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戴乐通玩游戏
公元2052年的秋末,空气里已经有了凉丝丝的味道。戴乐通站在全息投影窗前,看着外面流光溢彩的城市脉络。二十四岁的他,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窗沿冰凉的金属边,耳机里还残留着下午和陆雪舞双排《王者荣耀》时她略带嗔怪的笑声——他又一次为了抢主宰被对方五人围剿,屏幕灰掉的时候,她在语音里“啧”了一声,说:“戴乐通,你这老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
那时他还嬉皮笑脸地回:“没办法,看见主宰就手痒,这叫职业本能。”
职业本能。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曾经握着游戏手柄能在全国联赛预选赛上打出亮眼操作的手,如今更多时候是在操作实验室里的精密仪器。大学毕业后他进了父亲戴源源所在的科研机构,做着不算讨厌但也谈不上热爱的工作。
陆雪舞端着两杯热可可走过来,长发松松地挽在脑后,发尾有几缕俏皮地垂在颈侧。“在想什么呢?傻站着。”她把一杯递给戴乐通,指尖触到他微凉的皮肤,“外面冷,怎么不多穿点?”
“没什么,”戴乐通接过热可可,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开,“就是觉得,时间过得真快。去年这时候,我们还在学校里偷偷摸摸打排位,生怕被老师抓到。”
陆雪舞笑起来,眼睛弯成好看的月牙:“是啊,现在都结婚了。说起来,明天爸是不是要过来吃饭?”
“嗯,他说要跟我聊聊关于未来规划的事。”戴乐通抿了口热可可,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估计又是想让我在科研上多下功夫,争取接他的班。”
陆雪舞轻轻靠在他肩上,声音温柔:“别担心,顺其自然就好。你爸也是为你好。”
她总是这样,像一汪平静的湖水,能熨帖他所有的焦虑。戴乐通侧过头,在她发顶印下一个轻吻。窗外的城市霓虹闪烁,映在他们相靠的身影上,温馨而宁静。他知道,无论未来的路怎么走,只要身边有她,就没什么可害怕的。
戴源源来的那天,带了不少食材,说是要亲自下厨露一手。厨房里叮叮当当的声响和饭菜的香气混在一起,戴乐通坐在客厅里,听着父亲在厨房边忙活边念叨:“乐通啊,你现在进了研究所,基础打得不错,但不能满足于现状。我跟你说,我们那个新材料项目,要是能突破关键节点,未来应用前景不可限量……”
戴乐通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目光时不时飘向在厨房帮忙递盘子的陆雪舞。她朝他眨眨眼,做了个鬼脸,逗得他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晚饭时,戴源源喝了点酒,话更多了:“乐通,雪舞,你们俩现在成家了,接下来就是要考虑下一代的问题。”他放下筷子,眼神里充满期待,“我跟你妈都盼着抱孙子呢。要是生个男孩,我一定要把他培养成顶尖的科学家,接我的班,为国家做贡献!”
戴乐通夹菜的手顿了一下,陆雪舞轻轻踢了踢他的脚,示意他别接话。他只好含糊地笑了笑:“爸,这事儿还早呢,顺其自然,顺其自然。”
陆雪舞也赶紧打圆场:“是啊爸,我们现在还年轻,想先把工作稳定下来。”
戴源源却不依不饶:“年轻才好啊!早点生,我还有精力帮你们带,还能亲自教他科学知识。你看我书房里那些模型、书籍,以后都是给我孙子准备的!”
那一晚,戴源源关于“科学家孙子”的憧憬贯穿了整个晚餐。戴乐通看着父亲兴奋的样子,心里有些复杂。他知道父亲对科研的热爱,也明白那份期望里包含的深情,但他隐隐觉得,未来的事,或许并不会完全按照预设的轨道发展。
时间在平淡而温馨的日子里悄然流逝。戴乐通和陆雪舞的生活依旧围绕着工作、家庭,以及偶尔挤出时间来打上一两局《王者荣耀》。曾经的游戏激情似乎被生活的琐碎磨平了一些,但当耳机里再次响起熟悉的音效,当和陆雪舞并肩作战推掉对方水晶时,那种默契和喜悦依然真切。
公元2053年,农历三月初一。
戴乐通在产房外焦急地踱步,手心全是汗。戴源源和宋林芳也守在一旁,父亲虽然努力保持着镇定,但不停摩挲着茶杯的手出卖了他的紧张,母亲则一直念叨着“母子平安”。
终于,产房的门开了,护士抱着一个襁褓走出来,脸上带着笑容:“恭喜,是个健康的男孩!”
