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我为蜀汉一谋臣

第128章 应迫迮刘禅审朝奏

  “滚滚滚,都滚!”

  成都宫中,刘禅正拍着桌子发脾气:

  “朕说了多少遍了,这些事情不要再来找朕上报了,朕一律不阅。”

  “陛下,可是……”

  “哪有那么多可是。谁胆敢再多说一句,我让毕公公给你们全发配到别处去。”

  “喏。”

  几个太监耷拉着头退了出去,刚走出去没几步,就立刻拐了几个弯去找董允告状。

  董允听了他们添油加醋的一顿说,居然出奇的没什么反应:

  “知道了。你们先去吧。”

  “您可得好好劝劝陛下,这些再不处理,那些个朝臣就要……”

  “就要什么?”

  “没,没什么。”

  太监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匆匆地跑走。

  “你怎么看?”

  待到太监跑走,董允问在一旁旁观的马秉。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还没人敢真的做出什么事情来。”

  马秉很认真地回答。

  “他们自己是不敢,但是敢撺掇着别人做。前些日子南中再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董允将那些被刘禅拒之门外的奏折重新收集起来,然后堆在一旁。

  “丞相这次有回信吗?”

  “回了。丞相说他不日就会回来。”

  “唉。终究还是……”

  董允有些遗憾。

  内部压力实在太大,北伐这么好的事情,最终还是敌不过派系之间的斗争。

  “不过丞相来信的时候,我不曾见他提到我父亲。这是为何?”

  “嗯?”

  董允听罢,也是一愣。

  诸葛亮这次北伐,其中最被益州派诟病的就是重新启用马良。若是此时退兵回来,怎么想也不可能对马良只字不提。

  “我看看。”

  他从马秉那里接过信件,仔细查看了一番。

  其中多是些表达自己无奈的客套话,有用的内容不多。

  尽管如此,诸葛亮还是表明了自己会在近日班师回朝的信息。

  “他的确没说。”

  “没说什么?相父要回来啦?”

  刘禅一溜烟地闯进来。

  刚刚他赶走那几个太监,心里想来想去,就知道这几个奴才要来找董允告状,于是便也跑了过来准备偷听点关于他的坏话。

  没想到居然听到了诸葛亮的消息,导致他没憋住,直接冲了进来。

  “陛下,注意仪态。”

  董允皱了皱眉头。

  “哦,哦。”

  刘禅连忙调整自己的表情和动作:

  “相父在信中,都说什么了?”

  “丞相说,他不日就会回来。”

  “哎呀这一句我偷听到了,我是说别的。”

  “陛下。”

  董允稍微加重了一点语气,刘禅便愁苦地撇撇嘴,然后不再言语。

  “陛下,您与其好奇这个,不如先将那些奏文审阅了才是。”

  “朕不关心那些。”

  “群臣奏文,哪有关心与不关心一说?您都该看才是。”

  “这些人,翻来覆去就是那么一两句话。朕都说了不许不许还是要奏,那还有什么好看的?”

  刘禅也来了脾气:

  “这临近新年,这些个人不操心该如何布置新一年的工作,反倒是有闲情雅致来给朕天天复读一些有的没的。朕没那个心情跟他们拉拉扯扯!”

  “……陛下,这些奏文你不看,等丞相回来了,他就要通宵达旦地自己看。”

  董允没办法,便搬出诸葛亮来:

  “您再考虑考虑吧。”

  “啧。”

  刘禅嘟起个嘴。

  “你就不能帮我看看?”

  “陛下,臣没那个资格帮您决断国家大事。”

  “送到我那里去吧。”

  刘禅呲了呲牙表达不满,然后用手指指了指马秉:

  “你,跟我来。”

  马秉惶恐地看了一眼董允,结果董允并未看他,导致他的视线落了空。

  “是。”

  见董允不说话,马秉便抱着一大堆奏文,跟着刘禅回了他的房间。

  “休昭这个畜生!他眼里到底有没有朕啊?”

  刘禅一回到房间就开始闹:

  “你自己说,这些个玩意儿到底有什么看的必要?”

  “您可别被他又听见了,不然……”

  “哎呦!”

  刘禅头痛欲裂,抓起一卷奏文就往一边丢过去。

  马秉慌忙将手里的奏文找个地方码放好,然后跑过去把刚刚地上的那一本捡回来。

  “一会儿咱俩溜出宫去转转。我听说茶楼那边新来了几个小女,漂亮的紧。”

  刘禅借着脾气提出要求,马秉也借机开出条件:

  “您把这些看完了,我就陪您去。”

  “你到底跟着休昭学了什么东西?”

  刘禅一边说,一边便要抄起奏文敲他的头。

  “嘿嘿。”

  马秉不好意思地躲闪开来:

  “不瞒您说,的确是董侍郎教我的,但是我觉得,您多少还是看一些吧,不然真等丞相回来了,您也不好向他交代。”

  正所谓劝人要讲究方法。先打一顿之后,还要再给一个甜枣:

  “您把这些积压的奏文全看了,等丞相回来之后一看,不是显得您勤政吗?”

  “有道理。”

  话都说到这一步了,刘禅也没办法,慵懒地往后一靠:

  “你先分分类。那些找一万个理由要朕下令中止北伐的,都丢一边去。把有用的给朕看看。”

  “哎!”

  见刘禅松口,马秉便开始十分认真地分拣那些奏文。

  然后分拣一段时间,反而是他眉头紧皱,刘禅心情好了不少:

  那些个奏文多半冗余无用,全都是大量的客套话然后夹杂一点点私心,真正有用的句子没有几句。

  但是这些有用的句子十分精妙地夹杂在客套话之中,又不能不看。

  此刻他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刘禅不愿意审奏文。

  而刘禅的好心情,一半来源于马秉的愁眉苦脸,一半来源于他送上来的奏文,还都是有用的,其中不乏许多汇报北伐战况一路高歌的消息。

  二人连带着讨论与谩骂,终于算是把这些积压的文书处理了个七七八八。

  “哎?”

  快到末尾的时候,刘禅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怎么了?”

  听到刘禅突然愣住,马秉也放下手里的工作将目光投过去。

  “丞相此次北伐,是去打雍州截断陇道,对吧?”

  “是啊。”

  “虽说这天水陇西几个郡,都在雍州所辖范围之内。但是这地方不是和凉州连着吗?截断陇道,为什么只有雍州有反应?”

  刘禅觉得十分奇怪:

  “就连洛阳都派重兵来救了,为何凉州一点动静都没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