个农民家庭吃饱喝足前提下,还能有超过25里亚尔的年收入。
想雇佣人帮忙种胡椒,工价肯定得超过25里亚尔。
但是南洋各个胡椒交易中心,苏丹们卖200公斤胡椒也才12里亚尔。
这还没考虑卖地的钱,头三年的无产出,以及胡椒产量不稳定等因素。
敢在坤甸大规模种胡椒,裤衩子都能亏没了。
所以,坤甸的农户,没有一家专门种胡椒。
发展公司也从来不鼓励农户种植胡椒。
当然,有少部分家庭的果园里可能会有一两株胡椒树,不过那是供自家食用的,也不会拿去销售。
商人吴贵懵了,张大嘴,好一阵子,才吐出一句话来。
“那为什么巨港有那么多农民种胡椒,还能卖那么低的价格?”
刘季对商人的一无所知感到深深无语。
“你去偷偷买胡椒的时侯,都没顺带问问吗?”
商人回想起那些衣裳不整的农户,看着也就比乞丐强了点,当时只想着赶紧买了胡椒走人,根本不想和那些穷鬼废话半句。
从商人的表情中,刘季已经得到了答案,不等商人回应,继续说:
“那些种植户的胡椒园,都是从头人那里借钱买的胡椒苗。作为借贷条件之一,产出的胡椒只能以固定价格卖给头人,价格自然就不会高。”
“就算你没问,你还能没看到胡椒种植户,一个个都饿的皮包骨头的样子?”
刘季起身,拍了拍商人的肩膀。
“这个时代,所有人都能从胡椒生意中获利,唯独种植户不能,他们一辈子都还不清欠下头人的债务,祖祖辈辈都是头人实质性的奴隶。”
“离开吧,你的想法在坤甸有些不切实际,南洋很危险,不合适天真的你。”
“还有,是你首先违反了巨港的规矩才被扣留了货,不在‘无事费’的保障范围内。”
说罢,刘季和柜员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
葛老六跟在后面,只留下商人仍在犯迷糊。
直到两人走远,柜员才停止忍耐,大声嘲讽:“你这人太逗了,竟然还想让我们老板给你种胡椒,看把你能的,你以为你是谁呀?”
“那小哥是你们老板?”商人心里咯噔一下。
“对呀,不仅是我们的老板,还是海军上将,还是我们的君王,你这都不知道,你来这里干啥?”柜员撇撇嘴,“不买水果就离开吧,别让我这号柜员小角色耽误了你的种胡椒的大计划。”
商人后知后觉,短暂的迷糊后,咬着牙向着刘季离开的方向追去,还边跑边喊:“他们不只是收了我买的胡椒,还收了我的生丝呀,我交过罚款了,他们不该收我的生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