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粮价谈判
广州,醉仙楼,顶层包间。
四大粮商早就提前落座,只不过他们对那桌面上丰盛的饭菜没什么兴趣,而是讨论起了一个重要话题,那就是约定的十天已经到了。
“那些钱你们都收到了吧?”
“五万两,一分不少,都是新铸的银锭,而且全打上昌兴的号子。”
“我这边也是,银子成色很高,看来他真是想要做下去。”
“这可就二十万两了,他居然还真能凑出来?”
从这话就能听出这些家伙心机不纯,就像林远山说的那样,他们从未放弃过要挤走昌兴的意图。
可以说这二十万两当初答应得这么简单就是准备设套,让林远山拿不出来。
毕竟都是在这边的商人,按照他们的预估银号缺口非常大,根本就不是四十万能够填补。
他们加码也只是一小部分,甚至他们昨天自己都偷偷派人用那些银票去兑换,打算掏空了银号的现银储备。
他们今晚约林远山不只是吃饭,真正的目的就是打算看他出丑,拿不出钱还能像之前那么嚣张吗?
要是给银票或者是拿不出来想要延期,就联手逼他按照契约吐出那抵押的三十万石储备粮,白纸黑字的契约就算是官面上的人都没道理阻止。
到时候,昌兴的粮仓空了,他们几个把这些再一分,广州城的粮食都在他们手上,一脚踢开昌兴,粮价暴涨,赚的就更多了。
只可惜想的很好,几乎是踩着时间,就在他们赴约出门前二十万准时送到,真金白银还真就拿出来了,这就让他们的计划落空,而且折价的银票还亏了三成。
这下自己变成笑话了,都是硬着头皮过来的,怎么还有心思吃饭?
现在他们需要考虑的是后面的粮价,要是之前几人关起门来就能决定,现在杀出一个变数……
“升不升?升多少?”
“他要是不升,我们升也没用呀。”
“我就不信他有钱不赚!”
“他这么做还不是想要分一杯羹吗,那就跟他谈就是了。”
虽然这样说,也表示出能谈的意思,但是看这几个人的样子就像是如鲠在喉一般难受。
“唉呀…来晚了真是不好意思!”
包间被打开,林远山带着苏文哲走了进来,一点也不客气,直接就往桌上的空位坐了上去。
那四大粮商也都一改刚才的难受,笑着恭维起来,那“变脸”的绝技很多人一辈子都学不会。
林远山可不管这么多,直接就拿起筷子吃了起来:“大家不用等我,动筷吧,客气什么。”
几人见到林远山还真就吃上了,一时间都相互目光交流,只不过这次不敢再轻视。
“林老板,这米价……”陈掌柜先开口做出试探。
而林远山根本就没有跟他们废话的意思,很干脆的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米我也会跟着升,升多少让市场说话,不过我的糙米、陈米升幅很小、碎米跟米糠价格不变。”
他们也没想到林远山这么直接,一时间也都陷入了片刻的沉默,在思考这句话带来的影响。
“这质量怎么说?”周东家也直接挑明其中一个关键。
谁都知道昌兴的米不加料,就算一样的价格别人也肯定愿意去昌兴。
林远山听到这话那筷子也不由得一顿,脸上浮现出古怪的笑意调侃道:“昌兴质量好倒是我的不对了?”
“怎么会呢。”郑老板就算知道这是嘲讽他们也只能打个哈哈避开这个话题,“不过我们都是一伙的,得商量好。”
林远山能不知道这些叼毛想什么?
“昌兴的招牌我是不能砸的,不过嘛…我这里还有一个办法…”
“林老板什么办法?”少东家当即接过话来,迫切需要从这种商业谈判松一口气。
“那就是我将广州城精米这部分市场给你们,你们把那些陈米碎米的让给我,至于新米里面掺的,你们出清了那些低端,不就质量跟我一样了吗。”
几个粮商听到这个再次陷入到思考之中,只是这次林远山没有给他们慢慢想的时间,而是继续鼓动起来。
“精米的价格可是陈米的几倍,吃精米的都是什么人?根本就不在乎升多少,也只能找你们买,你要卖多少陈米才有这个利润?”说着拿筷子敲了敲碗发出叮铃的脆响:“我要不是接了柏大人安抚流民的任务,需要陈米救济,我能舍得这碗饭全给你们吃了?”
这个道理他们当然懂,只不过却没有跟上次那样直接答应下来,而是表示回去想一想。
林远山倒是很随意:“反正约定已过,明天你们怎么做生意我也管不着。”
说罢也不管他们,继续埋头苦吃。
几人见沟通过了,也就随便找个借口逐步离开,林远山不为所动,倒是苏文哲起身送人。
“来继续吃干净,浪费食物是很可耻的一种行为。”
林远山招呼他继续,苏文哲倒也不客气,只不过其中也问了一下刚才这样的原因。
“精米利润的确高,但是广州城有钱人能消耗多少?普通人又能消耗多少?我们因为货物来源单一,高端本来就争不过别人,还不如让给他们,我们做下沉市场。”
精米可不只是新米这么简单,想要卖出高价就得有特色,比如外面输入就是暹罗香米,广州附近就是增城丝苗米,他们手里走怡和渠道的安南米、印度米质量只能是中规中矩。
“刚才看他们的样子好像也清楚这里面的门道,要是不答应怎么办?”
苏文哲刚才也在学习,所以特意观察那些人的反应,在谈到这个的时候反应并不是纠结,而是一种忽略,说明他们并不在意那种建议。
“这说明你根本就没理解我跟他们的交易,讨论的是这些吗?真正大头的是新米,他们要跟我们质量一样,价格还得差不多。”
说着林远山发现苏文哲读书人的毛病还是根深蒂固,循规蹈矩过头了,当即提醒一句:“他们答不答应是他们的事,阿哲我要提醒你,做事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也不要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他们怎么做是他们的事,我们只要做好我们的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