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第1685章 被树立成榜样的林狗蛋

  听着许敬宗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赞扬,坐在台下的林狗蛋心中感慨万千。

  他起初不过是想报答童年时乡亲们的照拂之恩,拿些闲钱出来办点实事,谁能料到,自己这一个单纯的念头,竟成了教育部在全国推广的典范。

  “林掌柜,明日之后,您的声名便要传遍四海了。”

  一旁的骆宾王轻声笑道,“届时,记住您的可就不止是燕王殿下和许部长,满朝文武恐怕都要知道,渭南出了位乐善好施的林大善人。”

  骆宾王身为《大唐日报》的主笔,今日是特地随许敬宗前来采访的。

  毫无疑问,林家村的这场盛事,将成为明日报纸的头条。

  这份发行量高达十万份的报纸,早已成为连接大唐各地的纽带。

  无论是北疆的风沙还是江南的烟雨,都阻挡不了它的传递,哪怕消息会延迟几日,对这个时代而言,也已是神速。

  “骆主编过誉了,惭愧得很。”

  林狗蛋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见了官就紧张得说不出话的农家小子,他拱手还礼,言辞恳切,“我做的不过是些微末小事,实在不敢劳动许部长大驾光临。”

  “《大唐日报》我每日必读,虽有许多高深道理参不透,但对骆主编的文采,却是仰慕已久。”

  随着林家红茶的声名鹊起,林狗蛋在长安商圈的地位也水涨船高,迎来送往的皆非凡俗。

  人的见识与气度,本就是在这样的磨砺中成长起来的,耳濡目染之下,昔日的田舍郎,如今已然有了几分大家风范。

  “修建十所小学所耗费的银钱,在林掌柜的家业面前,或许算不得什么。”

  “可承诺长久地让孩子们免费读书,这分量就重了,其中的投入更是源源不断。”

  “你看这长安城,高门大户的书院一座座拔地而起,何等风光?可真正为孩童启蒙的小学、蒙学,却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

  “官府办的那些,终究有限,肯自掏腰包的善人更是寥寥。你这一步,恰好走到了燕王殿下的心坎里,殿下正需要一个榜样来引领风气,你便成了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往后,你只要本分经营,在这长安城里,你的生意只会越做越顺。”

  “若真遇上摆不平的麻烦,燕王府的大门也随时为你敞开,无论是找王管事还是直接求见殿下,都好说。”

  骆宾王深知此事背后的盘算。

  他接着解释道:“近来长安城内学堂遍地开花,看似热闹,实则是朝廷新设的教育部为了尽快做出政绩,将今年的大部分经费都砸在了京畿之地。”

  “这不过是权宜之计,是做给天下人看的样板。明年开始,这笔钱就要分摊到大唐各处州府,届时僧多粥少,分到各地的银钱便捉襟见肘了。”

  “单靠官府的这点补贴,想让天下的孩子都免费上学,无异于杯水车薪。”

  “因此,朝廷真正的用意,是想借此机会,激发各地豪商士族的热忱,让他们主动出资,承担起这份教化之责。”

  “从长远看,在长安城外的地方,办好蒙学和小学,远比多建几所书院更为紧要。”

  “毕竟,根基打牢了,天资聪颖的孩子总有机会来长安求学,这十几二十所书院,足以承载未来十年的人才了。”

  “骆主编金玉良言,林某铭记在心!还请您代为向燕王殿下转达,我林狗蛋绝不负殿下厚望。”

  “只要我林家还有一日之炊,这十所小学便一日不会关门!将来若有余力,我还会继续捐建,为大唐的教化事业再添砖瓦!”

  林狗蛋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眼角的余光却扫向了身旁两位老友——宋掌柜和吕掌柜。

  看着他们那副既羡慕又懊悔的复杂神情,他心里乐开了花。

  想当初,这两人还苦口婆心地劝他莫要出这个风头,行事要内敛。

  现在呢?

  怕是悔得捶胸顿足了吧!

  旁的不说,单凭这十所小学,就让他林狗蛋的名字入了燕王殿下的耳,搭上了这条通天的大船,这其中的好处,又岂是区区建校的银钱可以比拟的?

  林狗蛋心知,若是同样的机会摆在宋、吕二人面前,他们怕是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就会应承下来。

  果不其然,这几日眼见着林狗蛋风光无限,两人早已坐不住了,私下里都打定了主意,回去之后也要效仿一番,捐建学堂。

  毕竟,这点投入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却能换来一个好名声,还能结个善缘,何乐而不为?

  ……

  燕王府别院内,武顺手持一份《大唐日报》,秀眉微蹙地找到了李想。

  “姐夫,这报纸上说,林家红茶的东家一口气捐建了十所蒙学。您看,我们的好利来是不是也该有所表示?”

  “是啊,我们顾家在长安也有些铺面,若是有用得着的地方,我也愿意出份力,捐建几所学堂。”一旁的顾芳芳也跟着说道。

  她的狗不理包子铺生意越发红火,让她在长安城里站稳了脚跟。

  长安城的繁华与包容,对于像她这样过了适婚年龄却仍待字闺中的女子而言,无疑是最好的归宿。

  在别处或许会招来闲言碎语,但在这座天下最繁盛的都城,个人的选择似乎得到了更多的尊重,这让她愈发坚定了留下的决心。

  “夫君,这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武媚娘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忧虑,“我们燕王府名下的产业,无论是定襄商会,还是炼铁、蜂窝煤、马车、自行车的作坊,哪一个的规模不远超区区一个林家红茶?”

  “兴办教育本是您向朝廷提出的国策,如今真到了要出钱的时候,我们反而落在了一个商贾之后,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是要被天下人戳脊梁骨?”

  在她看来,《大唐日报》这篇大加褒扬的文章,无异于将燕王府架在了火上烤,让他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媚娘的担忧不无道理。”

  李想放下手中的茶杯,神色平静,“如果我们现在仓促跟进,哪怕捐的再多,也像是被舆论推着走,花了钱不说,还未必能落得好名声,反而显得我们心虚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