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第1397章 棉花和蜂蜜

  “小人冤枉,汉王,小人万万没有这个胆量,只是这里有一个很大的漏洞,长安城里没有人敢这么做。”

  彭芝有些郁闷,汉王对他还是有些不信任。

  “漏洞在哪里?我觉得挺好的。”

  李元昌将彭芝的计划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越想越觉得可行。

  “这个……汉王,如果我们公布了一个数字,比如1、2、3、5、6、7,那如果有人复制了我们卖出的号码,再去兑换呢?”

  李元昌被彭芝这么一说,顿时哑口无言了。

  他只顾着赚钱,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打他的主意?

  这要是出了什么事,他之前赚的钱,可就全没了。

  “那……这么说,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李元昌看着彭芝,眼里满是不甘。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长安周围的南洋水稻,也到了收获的时候。

  李世民已经接到了来自江南道、山南道的奏章,知道今年的收成肯定会比去年好很多,这让李世民很是高兴。

  长安的南洋水稻,还没收割呢。

  “张阿难,朕听说,现在长安城里所有的棉花,都准备收割了。”

  一般来说,棉花并不一定要在同一天采摘。

  别说各家的棉花长势都不一样,就算是一模一样,晚收几天也没什么区别。

  然而,李想却并不这么认为。

  为了让所有人都感受到棉花带来的好处,王富贵特意通知了所有的棉农,让他们在今天一起采摘。

  收回来后,由燕王府的纺织作坊统一收购。

  “是啊,听说李淳风特意为燕王府选了一个良辰吉日,算算时间,应该就是采摘的时候了。”

  数万亩的棉花,在长安城的四周,形成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你派人去告诉想儿,棉花虽然好,但关中道却没有足够的土地让他种,如果他真的想要推广棉花,就必须拿出一个理由来。”

  李世民等不到李想来找他,现在棉花成熟了,各大勋贵们也该考虑一下,明年要不要种棉花,种多少棉花,种在什么地方了。

  “是!”

  ……

  棉花栽培对水的需求并不特别大。

  不过,燕王府带头,将渭水附近的良田都种上了棉花,所以,今年各大世家的棉花,都集中在了这里。

  站在渭河之畔,白色的棉花被棕绿色的棉花叶子点缀着,别有一番美感。

  一群蜜蜂在棉花上飞来飞去,发出嗡嗡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观狮山书院就在棉田斜对面。

  农学院有个叫温尔的学生,研究蜜蜂养殖已经有两年了。

  在棉花地的边缘,有一座用茅草搭成的房子,周围是一排排的蜂巢。

  “温师兄,棉花已经摘完了,现在该收蜂蜜了吧?”

  狄仁杰和温尔一起来到棉花地旁,看着那些辛勤的小蜜蜂不停的飞来飞去。

  很难想象,蜜蜂是如何将花蜜和花粉收集起来,再返回蜂巢,再将蜂蜜储存在蜂巢中,日复一日。

  “怀英,稍安勿躁,过些日子,棉花蜜便会做好,我只留两箱,剩下的都送到燕王府去。”

  在观狮山书院,谁不知道小玉米爱吃甜食,特别是蜂蜜做的甜点。

  不过,现在的蜂蜜,基本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想要弄到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温尔会才会有了饲养蜜蜂的想法。

  按照燕王殿下的说法,农学院并不是只研究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也不是只有大白菜、西葫芦、萝卜,还有石榴、桃子、李子等水果。

  只要是跟动植物有关的,他们都能研究。

  你甚至可以研究大雁什么时候去南方,去哪里。

  自然,如何饲养蜜蜂,如何生产蜂蜜这种项目,也得到了书院的支持。

  “蜂蜜为什么会有区别?”

  在观狮山书院,狄仁杰是出了名的好学,好奇心也是出了名的,所有人都对他又爱又怕。

  就是怕他问话。

  “当然不一样了。棉花蜜,百花蜜,红枣蜜,刺槐蜜,每一种蜂蜜的颜色都不一样,味道也不一样,季节也不一样……”

  一说起自己研究出来的蜂蜜,就连一向木讷的温尔都两眼放光,滔滔不绝。

  “也就是说,想要大规模饲养蜜蜂,就必须要有大量的花朵,才能为蜜蜂提供花蜜?”

  “是的,我培育的棉花蜜很成功,燕王府里花田旁的蜜汁也很好。我听说,王爷打算推广棉花,养蜂业的春天,就在眼前。”

  温尔只是个庶子,家里多他一个也没什么区别。

  再加上他母亲死得早,其他兄弟姐妹对他也没什么感情,所以他很少回过家,大部分时间都在观狮山书院。

  嗯,有蜜蜂的地方,就是他的家。

  “再好的花,也不可能一年四季都开花啊?”

  狄仁杰的这一句话,可谓一针见血。

  “怀英,你问得好,我去年才想起来。不过,这些蜜蜂会飞,会自己去采花。如果是在棉花田,棉花盛开的时候,蜜蜂会收集大量的蜂蜜,到时候就可以收获蜂蜜了。”

  “如果不是有很多花供蜜蜂采蜜,蜂巢里基本就没有什么蜂蜜,基本都被蜜蜂们吃光了。我想,唯一的办法,就是带着蜜蜂找到花丛采集花蜜。”

  “带着蜜蜂不停的变换位置?”

  狄仁杰听到温尔这番话,两眼放光。

  如果每天都能采到足够多的花朵,一窝蜜蜂每年能产出的蜂蜜肯定比现在多得多。

  那么,燕王府中的蜂蜜,便再也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了。

  蜜汁鸡翅,蜜汁排骨,蜜汁烤昆仑瓜,蜜汁烤肉。

  燕王府每年对蜂蜜的需求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特别是那德香楼从燕王府那里学来的菜,更是让长安城里的蜂蜜需求量大增,连带着蜂蜜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是啊,我打算明年就做这个实验。而且,我已经摸索出了一些饲养蜜蜂的方法,从明年开始,我会把这种技术,传授给附近的农民,让他们成为长安城里的第一批养蜂农民。”

  “我支持温师兄的意见。正如老师所说,农学院的学生,不能藏私,无论是提高粮食产量,还是提高果实的结实率,又或者是温师兄你养蜜蜂,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大唐的子民,提升大唐的国力。”

  “这样,我跟许参军说一声,给你准备两辆马车,专门用来运送蜂箱。”

  “这是最好的办法,这样我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容纳更多的蜂巢。”

  温尔一听,顿时喜上眉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