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九龙帝师

第132章 帝师之才

九龙帝师 是4非二 2264 2024-11-15 07:26

  李隆裕毕竟不是傻子,再加上做贼心虚,一听到赵颜卿的话就知道自己昨天晚上派人找薛文远的事情败露了。

  但他不可能当着赵颜卿的面认错,一旦认下来注定自己没有好果子吃。

  李隆齐脑子快速旋转,冷汗已经不知不觉间流了下来。

  光是看他的样子,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笑道:“这人啊,毕竟是人,不是禽兽,怎么能做出那种事情呢?朕已经想过了,朕最近身体有些累,这早朝的事情还是由你来主持,至于每日的奏折,便派人送到朕的宫中即可。”

  这是赵颜卿现在最大的让步,还政于皇,不仅对于朝臣来说,对于禁军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不过,为了防止李隆裕与李国通合谋,赵颜卿接下来便说道:“这江山毕竟是李姓皇族的,你要切记,万不能交给外人。”

  说完,赵颜卿便假装打了打哈欠离开了。

  李隆裕此时已经被冷汗打湿了身上,但此时心中更多的是一种激动。他,终于能够独自上朝了!

  “来人!去请薛文远过来议事!”李隆裕顾不得换衣服便吩咐了下去。

  刘仁轨的事情不仅传进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耳中,就连身在洛阳的安庆山都有所耳闻。军帐之中,他将哥舒翰一个人叫到了身前,问道:“刘仁轨反叛,将军有何妙计?”

  哥舒翰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为之大振,刘仁轨的本事他是最清楚的。早在高仙芝和封常青还是裨将的时候刘仁轨就已经领兵数万大破倭国海军,又登陆上岸给高之丽几乎致命的打击。

  这种战功,哥舒翰自认为有所不如。现在刘仁轨投靠了朝廷,而自己却反而投降了叛军,这是何等的讽刺。要是将来与刘仁轨面对面的话,又该如何搭话呢?

  见哥舒翰一直没有说话,安庆山笑道:“我准备放弃河北地区,既然已经到了洛阳,干脆不如称帝。刘仁轨手中兵力有限,掀不起什么大浪,没什么好担心的。将军可以安心休养,等到需要之时,将军也必然能再战沙场。”

  哥舒翰很尴尬的退了出去,这一趟分明就是安庆山给自己定了性质。如果先前自己领兵与朝廷作战的话,还可以反叛,完全可以是诈降。但安庆山称帝的话,那么自己就完全是一个叛军将领了。如若他日领兵出征,就算投降也未必有什么好的结果。

  不过,哥舒翰想错了,安庆山更是错了。当刘仁轨起兵的消息一出,整个河北地区几乎来了一次大地震。原本许多被史思明攻克城池将近一半宣布易帜回归朝廷管辖,听从秦王的安排。

  史思明大军正在与李隆齐的平原县对峙,现在也不得不收缩兵力稳定自己的身后。面对如此良机,平原县内几乎所有的官员纷纷表态,希望率领大军出击。

  “子川意下如何?”李隆齐问道。

  “秦王殿下觉得可以出兵,那便可以出兵。”

  听到李子川这么说,李隆齐就知道李子川肯定还有更好的计策。不过他也想知道自己想法的纰漏,于是问道:“出兵可以,那么不出兵也可以?”

  “此时出兵无异于将平原县的士兵分散出去,一旦史思明缓过神来,我们未必是其对手。殿下相比也知道,那些回归朝廷的县城先前面对史思明的军队是如何投降的呢?这些官员,将近一半都是不战而降。说的好听叫保存实力,但这些保存下来的士兵无一例外都被史思明给带走了。这些县城,可以说无兵把守。等史思明回去的时候,他们也都还会继续投降。”李子川说道。

  李隆齐想了想,觉得李子川说的话确实很对。史思明大军之所以所向披靡,一部分是因为他的精锐部队都出自安东都护府,另一部分则是从各个县城里不断选拔优秀的士兵扩充军队,再顺势削弱当地城池守卫,此消彼长之间,自然军力雄厚。

  “那么说不出兵?可是不出兵的话,就凭借刘仁轨手中的数千兵马很难成事啊。”李隆齐有些犹豫。

  “出兵是当然出兵的,不过是疑兵,我们可以派两千骑兵佯装数万大军,缓慢逼近史思明。而真正的主力则是直接向西,斩断安庆山与河北地区之间的联系,以黄河为界,瞬间就能孤立安庆山,让安庆山不敢出兵攻打长安。”

  听到李子川这么安排,李隆齐的汗就流了下来。这分明是以长安城作为赌注,一旦安庆山孤注一掷,那么长安城一定不保。

  李子川一眼就看出了李隆齐的担心,笑道:“殿下不必担心,郭子仪的大军一直在长安以北,一旦长安有事,他必然会南下救驾。而安庆山突然失去与北方的联系,此时才能真正的将安庆山与史思明隔断。这样,不论是安庆山还是史思明,都被限制在了一定的活动范围之内。而此时让刘仁轨派遣骑兵千里奔袭与李光弼前后夹击,那么阻挡李光弼的叛军就会瞬间瓦解,这时整个北方局势的主动权就在我们手上了。”

  李隆齐听的认真,李子川又继续说道:“李光弼年轻英勇,三十多岁便能身居都护府的都督职位,可见也是有一定水平的。只要他与刘仁轨合兵一处,肯定能完全牵制住史思明的大军。等到了那个时候,只要殿下愿意,平原大军就能势如破竹一般击溃史思明。我们掎角之势在北方活动,史思明就如同瓮中之鳖,根本跑不了。”

  看了一眼李子川,李隆齐忽然笑道:“你眼光长远,种种谋略都是针对整个战局而非一个区域,甚至为了最终胜利能暂时放下眼前的功绩。子川,到如今我才知道,父皇给你‘夺锦之才’的名头是非常英明的。作为帝师的后人,你已经具备了帝师的本领。”

  李子川哈哈大笑,说道:“什么帝师不帝师的,殿下这还不没登上帝位嘛。等殿下回到长安,登上皇位,那时候再赏子川一个帝师的美称子川就知足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