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书人物大全

第256章 6.燕王刘旦图谋王位

汉书人物大全 以叶知秋1 1858 2025-08-22 06:57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4月,武帝在宗庙册封刘旦为燕王。燕国地处西汉北境,紧邻匈奴,土地贫瘠,民风凶悍,武帝以策文诏谕刘旦,勉励他镇守边陲,成为汉朝的藩篱辅翼。

  刘旦是汉武帝的第三个儿子,上头的两个哥哥,一个是汉武帝的嫡长子刘据,一个是汉武帝的爱子,拥有最富庶的齐国的刘闳。相比之下,刘旦就像个小透明。他的母亲不受宠,哪怕为汉武帝生了两个儿子,后宫的地位也不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刘旦从小就意识到,自己和皇位大概是没什么缘分,于是他把精力都放在了发展自身的素质和兴趣爱好上。他曾广泛学习儒家经典及各家学说,又喜好星相、历算、术数、倡优、射猎。成年后的刘旦能言善辩,足智多谋,喜欢招揽游侠武士。如果能这样下去,刘旦或许能当个名声不错的富贵闲王。

  可是,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砸到了安心在燕国逍遥的刘旦头上:他的太子哥哥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自尽,而他的二哥刘闳在之前就因病早逝,刘旦发现自己摇身一变,成了理论上的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暗自高兴的刘旦开始等待来自长安的诏书,但武帝一直没有再立太子的意思。

  一晃三年过去,刘旦开始沉不住气,听说汉武帝年迈病重,便决定到武帝那里刷一下存在感。他派了一个使者去长安,向武帝上书,请求让他来长安当皇宫宿卫,以备不虞。老谋深算的武帝一下子看穿了刘旦的小心思,勃然大怒,立刻斩了使者。当时刘旦、刘胥这些藩王远在封国,为所欲为,多少会有一些违法行为。武帝便找了个“藏匿朝廷逃犯”的罪名,将刘旦的封国削去良乡、安次、文安三个县。武帝还感叹说:“儿子就应该安置在齐鲁这种礼义之乡,才能好好培养品德,放在燕赵这样的荒凉之地,就会生出争权夺利之心。”从此,武帝厌恶刘旦,转而立了最小的儿子刘弗陵为太子。

  这世间有很多东西,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争也没有用。这是刘旦第一次争取王位,刘旦毛遂自荐,反而被武帝列入黑名单,彻底与太子之位无缘。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二月,汉武帝在巡行途中病逝于五柞宫,太子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新皇帝继位后赐给各国诸侯王玺书,诏宣先皇丧事及皇位更替。玺书抵达燕国,刘旦不肯哭丧,并对燕国的大臣们说:“这次玺书的封面比以前小,恐怕是长安发生了什么变故。”随即派心腹近臣寿西长、孙纵之、王孺到长安,借问丧礼为名,秘密探听朝中消息。主要还是因为刘旦远在燕国,又多年不能去长安,他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小弟弟。

  燕国一行人来到长安,见到执金吾郭广意,问武帝因什么病去世、新皇帝是谁、现年几岁。郭广意回答:当时他在五柞宫听候诏命,宫中纷纷传说武帝驾崩,诸位将军共同拥立太子即位,年约八、九岁,先皇下葬时并未出来吊唁。王孺等人想向盖长公主问明详情,但公主已奉召住在宫中,不得见面,只得返回燕国,将郭广意讲的这些报告给刘旦。

  刘旦说:“皇上驾崩,抛弃群臣,没有留下诏书,盖长公主也没有看到,奇怪呀。”更加怀疑新帝即位是朝中大臣操纵的结果,又派中大夫到京师试探朝廷的态度。他上书说:汉武帝开疆拓土,增加数十个郡,领土扩张数倍,又封泰山,禅梁父山,威望远扬四方,请求在郡国为武帝立庙。当时掌权的大将军霍光没有同意刘旦的请求,但奖励刘旦钱三千万,增加封邑13,000户。刘旦更加愤怒了,他说:“当皇帝的本应该是我,还用得着谁来封赏!”于是暗地勾结中山哀王之子刘长、齐孝王的孙子刘泽等,密谋造反。

  刘旦谎称接受过武帝的诏命,拥有封国的自治权,可以在燕国整饬武器设备,以防御非常事变的发生,以此作为自己招兵买马的理由。刘长替刘旦召集燕国群臣商讨“治国之策”,郎中成轸说:“大王没有得到皇位,应该努力去争取而不是坐享其成。只要大王奋起,燕国百姓,即使妇女、孩子也会追随大王。”刘旦说:“从前吕后立假皇子刘弘为皇帝,诸侯王恭恭敬敬侍奉八年。后来吕后驾崩,大臣们诛杀吕氏,迎立文帝,天下人才知道刘弘不是惠帝所生。我身为武帝的长子,反而没能当皇帝,我上书请求为武帝立庙,也不被采纳。现在的皇帝,我怀疑不是武帝的亲生骨肉。”

  刘旦随即与刘泽等人谋划,编造了一篇邪恶的传单,说昭帝并非武帝的儿子,而是奸佞之臣所立的“伪帝”,天下人应该一起讨伐他。他们派人到各郡国去散发传单,蛊惑民心。刘泽又策划返回临淄,调动军队,约定与燕王一起起兵。

  刘旦第一次图谋王位只是试探,这第二次可是像模像样,那结局会怎样呢?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