戴乐通几乎是踉跄着上前,小心翼翼地看着那个皱巴巴的小婴儿,心里忽然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柔软和震撼。他有儿子了。
戴源源凑上前,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轻轻抚摸着孙子的小脸,声音都有些颤抖:“好,好啊!真是个漂亮的孩子……乐通,雪舞辛苦了。这孩子,就叫天鸿吧,戴天鸿,‘天’为苍穹,‘鸿’为远志,希望他以后能像鸿鹄一样,在科学的天空里翱翔!”
戴乐通看了看怀里的儿子,又看了看父亲期待的眼神,点了点头:“好,就叫天鸿。”
陆雪舞被推出来时,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眼神里满是母性的温柔。戴乐通握住她的手,轻声说:“辛苦你了。”
她摇摇头,看着襁褓里的天鸿,笑了:“他真可爱。”
戴天鸿就在全家人的宠爱和期待中一天天长大。戴源源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孙子身上。天鸿刚学会坐,他就拿来各种色彩鲜艳的物理模型在他面前晃;天鸿开始牙牙学语,他就对着他念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那是元素周期表”;天鸿刚能捧着绘本看,他买的全是《科学家的故事》《趣味天文学》。
“天鸿,你看这个,这是爷爷当年参与研发的航天器模型,厉害吧?以后你也要造更厉害的!”戴源源常常这样对孙子说。
天鸿总是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似懂非懂地听着,然后伸出小手去抓那些模型。
戴乐通和陆雪舞看着这一幕,有时会相视一笑。陆雪舞私下里对戴乐通说:“爸对天鸿的期望也太高了,也不知道天鸿以后会不会喜欢。”
戴乐通叹了口气:“爸也是一片苦心。不过孩子还小,以后的事谁知道呢。顺其自然吧,只要他开心就好。”
他自己就是在父亲的期望下走进科研领域的,个中滋味,他比谁都清楚。他不希望儿子将来也背负着同样沉重的枷锁。
天鸿渐渐长大,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别的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玩积木,天鸿却对爷爷书房里那些“冷冰冰”的仪器和模型兴趣缺缺。他更喜欢跑到小区的空地上,看穿着制服巡逻的安保机器人,或者用积木搭出各种奇形怪状的“战车”。
有一次,戴源源带着天鸿去参观科技博物馆,里面展示着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宇宙探索成果。戴源源兴致勃勃地给天鸿讲解,天鸿却被旁边一个关于未来战争模拟的展区吸引了。那里有全息投影展示的现代军人作战场景,士兵们穿着高科技战甲,动作矫健,眼神坚毅。
天鸿看得眼睛都直了,小脸上满是向往。
“爷爷,”他忽然指着投影里的军人,奶声奶气地问,“他们好厉害!他们是做什么的呀?”
戴源源愣了一下,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还是耐心解释:“他们是军人,是保卫国家的。不过天鸿啊,你看旁边这些科学家多了不起,他们研发的技术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天鸿却没怎么听进去,还在盯着那些军人的身影:“爷爷,我长大了也要像他们一样!穿这样的衣服,拿那样的枪!”
