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行星表面1473.95米。”
“重力不均匀性影响0.2%。”
“1-3号发动机喷射口正常。”
“4号发动机功率衰减1.2%,已启动能量补偿程序。”
“轨道校正将在7秒钟后完成,6,5……”
……
接连不断的电子合成声音中,在发动机喷口明亮火焰的照映下,“白羊号”飞船尽量以最平稳的姿态降落阋神星,一颗目前为止从没有人类到访过的星球。
当然从我们逃离人类社会开始,或许已经不能被称为人类了。
找到一块比较平整的地方降落成功。辛河检查了一下重力和循环设备,做了几个压腿的动作。
“你不会想现在就下去看看吧?”
“都在飞船上无聊了这么久,你说呢?”
“《太阳系小天体开拓手册》上怎么说的?要先派机器人啊!”
“古板的家伙。”辛河又做了几个伸展动作,悻然做回位子上,目送自动探测机器人先于自己登陆阋神星。
这是一种拥有10个轮子的小家伙,内部带有小型核动力装置,灵活和续航能力非常强,前段配备有钻头和分析设备,可以初步探测星球地质。
元素分析设备在努力工作,激发光谱等图像实时传输。飞船屏幕上立刻出现了属于氢、氧、铝、硅、钾、铁等元素的丰度曲线。属于氢(氘)的曲线较为稳定,这都是后续的核原料来源啊。
辛河早已经把宇航工作服又换回了日常的吊带长裙,左右两边的二郎腿随机切换着,似乎对好不容易到了新的星球却不能出去转而感到不满意:“到底还能不能出去了?”
“拜托了我的大小姐,再过10分钟没有异常的话……哎你看有趣的事情这就出现了。”
辛河眯起眼睛,屏幕上铁、钴、镍、铜、锌的丰度曲线突然上升,氧、硫元素丰度曲线在下降。我却看着左下角,那根属于第六号元素的曲线也小幅度上升了。
第六号元素是碳,不会吧。
曲线就在这时全断了,舱内红灯响起,还有不断回响的警报声音。
“想哭,来试探自己麻痹了没。全世界,好像只有我疲惫……”
这是什么鬼!
“这、这什么意思?”我看着辛河,目瞪口呆!
金发的姑娘一脸懵逼:“快……快!这个是二级警报,快做点什么!”
“你**的告诉我这个是二级警报!我活在梦里!”
“原来那个‘滴——嘟嘟嘟’的声音太难听了,我就让电脑自动匹配了一个世界末日音……哎哎哎你瞪着我做什么!先解决问题!快解决问题!”
好吧、好吧……虽然无法吐槽的感觉让自己浑身无力,不过这可是要命的二级警报,除了必死无疑的特级警报、千钧一发的一级警报、就是二级警报了!
飞船起落架结构脆弱,有断裂危险!
飞船起落架是临时设备,上面没有传感器,这说明起落架和飞船连接的部分已经开始出问题了。
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联想到之前看到的碳曲线波动,不会吧……
警报愈发凄厉,声音也变成了“我的世界将被摧毁……”
好不吉利的歌词,让人心烦意乱!
飞船底部发热!飞船底部发热!新的警报又叫了起来。
检测到飞船起落架应力变化,强度损失达到15%!警报!警报!
怕什么来什么,起落架失去强度,飞船底部发热面积在扩大!
虽然扩张速度只有每分钟几厘米,可是它的的确确在发生。发热部分的材料强度在下降,应力也在发生变化。
这是一种侵蚀,虽然原因不明,但是飞船的确在遭受某种极为缓慢的侵蚀!就算速度再缓慢,如果解决不了问题,我们的飞船也只有毁灭这唯一的结局!
手册上说过,飞船如果受到侵蚀或入侵,可以关闭必要闸门,进行模块化防御和管理。但现在这招没用,侵蚀并不沿着管道或空间发生,分明是沿着飞船壁的金属结构进行的,关闭任何闸门都没用!
