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百年建设工业史话

第25章 车用空调压缩机主要产品及生产情况

百年建设工业史话 艸河鱼翁 5618 2025-06-19 22:08

  一、JSS-96系列压缩机发展历程

  追溯到1995年5月,JSS-96旋叶式压缩机总装生产线正式建成。彼时,自制机加件尚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面临诸多试制难题。鉴于此,压缩机的总装配工作只能借助进口零件,艰难地开启了组装试制生产之路。

  1996年12月,迎来了重要转折。转子、前端板、缸体、后端板、头盖、外壳、叶片这七大关键部件,成功从进口毛坯转变为国产化加工。在整个艰苦的试制过程中,试制团队齐心协力、全力攻克难关,成功突破了缸体定位销孔加工精度把控难题,同时也跨越了转子磨长短轴精度方面的技术障碍,顺利实现小批量生产。

  在 1997年之前,用于建设空调生产的压缩机零件长期依赖进口,这无疑像沉重的负担,使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直到1997年,零件国产化试制工作有序启动。同年8月,转子毛坯和离合器率先打破进口束缚,实现国产化。紧接着,1999年10月,热保护器的试制也取得圆满成功。

  随着国际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按照国际环保组织的严格要求,自2000年1月1日起,F12制冷剂被全面禁用。建设空调公司迅速响应这一环保号召,早在1998年4月就积极投入到无氟新工质R134a的JSS-96H系列环保型车用空调压缩机的生产中。考虑到不同车型的安装需求各异,公司在原有的JSS-96型基础上,进行了精细且恰当的调整与优化,陆续成功开发出JSS-963bA、JSS-96H (2b)、JSS-96HZ101等多款压缩机机型。与此同时,公司顺利完成了与汽车主机厂的技术对接工作,并与系统厂家携手针对“长安之星”等车型的空调系统展开重大改进。经过一系列努力,制冷效果显著提升,96系列压缩机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切实满足了不同车型的安装与使用需求。1998年12月,产品从最初单一的JSS-96型,成功拓展为涵盖8种机型的JSS-96H压缩机系列。

  时间来到2003年12月,JSS-72系列压缩机迎来小批量投产的新开端。从2004年至 2009年这段时期,JSS-96、JSS-72系列压缩机持续发展,逐步构建起拥有多达59种机型的丰富产品体系,具备了年产60万台的强大生产能力。

  二、JS-120、JSS-D14系列旋叶式压缩机

  踏入2000年,汽车市场迅猛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这一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当时相对单一的压缩机产品,逐渐难以全方位满足市场日益多元的需求。建设空调凭借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展开了广泛且深入的市场调研,同时综合权衡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经过审慎考量,做出了一项重要决策:自主研发并生产JS-120型旋叶式汽车空调压缩机。同年2月,JS-120压缩机的试制工作正式启动。在长达十个月的时间里,建设空调的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持续奋战,终于在12月成功试制出50台产品,标志着初步具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

  在这一年,建设空调的国产化进程同样成绩斐然。10月,国产离合器开始推行双轨制生产模式,为产品供应增添了有力保障。12月,建设集团四厂顺利完成机加七大件中头盖、外壳、前端板、后端板、缸体的毛坯国产化试制工作,并实现批量供货,自此开启了国产与引进并行的双轨制供应模式。当年,建设空调的生产能力大幅跃升至10万台,产品种类覆盖JSS-96系列和JS-120系列,共计15个机种,并且成功实现JSS-96与JS-120的共线生产,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能。

  为提升产品的品牌竞争力,建设集团与日本国精工电子、朝阳贸易株式会社进行了多轮友好且卓有成效的谈判。经过充分的沟通与协商,三方于2003年3月29日正式签订120CC叶轮旋转式空气压缩机技术转让合同书,此后产品型号变更为JSS-120型,这一举措为产品注入了全新的技术活力。

  2001年,建设空调在零部件供应体系建设方面持续发力。1月,转子毛坯启动双轨制试制,历经八个月的技术攻关与生产调试,于9月成功实现批量供货。3月,前端板、后端板、缸体毛坯的双轨制试制工作有序推进,到12月,这些零部件均实现批量供货,至此,配套件双轨制基本搭建完成,为产品生产的稳定性提供了坚实支撑。同年,建设空调还顺利完成环保工质R134a的转换工作,积极顺应环保发展的趋势。在产品生产方面,这一年共生产JSS-96系列及JS-120系列压缩机,涵盖24个机种,总产量达到13万余台,产量实现稳步增长。