戴源源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天鸿,别胡说,我们要当科学家,科学家更伟大……”
“可是我觉得军人更帅!”天鸿固执地说,小脸上写满了坚定。
那天回家后,戴源源闷闷不乐了很久。他把戴乐通叫到一边,语气有些凝重:“乐通,你看天鸿这孩子,怎么就对那些打打杀杀的东西感兴趣呢?我跟他说了那么多科学的重要性,他好像一点都听不进去。”
戴乐通拍了拍父亲的肩膀:“爸,天鸿还小,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他可能就是觉得军人的样子威风,小孩子嘛,兴趣来得快也去得快。”
“希望吧……”戴源源叹了口气,眼里还是有些担忧。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鸿上了小学,又上了中学。他的兴趣并没有像戴源源希望的那样转向科学,反而对军事越来越着迷。他喜欢看军事频道,喜欢研究各种武器装备的资料,甚至偷偷用零花钱买了很多军事模型回来拼装。
戴源源为此没少头疼,父子俩也因为天鸿的“不务正业”有过几次不愉快的争执。
“天鸿!你看看你又买这些东西!”戴源源有一次在天鸿房间里看到一堆军事模型零件,忍不住提高了声音,“你的功课复习好了吗?爷爷跟你说的那些科学杂志你看了吗?整天弄这些打打杀杀的东西,能有什么出息!”
天鸿低着头,手指紧紧攥着衣角,小声说:“爷爷,我喜欢这个……”
“喜欢?喜欢能当饭吃吗?”戴源源更生气了,“我跟你爸都是搞科研的,我们家就应该出科学家!你看看你表哥,跟你一样大,已经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拿奖了,你呢?整天就知道摆弄这些破模型!”
天鸿猛地抬起头,眼睛里有泪光在闪烁,但他倔强地没有让眼泪掉下来:“爷爷!我就是想当军人!我不想当科学家!”
说完,他猛地转身跑回自己房间,“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戴源源气得胸口直起伏,戴乐通赶紧过来扶住他:“爸,您别生气,天鸿还小,他……”
“小?他都快十五了!还小吗?”戴源源甩开戴乐通的手,“我真是搞不懂,我们家怎么会出一个想当军人的孩子!”
戴乐通看着父亲生气的样子,又看了看天鸿紧闭的房门,心里也很无奈。他知道父亲的失望,但他也看到了儿子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坚定。
那天晚上,戴乐通敲开了天鸿的房门。天鸿正坐在书桌前,背对着门口,肩膀微微耸动。
戴乐通走过去,轻轻拍了拍他的背:“还在生气?”
天鸿没回头,声音闷闷的:“爸,我是不是让爷爷很失望?”
戴乐通在他身边坐下,看着桌上摆放的几个拼好的军人模型,叹了口气:“爷爷只是希望你能走他认为正确的路。但是天鸿,人生的路是你自己的,你要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天鸿转过头,脸上还有未干的泪痕:“爸,我真的很想当军人。我不是不喜欢科学,只是……只是看到那些军人保卫国家的样子,我就觉得特别激动,特别向往。我想穿上军装,像他们一样。”
戴乐通看着儿子认真的眼神,心里某个地方忽然软了下来。他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过对游戏的热爱和执着,虽然最终没能走上职业道路,但那份热情是真实的。
“好,”戴乐通点点头,“如果你确定这是你想要的,那爸爸支持你。”
天鸿惊讶地睁大眼睛:“爸,您真的支持我?”
“嗯,”戴乐通笑了笑,“但是支持归支持,你的功课不能落下。想考军校,成绩必须达标,而且身体也要好。从现在开始,你要为你的目标努力,知道吗?”
“知道了!爸!”天鸿用力点头,眼里重新燃起了光芒,“我一定会努力的!”
戴乐通看着儿子兴奋的样子,心里也轻松了许多。他知道,接下来他需要做的,是去和父亲好好沟通。
说服戴源源的过程并不容易。老人家固执了一辈子,对“科学家孙子”的执念很深。戴乐通和陆雪舞轮番上阵,跟他讲天鸿的兴趣和决心,讲军人保家卫国的意义,也讲尊重孩子选择的重要性。
“爸,天鸿有他自己的梦想,就像您热爱科研一样。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他身上。”戴乐通诚恳地说,“而且,当军人也一样是为国家做贡献,现在的军事科技发展也很快,说不定天鸿以后还能把科学知识应用到军事领域呢。”
陆雪舞也柔声说:“爸,您看天鸿一说起军人就那么兴奋,那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我们做长辈的,不就是希望孩子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过得开心吗?”
