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原来越远,太阳越来越近,我们已经接近金星的轨道。
至于水星,它的公转极快,我们不担心会没有和“墨丘利”告别的机会。
一颗充满环形山的顽强行星,几十亿年前的吸积盘里它没有成为太阳的一部分,倔强的变成了距离太阳最近最小的行星。
如果每一座环形山都能讲一个故事,足够我们飞到天狼星都讲不完。
仪器在这时突然发出了提醒,我们逃亡以来第一次接到地球的消息。
也是最后一次。
消息只有两个字:原因?
我想,不回复也许是最好的回复了。相忘于星河也是个不坏结果。
“看来地球政府已经平定了火星动乱啊。”辛河看到了信息,她也没有回复的意思。
我观测着火星方向,基地里已经没有了硝烟,巨大的政府军标志也没有被摧毁。
比预想中的快,如果再快两天,说不定还真能抽出资源追击我们这艘孤单的飞船。
虽然这样做的成本回报很低。
◇
又过了几个小时,飞船即将经过近日点。此时的太阳表面比较平静,但我们都知道那火海深处无穷的力量。
小时候倔强的仰起头才能仰望太阳,现在却好像在俯瞰这一片火海。
“伟大的太阳,可怕的太阳。”辛河喃喃自语,“我突然觉得,这是地球政府的最后一张底牌”
“是的,火星和地球距离太阳太近了。太阳赐予万物能量,它同时也是最可怕的武器。”
“不过说到底,这也只是一件基于核聚变原理产生的武器。”辛河偏过头开启了新话题,“喂,你作为理科的专家,有没有想过那些超级文明都会拥有怎样的武器?”
“我们现在刚刚掌握成熟的可控核聚变,谈论这些是不是早了点?”
“不早,一点都不早。”辛河似乎略有失望的摇摇头,“我作为一个人文社会学科的专家都考虑过超级文明的事情,你们理科生太不称职了。”
被小看了呢,其实我也是想过的……“那么,愿闻高见?”
金发的女子扬起眉毛:“我认为超级文明必然存在一个共通的特质:在他们还没有成为超级文明的时候,一定思考过超级的科技是怎样的。所以,我很好奇你的想法。”
连想都不敢想,怎么走通未来的路?
这点我表示同意。我并非不敢想象,我也可以讲讲自己的思路。
金发的女子眨眨眼睛表示会认真倾听,这个样子有点可爱。
其实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未来科技的想象,关于科技等级的划分依据也很多,其中核心的指标就是能源。从能源利用范围、利用率、利用形式等多个方面都可以进行划分。
比如说经典的“卡尔达舍夫等级”,按照文明能够获取行星、恒星、星系中的能源来进行划分。
如果按照能量的本质来源来划分呢?我故意停顿一下,辛河又眨眨眼,示意我继续说下去。
首先是在能量守恒定律的范畴内。最基础的是从动能和势能中获取能量,就像原始的人类意识到挥动尖锐的石头可以砸开坚果,利用风可以吹动船帆。这也许还不能称为文明,只能是文明的萌芽,是使用工具的开端。
从某个瞬间开始,第一把火被点燃,照亮新生的文明。智慧生物意识到了化学能的存在,可以从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中汲取能量。从煤炭的燃烧,到电池的正负极反应,甚至是航天推进器中的肼类、氢气、氧气……化学能支撑着智慧生物掌控所在的行星,甚至前往临近的行星和卫星。
再之后,智慧生物会发现能量守恒定律存在阴影,质能守恒定律被提出,核裂变的时代来临了。能量密度大大提升,文明足够探索所在恒星系的每一个角落。
几乎同时,智慧生物也会仰望恒星,也会意识到核聚变的存在,但是掌控核聚变会是辛苦而漫长的工程。随着可控核聚变的出现,航天器的最高速度逐渐提升到千分之一、百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光速,文明有能力探索临近恒星了。
我顿了顿,望着辛河湖蓝色的眼睛:“人类的文明即将达到这个等级。”