我看着辛河,期待着得到什么意见。
金发的女子嗫嚅了一下:“呃……你觉得刚才的警报音乐还好吧……”
就知道指望不上你!
其实我也没什么办法,壮士断腕的时候到了。
“炸断起落架,‘白羊号’飞船重新起飞!”
既然这种对金属的诡异侵蚀来自于着陆之后,只能先重新起飞了,至少断了危险的源头吧。
◇
“白羊号”重新进入阋神星的轨道,但是警报还在。
在对付侵蚀之前我先关了警报音乐,实在是……无法吐槽,反正不用它提醒我也知道危机已然笼罩。
不幸的是:在我们起飞之后,这种对于飞船船底的侵蚀还在继续,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不幸中的万幸是:侵蚀的速度依旧缓慢,停留在每分钟几厘米的扩张,时间还是足够的。
我和辛河面色凝重围在屏幕旁边。金发女子的辫子耷拉在身后,似乎刚才被我吼过两次,有些发蔫,看的我莫名还有点内疚感。
辛河弱弱的声音:“至少、至少情况不可控制的时候,我们可以抛弃掉被侵蚀的舱体,从源头解决问题。”
“如果1小时内我们依旧解决不了,那也只好如此了。不过我要提醒一下,失去与着陆架相连接的舱体部分,意味着我们大概率要接受硬着陆。”
我拿手敲敲桌子,比划了一下。当然还有更可怕的后果我没有说: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的话,我们很可能无法再阋神星上立足。得不到阋神星的资源补给,那就只能困死饿死在寂静的太空了。
“船舱外壳指定区域通电。”
对付这种神秘的对飞船外壳的侵蚀,各种枪炮激光全都用不上。万般无奈之下,先试试加大电流吧。
只有微弱的效果……这一招暂时不管用。
“升温。”一直沉默的辛河突然说出这两个字。
这也是一个办法。最外层舱体升温至80K,依旧没有效果。
“还不够……”辛河凝视着各种传感器,“继续升温。你有没有发现,神秘的‘侵蚀现象’只沿着舱体的最外侧发生,并没有顺着轨道腐蚀飞船内测。”
这一点我也看出来了:“而且你还会要求我缓慢进行升温操作,以观察情况变化和临界点,对不对?”
辛河回了我一个“小子很有进步”的眼神。
临界点出现在106开尔文处,侵蚀区域停止扩大;温度上升到148开尔文时,侵蚀区域迅速缩小,并且不可逆。方法非常有效,我们看到了重返阋神星的曙光!
一鼓作气解决问题!就在我准备持续升温时,辛河按住了我的手。
女子盯住我眼睛:“我有一个冲动的想法。趁着‘侵蚀现象’还没有完全消退,趁着我们已经有了控制方法,是否……把舱体样品取进来仔细研究?我很好奇,这万一真的是生物现象造成的呢?当然这存在风险,你是舰长你来决定,我只是参谋。”
沉思了一瞬间,我否决了提议。如果这真的是外星生命,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但是我们可以测试‘侵蚀现象’对于温度以外的信号的反应,这对我们后续着陆是重要的资料。话说你还压着我的手呢。”
◇
由于之前的升温灭杀,现在保有“侵蚀活力”的外舱体只剩下了不到3平方米。
压强、应力、光照、磁场、湿度、化学气氛……多种可能的影响因素被列进清单。
结果在磁场作用下,“侵蚀现象”得到部分抑制;而当含有巯基的化学物质被释放时,“侵蚀区域”迅速衰退,再也没有响应。
换句话说,如果这真的是生物造成的话,这些生物已经死亡了。
专用机器人辅助完成了飞船维修,并且把之前被侵蚀的金属板取回到我们面前。
从外表看一切如常,而X射线衍射告诉我们,金属晶型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微观上可以分辨出全新的“量子点”结构单元,并组成有规律的三维阵列状结构。
这其中看不出任何生命的迹象,除非这些金属“量子点”就是生命单元。
但是仅凭这些信息,辛河还是做出了推断:如果金属中存在生命,它们很可能没有个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