戴源源沉默了很久,看着窗外,眼神复杂。他想起天鸿小时候趴在他腿上听他讲科学故事的样子,也想起天鸿说起军人时眼里那亮闪闪的光。最终,他长长地叹了口气。
“罢了,罢了……”他摆了摆手,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释然,“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只要他走的是正路,能为国家做点事,当什么都行吧……”
虽然嘴上说着“都行”,但戴源源心里还是有些失落。不过,他终究是疼孙子的,看到天鸿因为得到支持而更加努力的样子,他也慢慢想开了。
从那以后,天鸿像变了一个人。他不再偷偷摸摸地看军事资料,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锻炼中。他每天早起跑步,周末去参加体能训练班,成绩也在稳步提升。戴乐通和陆雪舞看在眼里,既欣慰又心疼。
戴源源虽然不再主动跟天鸿谈科学,但偶尔也会默默关注他的学习进度,甚至在天鸿为一道物理题发愁时,忍不住上前指点两句——只是嘴上会别扭地说:“看你笨的,这道题跟军事上的某个能量转换原理有点像,你得这么想……”
天鸿总是认真地听着,然后笑着说:“谢谢爷爷!原来科学和军事真的有关系啊!”
戴源源哼一声,转过身去,但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时间飞逝,转眼就到了2071年。十八岁的戴天鸿站在军校的录取通知书前,手里紧紧攥着那张承载了他多年梦想的纸。他的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眼神坚定而明亮。
全家人都为他感到高兴。戴源源看着孙子穿着崭新的军校预备役制服的照片,眼眶有些湿润。他拍了拍天鸿的肩膀,声音有些哽咽:“好,好小子,没给我们戴家丢脸!到了部队,好好干,别吃苦!”
“知道了,爷爷!”天鸿大声应道,腰板挺得笔直。
送天鸿去军校报到那天,戴乐通看着儿子走进那扇庄严的大门,背影挺拔,融入一群同样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身影中,心里感慨万千。他想起自己二十四岁时的迷茫,想起父亲曾经的期望,再看看如今儿子坚定的选择,忽然觉得,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
陆雪舞握住他的手,轻声说:“我们的儿子长大了。”
戴乐通点点头,看着远方,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
四年的军校生活紧张而充实。天鸿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汗水,顺利毕业,并如愿晋升为一名军人。虽然只是普通士兵,但他对自己的身份感到无比自豪。
他被分配到了一个边境地区的驻军基地,那里的生活不像都市那样繁华,甚至有些枯燥,但天鸿却甘之如饴。他认真完成每一次训练,每一次巡逻,珍惜着身上的军装赋予他的责任。
他每个月都会按时把工资寄回家一部分,虽然不多,但他说:“爷爷奶奶辛苦了一辈子,我现在能挣钱了,该孝敬他们了。”
戴乐通和陆雪舞把钱存了起来,舍不得花。宋林芳每次接到孙子的电话,都会笑得合不拢嘴:“我的孙子真厉害!当军人了,还知道孝顺奶奶!”
戴源源虽然嘴上还是会念叨两句“要是搞科研就好了”,但语气里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执拗,更多的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骄傲。
有一次,天鸿难得有假期回家探亲。他穿着笔挺的军装,身姿更加挺拔,脸上多了几分成熟和坚毅。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戴源源不停地给天鸿夹菜:“多吃点,在部队肯定没少吃苦。”
天鸿笑着说:“爷爷,部队伙食好着呢,您看我都壮实了。”他撸起袖子,展示了一下胳膊上的肌肉。
宋林芳心疼地看着:“壮实是壮实了,也晒黑了。”
“黑点好,健康!”天鸿嘿嘿一笑,然后看向戴乐通和陆雪舞,“爸,妈,谢谢你们当初支持我。”
戴乐通摆摆手:“傻孩子,跟我们客气什么。你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们就很高兴了。”
陆雪舞也笑着说:“在部队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
“知道了!”天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