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晋时枭雄

第59章 各取所需,羊桓女

晋时枭雄 伏凰 2819 2025-01-18 03:47

  “什么事?”

  郭槐其实也大致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能让郭彰和贾模都束手无策,还跑来找自己的事,那多半就是和贾南风有关了。

  如果是和贾南风有关的话,那确实该来找自己。

  相比较于其他人,郭槐的话不论好坏贾南风多少都能听进去点。

  …

  “阿姊,此事…”

  “怎么,怕被伯玕听到?”

  郭槐故意这么说,李琅正想起身告辞,郭彰就抢先开口:“没有没有,绝无此意。”

  而后郭彰又看向李琅,向其解释道:“伯玕你别误会,我只是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咳咳…”郭槐打断道:“行了行了,你有什么话就赶紧说,我可没空陪你们在这耗,我这身子骨可受不了。”

  “是我等考虑不周,那我便直说了。”

  郭槐颔首,示意郭彰赶紧说。

  郭彰这才向郭槐陈述了一下河南尹之事的重要性,言里言外都是要让郭槐去劝劝贾南风。

  “嗯~”郭槐扫了眼二人,说道:“我知道了,改日我去说。”

  紧接着,郭槐又问:“还有事吗?”

  “没了。”

  “既然无事,那就回去吧。”说着,郭槐已经站起了身子,“我也乏了,最近是越来越没气力了。”

  “唯!”

  三人告辞离开。

  李琅无意多留,本想告辞离开,但被郭彰叫住了。

  “伯玕,家中可有事?”郭彰问,李琅摇摇头,而后郭彰又说:“既没事,便一同饮酒解忧,近日多事,可是让我操碎了心啊。”

  郭彰说完还叹口气,确实有点心累。

  李琅没什么好说的,主要是自己都说了没事了,再拒绝就不好看了。

  三人齐聚倒也没说什么大事,无非就是闲谈。

  ···

  之后数日,李琅照旧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太子婚事也敲定下来了,娶王衍次女王惠风。

  到底还是太子输给了贾谧。

  贾南风也是怕太子不满,让贾谧继续陪读太子,其目的主要是监控太子。

  还有有一件事,就是封司马越为东海王。

  这对李琅来说没什么用。

  朝会上,对司马越正式封王。

  ···

  退朝后,郭彰登门。

  同时跟着郭彰一起来的还有郭和。

  郭和李琅是第一次见,在此之前甚至都不知道他是谁。

  主宾先后入座,郭彰向李琅介绍了郭和,李琅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以及先前郭和帮自己的种种,李琅听完,立即起身,向郭和重重一拜。

  “先前琅不知公于幕后相助,未去拜访,是琅过错!”

  “你祖父于先父有救命之恩,若非你父亲只想在家,你也不用从底层做起,有机会帮你,自然要帮先父病重前还不忘提起你祖父。”

  从郭和言谈中李琅就看得出来,郭和不似其他世家子弟那般,郭和也是清谈之人,但他没有为官,不像王衍那种,既清谈自诩清谈名士。

  一边还当官,不问政事。

  除了巧言善变,别无长处。

  有郭和在,郭彰就有些插不上话了。

  其实李琅有点疑惑,之前郭和做什么事都是让郭彰出面,今日怎么郭和亲自来了。

  李琅看向郭彰,郭彰只是嘴角露笑。

  看的李琅更加疑惑。

  郭和来说的话全是唠家常,问李琅父亲身体如何,母亲身体如何。

  父亲自幼聪慧,先父曾称,当兴李家,却不想你父亲长大后只愿在家,真是可惜了。”

  谈及父母,李琅不好说什么,索性就闭口不言了。

  只听郭和说话。

  郭和很啰嗦,什么话都说。

  说起李琅祖父就是称赞勇猛不畏死。

  说起父亲李宣,就是一阵惋惜,时而还叹气感慨。

  同时,通过郭和这番言论,李琅忽然意识到,自己祖父貌似很受郭淮信任。

  先说李琅祖父,然后是父亲,再到母亲。

  郭和若是不说,李琅还不知道自己母亲居然出自武功苏氏。

  不过不是嫡系,而是旁支的旁支。

  家也不在武功县,而是早早的搬去了其他县。

  不过,李琅记得外公外母早就没了,也没舅父姨母,不会是就自己母亲一女儿吧?

  怪不得母亲识字、抄书,还能教李琅认字写字,而且还是母亲的字也不差。

  听着郭和说的话,李琅眉头紧蹙,自己家这事还挺多,父母也是真能忍。

  要不是李琅被陈巡拽着去拜访了一趟郭槐,怕不是到现在也不知道家里的情况。

  ···

  “伯玕你也不小了,也到了娶妻的年纪…”

  此言一出!

  李琅立马明白郭和的意思了。

  今日前来,多半是为了此事。

  只是不知道对象是什么人。

  “并州刺史羊桓有一小女…”

  听到这,李琅皱眉,羊桓的女儿?

  李琅觉得羊桓多半是看到自己加官散骑常侍,这才有此想法的。

  现在的西晋,虽然京师没少政变,但各地还是很安定的,相比较于外放担任刺史,更多的人是想返京任职。

  哪怕官职不高,话语权也比在各州郡强。

  亲近皇帝不说,散骑常侍虽隶属门下,而实际上另成一省,不受约束,

  羊桓看重的就是这个。

  ···

  泰山羊氏也分了好几支,羊桓祖父的兄长是羊续,后遭乱英年早逝。

  父亲自幼体弱,婚晚,后染病死了,早年羊桓就是以孝祖母、母亲闻名乡里的。

  后来还是受羊祜提携,方才步入仕途的,能担任并州刺史,还是因为其他世家子弟不愿出任,只想在京师为官,这才落到了羊桓头上。

  亲近的堂兄弟们要么在外担任太守,要么就是赋闲在家。

  关系更远点的,如果自己真出什么事,他们未必会管。

  这些情况李琅是不知道的,李琅也只是猜测羊桓是看上了自己散骑常侍这个官职。

  估计其中也有郭和劝说的功。

  ···

  “你想想吧,羊桓虽不在京居高官,却也坐镇一方,还是可以给予你帮助的。”

  郭和也想了,正儿八经世家未必看得上李琅,羊桓正合适。

  羊桓虽然也是泰山羊氏,但不算正儿八经的嫡系,他身边的那个羊俨更是旁支的旁支。

  而且,羊桓这一支,在京没人,也正需要一个在京师担任要职的人。

  李琅点点头,就在这时。

  下人跑来汇报。

  说外面有人求见。

  李琅见到了那人,是羊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