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李儒劝住了董卓,使董卓没有立即出兵。
……
与此同时,洛阳。
刘辩在朝会上以原洛阳令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为名罢免了原来的洛阳令,正式把戏志才扔进了洛阳之内。
对此,朝廷里的众公卿并没有反对,因为原来的洛阳令本来就跟他们不是一路的,而且只是个受人摆布的傀儡,还不听话,还不如让天子给罢免了呢。
不过,对于戏志才的年龄,他们还是有一些议论的。
洛阳令,那已经是二千石的大人物了,他区区一个连八百石县令都没做过的人,一跃成为两千石,合适吗?
刘辩没理会这些议论,在左右二相和三公的支持下,刘辩顺利的将戏志才扶上了洛阳令的位置。
至于贾诩么,三天前就已经离去了。
他听从了刘辩的意思,回到了牛辅的军队中,愿意成为刘辩的内应,到时候来个里应外合。
这才过去了区区六天,六天能干什么?
刘辩的第一批纸已经在处理当中,曹操正式整顿完了新军,西园五军终于收归了刘辩的麾下。
曹操的军司马刘备也终于回来了。
刘备还带回来了二百幽州儿郎和一千四百匹良马,稍加训练就能成为战马。
……
含章殿
刘辩已经把软垫和长案换了下去,换成了一方巨大的椅子,椅子前面是书桌。
传国玉玺,天子私玺,都被刘辩摆在了书桌上。
左右有侍中二人,二人都是洛阳内公卿家族的麒麟儿,不仅家世非凡,而且自身也是聪慧非凡,更重要的是,这二人才十二岁!
比刘辩还小两岁多一点。
有了这两人,刘辩便有了支持自己的门阀家族,二来,也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心腹。
这两人年龄小,三观都还没塑好,正是给他们洗脑的好时候。
为什么身边没有侍女?
呵呵……
十五岁之前,刘辩是甭想碰到半个母的了。
别说侍女了,宫里的大部分宫女都被直接调离了刘辩的寝宫周围,唯一能看到宫女的时候,也就只有去向太后,皇太后请安的时候了。
刘辩心里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把这两人培养成东汉的卫青霍去病,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的。
这二人一个姓赵,叫延年,还没取字。
另一个姓任,叫去疾,也还没取字。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取名字的水平啊,还真是作孽。
翻来覆去都是那几个名字,这去病,那去疾,啥延年,啥破奴,哦,还有瑾和瑜,出现的概率真的让人无语。
赵延年喜红色,常常着一身红衣,刘辩便让少府为其做了一身红白云纹的服饰。
任去疾喜黑色,刘辩也让少府为他做了一身黑色服饰。
简简单单的两个小举动,就让这两小屁孩归心了,天天吼着愿为刘辩效死。
其背后的公卿也是颇为感动,连忙送出了家里珍藏的一些宝物,说是当做二人的食宿费。
刘辩收回宫中,一看,居然是黄帝内经的残本。
这让刘辩意识到了,这些门阀最珍贵的是什么东西。
刘辩拿着一份调查报告,沉默了。
宫中兰台内藏书十万卷,号称百家典籍这里都有了,可有些作为孤本的书籍却仍旧落在了这些门阀的手里,被他们束之高阁,当做万世传家宝,要一直传下去,或者搞垄断,观看的价格高昂。
当然,也不能说他们就是蠢货,毕竟他们也会搞收费这一套嘛。
只能说,还是书籍制作的成本太高了。
刘辩看了看身后的赵延年,笑着掏出了一块糖。
不一会儿,任去疾便领着曹操来到了含章殿。
刘辩看到曹操的人影,急忙道:“孟德。”
任去疾对刘辩作了一揖,便走到赵延年旁边去了。
曹操恭敬行礼之后便拿出一份布帛写出的报告。
上面是这近一个月西园里的状况。
在曹操的操作之下,廷尉抓了一大批行为恶劣的官吏,西园也是因此清净了几天。
曹操又趁此,在西园将刘辩画的水车图正式变成实物,运用到了西园里。
水车一出现,犁铧的改良也提上了日程,铁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
曹操在西园搭起了高炉,初期用来炼铁。
这一切的一切,都有刘辩的推动,少府的支持。
哦,还有货币改革,也是在西园里推动的,现在虽然还不能开始,但是,随着刘辩一项项计划的开展,货币改革即将成为必然。
五铢钱的种类太多了,而且大部分五铢钱掺铅严重,还不如孝武五铢呢。
哦,还有制钱权,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放在哪个官员的手里都不行!
而曹操,见到了一项又一项工程的开展,虽然不明白刘辩的意思,却对这个年龄不大的小家伙越来越佩服了。
差不多也算是归心了。
……
……
扶风
董卓焦急的在中军大帐里踱步。
“贾文和到哪了?”
李儒深知董卓的意思,在董卓还没开口前,就问道。
门外的侍卫不一会儿就回答道:“禀将军,已经到我军寨前了。”
董卓的面色这才好看了一点。
李儒又问:“身边身后可有人马相随?”
侍卫答:“并无多余人马,只有贾诩和二三小辈而已。”
董卓步子一止,问道:“可执兵器?”
侍卫:“并没什么兵器,且几人都穿着儒衫,戴着儒冠,应该是洛阳来的儒生。”
董卓看着李儒,问道:“文优可知贾文和的意思?”
李儒思索了一会儿,喜道:“恐是贾文和说服了洛阳城内的士子来投向将军!”
“哦?”
董卓心中一动。
别人他不信能有这个嘴皮子,但是,贾文和嘛……
好像也没毛病。
董卓对门外的侍卫吩咐:“着令,全军不得阻拦贾文和,吩咐其带着客人来见咱!”
“喏!”
凉州少人才,特别是那种能理内政的人才,除了李儒以外,全军上下真正能堪大用的,也就只有贾诩和另外几个不出名的老辈子了。
至于董卓,那是看见这些都脑袋疼的人,自有李儒以来,董卓自己已经很久没有亲自处理过内政了。
如今贾文和为他带来了人才,他说什么也要把这些人留下。
当然了,该有的试探还是少不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