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朝臣们一个个面面相觑哑口无言。因为许久都没有露面的皇帝楚王李隆裕就坐在龙椅之上。一直以皇帝自居的女皇陛下则是坐在了次席。
这是代表着什么意思?
没个朝臣的心中都看不懂,一向独揽大权的女皇陛下难道有什么把柄被攥在了皇帝李隆裕的手中吗?
就连李国通和林辅国也都不知道这到底为何?他们两人眉来眼去,却都看不懂这其中的含义。
李隆裕战战兢兢的坐在龙椅之上,想要问朝臣问题,却始终顾忌着母亲的威严。他怕了,从心底里都怕这个母亲。
这皇位原本就是他的,却莫名其妙的被亲生母亲给推翻,自己成了一个被软禁在深宫内苑的废皇帝。
“朕得知,前不久冀州地区安庆山和史思明裹挟量大都护府的大军造了反。直到昨天晚上,朕才在偶然之中得到了消息。”女皇赵颜卿说着,怒视了底下的朝臣,问道:“兵部尚书,你是干什么吃的?哦,对了,安庆山是你的族亲。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当初就是你将他引荐给了朕与先皇吧?”
兵部尚书安永和冷汗涔涔,一句话都不敢回答。他本来就是一个准备再混上几年之后就告老还乡的人,剩下的时光一边享受着无上的荣耀,一边看着满堂的儿孙。谁能想到,安庆山这个人狼子野心,竟然起兵造反了。
“来人啊!”赵颜卿冷冷的说道:“将兵部尚书安永和免去一切官职,压入天牢等候审问!”
整个金銮殿都寂静无声,甚至得到了落针可闻的地步。因为,门外的带甲武士并没有进入殿内。
赵颜卿转头看了看一旁的大太监林辅国,林辅国连忙上前跪伏,说道:“陛下息怒。安庆山造反,此时事关重大。安尚书也是在加派人手调查此事,如今刚好证明安史之乱发生,安尚书也是准备禀报给陛下,这才有些耽搁了。”
赵颜卿非常生气,不仅是因为林辅国为安永和开脱罪名,更是因为堂堂禁军竟然没有一个听从她的号令。
就此事破脸皮?
赵颜卿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要是将林辅国逼急了,谁知道这个阉货会干出什么事来?
“那安尚书,你就来说说如何应对叛乱吧。”赵颜卿将怒火生生压住,但这份恨也永远的烙在了心头。
安永和如蒙大赦,连忙上前禀报:“启禀陛下,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手握近四十万大军,当务之急便是调派安西都护府的人马前去平叛,另外在集合京都之内神武、神策和天威军远征讨伐。如此,才能齐头并进,拱卫京都。”
“李丞相,你以为如何?”赵颜卿问向了李国通。
李国通拱手回道:“陛下,此事事关重大。安西都护府负责守护西域地区,神武、神策和天威军乃是皇家御用军队,轻易不可调遣。以臣之见,还是昭告天下,尤其是整个河北地区,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和徐州,立刻组织人马北上御敌。如此一来,才能凭借黄河天险,缓解京都的压力。”
安静,整个金銮殿又是一片安静。
赵颜卿平日里完全信任李国通和林辅国的话,可如今国难当头,却听不到其他任何的声音。
“众爱卿有何见解?”
赵颜卿的话在大殿里回响着,直到声音消失,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
其实,赵颜卿毕竟没看过兵法,更没读过什么史书。在她的印象里,所谓的兵戎相见也只是凭借人数的优势或者偷袭敌人后方就能胜利这么简单。但现在的情形却和她的认知完全不同。
安史大军本身就处在北方边境地带,又何来背后偷袭?再者,叛军已经有四十万人的兵马,整个河北地区的守备军加起来恐怕也达不到这个数字。整个河北地区,除了两个都护府之外,大部分的兵马都囤积在了北平郡作为驰援边境的后方,但那里也只有十万人。
人数少,偷袭又不能成功。这仗还怎么打?
虽然她知道如今燕王李隆齐掌控着北平郡,但毕竟不是叛军的对手。
对于李隆齐的自告奋勇,赵颜卿也不知道是应该庆幸还是应该悲哀。当初之所以没除掉李隆齐,就是因为看他实在是扶不上墙的烂泥,所以也就没当回事,放过他一马,毕竟也是自己的亲儿子。
但正是这个亲儿子,在国家紧要关头站了出来,也算是挽回了一些皇族的脸面。可是,他也终究是要败的。
“陛下,要不然今日就让朝臣们回去想想,等明日早朝的时候再商议也不迟啊。”林辅国试探的说道。
赵颜卿无可奈何,因为如今朝野上下无人听从他的调度,李国通一手遮天,林辅国权倾朝野,她这个女皇被架空了。
赵颜卿微微点头,正准备起身回宫,忽然听到门外传进一声:“启禀女皇陛下,皇帝陛下,微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众人转头,看到门外恍惚的站着一个人。
坐在龙椅上的李隆裕眯着双眼也看不清是谁,他看了看旁边的母亲,发现母亲也是一脸的茫然。
林辅国与李国通对视一眼,立刻就心照不宣。
林辅国高声说道:“散......”
“微臣有办法退敌!”
震耳欲聋的声音立刻盖过了林辅国的声音,此时赵颜卿缓缓起身,高声说道:“进来说话!”
一道勇武挺拔的身影进入金銮殿,他步履沉稳,眼神坚定,对两旁大臣们非议和不屑的眼神嗤之以鼻。
来到近前,他单膝跪地,拱手说道:“微臣薛文远拜见女皇陛下、皇帝陛下。”
赵颜卿玉手紧紧的攥住,这个时候她才想到,自己的养女也是自己的亲外甥女的身边可是有一员大将薛文远。虽然薛文远平日里只是公主的护卫,但出身禁军,曾担任禁军天威军的百夫长,是唯一一个禁军之中非皇族血统的军官。而且,之前胡绝南侵,他薛文远可是出了不少的风头。
如今来看,平叛一事,非他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