辛河也望着我的眼睛:“但是与宇宙的尺寸相比,核聚变能量还是太少、太少了。”
没有错。无论核聚变还是核裂变,绝大部分物质没有被消灭,没有被转化成能量。智慧生物遵循着质能方程,一定会不断追求尽可能消灭质量产生能量的方法。下一步的核反应中,质子、中子的总数不会再守恒,它们也会被击碎;终极的核反应中,物质全部崩解为最基本的粒子甚至夸克。这才是最高的物质利用率,直至正反物质湮灭一般的利用率。
就算是这样我依旧相信,智慧生物对于能量的需求没有尽头,接下来质能守恒定律也会被挑战,也会被打破。
我缓缓呼出一口气:“这就是我对未来科技的猜想。”
大屏幕里的阳光洒在辛河的脸上,她也缓缓呼出一口气:“在太阳面前,你刚刚说太阳的核聚变也属于很低效的能量获取方式,在这之上的等级还有很多很多。很……宏大的想法。”
没办法,虽然恒星孕育了智慧生物,但是智慧生物无尽的需求或者说欲望,一定会挑战、掌控、直到超越恒星。我相信这条假设在宇宙中的普适性。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划过了近日点,距离太阳越来越远。
飞船从此不会再回头,伟大的太阳终究会变成天空中普通的恒星。
默默的,像告别地球那样和太阳说声永别。会有超越太阳的一天么?
◇
“看吧,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很多时间。”辛河后来叉着腰对我说,“头脑风暴和聊天是不是既能消除无聊,又能打发时间?这是漫长的星际旅行中的必备之举啊。现在是不是觉得带我上飞船是个特别正确的决定啊?类似的小游戏我还有不下一千种呢……”
“这么能水时间,你怎么不去写网络小说啊……”
“少贫嘴了。如果闲的没事我就给你布置点作业怎么样?预测一下超级文明可能的几种社会形态,政党?国家?甚至集体意识?”
“你是几百年前的那种老婆婆教师么……还留作业……”
“好了,玩笑就免了,特别是关于女性年龄的玩笑。”辛河眉头一皱,指着一处正在闪烁的红灯,“这个信号是什么意思?”
我也收敛了玩笑的心态:“这是对地球的探测系统,有飞船来追击我们了。”
◇
地球居然派飞船来追击了,或者说终于有飞船来追击了。
一张圆桌,两杯茶水,我们面对面坐着准备分析这个小情况。
辛河的高跟鞋底有节奏敲击着地面,这或许是她思考时的小习惯,但这种节奏声不利于我的思考。
总想低头看一眼。
还是辛河先开口说话:“根据你的数据,地球距离我们已经1.64个天文单位了,现有飞船的速度加速度都不如我们这艘‘白羊号’。所以我很好奇,这种追击的意义何在?”
我的左眼中也闪过一串数据:“只能说,按照我们飞船的储备物资几乎不可能直接飞出太阳系,总会在某颗行星或者卫星上停下来,只要停下来就总会被追上。”
辛河撩起额角的发丝:“但是追上了用处也不大。只有4艘飞船追出来,物资和能量储备加起来恐怕都不如我们,带不回‘白羊号’的。”
“地球政府也是怕再多出现一支向外太阳系的叛逃力量,所以只派4艘飞船出来吧……”
“有道理。地球和火星政府目前的首要工作,一定是遏止外太阳系的各个据点的独立浪潮,因此追回我们这艘孤单的飞船绝不会是回报率很大的主要任务,不如说……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金发女子勾起鞋子,鞋跟敲击地板的声音停止了。我明白她即将说出结论。
“派出飞船的目的有三。第一,追击试试看;第二,表达一种对逃亡主义的态度;第三,借着追击的机会,名正言顺的巡视敲打一下遥远的海卫一上的前沿科考据点。”
“这样的话……”我站了起来,“我们就继续飞到海王星轨道附近再执行下一步计划。茶喝完了吧,接下来还要什么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