  2002年初,建设空调开启生产模式的优化探索之路。机加零件粗加工工序率先寻求外协合作,迈出内、外双轨制生产的第一步。3月,缸体、前端板、后端板元车工序外协取得成功,正式推行内、外双轨制生产模式,有效整合外部资源,大幅提升生产效率。7月,转子粗加工工序外协也顺利完成,进一步完善内、外双轨制生产体系。同年,建设空调在产品研发领域再传喜讯,自主开发的新平台——斜盘式大排量压缩机JS-320成功通过建设集团的鉴定,充分彰显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当年,建设空调生产JSS-96系列及JS-120系列压缩机共24个机种,年生产能力提升至20万台,实现产能的大幅提升。

  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变化,为更好地适应小排量车型的市场需求,建设空调于2003年2月积极开展JS-72压缩机的试制工作。经过近十个月的努力,截至2003年11月底,成功试制生产出23台产品,成功构建起批量生产能力。2008年12月,JS-72压缩机顺利通过重庆市科委的产品鉴定,获得权威认可。

  2003年,建设空调在外协合作方面进一步拓展。4月,前端板、后端板粗加工工序成功实现外协加工,同年12月,外壳外协加工确定两家供应商,为产品供应提供更多选择。10月,前端板、后端板、缸体、转子的协作加工均实现两家供货,有效降低供应风险。此外,同年空气净化器完成样品试制,并成功申请3项专利,展现建设空调在多元化产品研发方面的积极探索。当年,建设空调生产JS-72系列、JSS-96系列和JSS-120系列压缩机,共计32个机种,压缩机产量接近40万台,实现产量与产品种类的双增长。

  2004年1月,应汽车主机厂的特定需求,建设空调迅速响应,开始试生产与JSS-120同排量的JSS-D14压缩机。仅用三个月时间,于4月便成功实现批量生产。截至2004年12月底,共生产JSS-D14系列压缩机,包含3种机型,产量达1115台,快速满足市场的特定需求。

  在 2004年至2009年期间,建设空调持续深耕JSS-120、JSS-D14系列压缩机的生产,不断丰富产品种类,生产机种多达33个,始终致力于为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优质产品。

  三、JS-83铝质系列压缩机

  2004年6月,应日本铃木汽车制造公司的要求,建设空调与日本CCI(其前身为精工、精机)公司建立起紧密合作关系,携手投身于JS-83铝质系列压缩机的开发与生产工作。在机加范畴内,主要承担外壳与头盖的加工任务,至于其余零件,则采取配套协作及引进采购的方式予以筹备。同年10月,JS-83压缩机装配生产线圆满建成,自此初步构建起批量生产的基本能力。

  步入2005年3月,JS-83铝质系列压缩机顺利步入批量生产阶段。回顾全年,累计生产JS-83铝质系列压缩机达32279台。

  时间推进至2007年3月,为谋求进一步的产能提升,建设空调从日本引入铝质压缩机机加、装配生产线设备,并在空调新址有条不紊地开展安装调试作业。5月,铝质压缩机机加生产线顺利通过验收,该生产线专注于转子、前端板、后端板以及缸体这四大关键部件的生产,采用进口毛坯进行精细加工。12月21日,装配生产线也成功完成验收流程。紧接着,在2008年12月10日,相关项目成功通过重庆市科委的产品鉴定,至此成功达成年产20万台铝质压缩机的生产能力目标。

  四、JS-150旋叶式压缩机

  2004年7月,建设空调正式开启了JS-150压缩机的试制工作。在初始的试制阶段,机械加工主要围绕头盖、前端板、后端板、缸体、转子以及叶片展开,而其余零件则通过配套采购或引进的方式加以完善。

  随着时间进入9月,建设空调基于整体生产规划与资源调配考量,做出一项决策,将机械加工流程中前端板、后端板、缸体以及转子的粗加工工序整体委托给外协单位负责,自身则专注于后续的精加工环节,以此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提升生产效率。

  自2005年3月起,直至当年年底,建设空调收获了阶段性成果,成功制造出63台JS-150压缩机。同年9月,头盖加工也正式纳入外协体系,至此,机械加工与外协携手合作的双轨制生产模式得以全面确立。

  但市场环境犹如风云变幻的海洋,难以预测。2006年,受市场诸多因素的制约,JS-150压缩机产量急剧下滑,全年仅完成2台的生产任务。到了2007年,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该型号压缩机的生产暂时陷入停顿,全年未生产。

  五、JS-320斜盘式压缩机

  2004年12月,建设空调开启了JS-320斜盘式压缩机的试制工作。在项目初期,机械加工工作紧紧围绕斜盘、缸头以及缸盖等核心部件有序推进。自2005年1月起,随着业务版图的逐步拓展,其余相关零件通过积极开展合作配套、科学合理地引进采购等多元化途径得以补充完善。至该年年底,建设空调的压缩机系列数量稳健增长至4个,产品品种更是丰富至39种之多,并且成功构建起年产50万台的强大生产能力。2005年11月,JS-320压缩机装配生产线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当年压缩机产量一举突破45万余台。

  迈入2006年,JS-320压缩机成功产出4个不同机种,总产量达896台,逐步构建起年产3万台的生产能力。紧接着在2007年,JS-320压缩机的生产机种进一步增至8个,产量也攀升至1170台。

  建设空调始终如一地坚定致力于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实力。2008年,空调公司成功攻克关键零部件涂层国产化这一技术难题,妥善化解了“NVH噪声分析”相关问题,同时成功突破电动压缩机的技术瓶颈。通过大力应用PDM系统,充分借助虚拟仿真与有限元分析技术,新建了先进的新型噪音分析室,并搭建起可靠的实车试验平台。此外,顺利完成电动压缩机的电机优化及小型化试制工作,成功实现主机与电机、控制器的集成设计与试制。此时,空调压缩机的主要产品覆盖JS-72、JS-83、JSS-96、JSS-120、JSS-D14、JS-150系列旋叶式,以及JS-320系列活塞定排量斜盘式,两大类产品共计70余种型号的汽车空调压缩机,另外还有JSA2B车用空气净化器产品。产品排量范围在72-320cc/r,广泛适用于普及型乘用车与商用车,逐步形成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截至此时,累计生产空调压缩机数量已达350多万台。

  2009年,建设空调秉持着将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深度融合的研发理念。在持续推动铁、铝系列旋叶式压缩机平台蓬勃发展的同时,积极拓展定、变排量活塞压缩机系列,并正式启动电动压缩机的开发项目,初步构建起多技术平台、多接口安装方式的产品体系。成功完成 63CC旋叶式压缩机的开发工作,JS-72、JS-150及JS-83铝合金旋叶式压缩机产品也顺利通过严格鉴定,成功打造出从63CC到150CC的全系列旋叶式压缩机产品平台,同时建立320CC、170CC和150CC斜盘定排量压缩机产品平台。在这一时期,空调压缩机主要产品包含JS-72、JS-83、JSS-96、JSS-120、JSS-D14、JS-150系列旋叶式,以及JS-320系列活塞定排量斜盘式,两大类产品型号超100种的汽车空调压缩机,具备60万台铁质机、20万铝质机和3万台320活塞斜盘式压缩机,总计83万台的生产能力。

  六、配套车型

  建设空调锚定JSS-96型车用空调压缩机技术,始终怀揣着积极奋进的热忱,在技术创新的漫漫长路中笃定前行。为了能与市场需求精准适配,建设空调精心策划并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市场需求调研工作。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广泛搜罗各类有价值信息,只为全方位洞察市场动态,掌握行业脉搏。与此同时,公司特意挑选出一批专业素养过硬的人员,前往日本进行研修深造,以谦逊的姿态学习前沿经验。并且,积极投身各类行业交流盛会,在思想碰撞与信息交互中,不断拓宽自身视野,丰富知识储备。不仅如此,建设空调大力推动校企联合项目,全力整合学校与企业的优势资源,携手并肩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得益于这一系列扎实且行之有效的举措,建设空调成功研发并投产了涵盖斜盘式等三大系列、总计72个品种的压缩机产品。这些压缩机的排量规格极为丰富,分别为72ml、83ml、96ml、120ml、150ml、320ml,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客户在各种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

  在市场运营板块,建设空调高度珍视与长安、长安铃木、南京长安、河北长安、昌河铃木、南京跃进集团、二汽东风派恩空调器公司等长期合作伙伴的情谊。凭借持续输出的优质产品以及无微不至的服务,稳稳守护住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凭借卓越超群的产品质量以及全体员工持之以恒的拼搏,成功敲开了奇瑞、YN5、YK5、YD2、CV9、力帆汽车等新市场的大门。尤为瞩目的是,在2005年8月,JSS-96H型旋叶式车用空调压缩机首次顺利登陆伊朗海外市场。这一重大突破,正式开启了建设空调国际业务的全新篇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