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那些年,相识的缘份

第10章 青青校园(三)

  《老师篇》

  重点出场的是最最敬爱的嘎西摩多韩。

  静相信,文科班的每位同学都忘不了他,无论是日语班还是英语班。

  开学第一天,静见到了平生最难忘的老师,日语韩。

  静又被安排坐在第一排。看韩走过来,她的第一反应是韩走错了教室。

  静跟他说,“对不起,您走错教室了!”

  不知道韩是没听到她的话,还是听到了,也懒得理,只见他目标明确,走上讲台,就站在静的正前方,开始他的日语班招生宣讲。

  韩的普通话说的不太标准,听了一会儿,才听明白。

  韩应该有五十多岁,他的年纪并不恐怖,可他的面孔是静至今为止见过的最恐怖的面孔。关键是她坐在第一排,当时视力1.0。

  幸亏,第一次见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

  时间:和平年代,在一治安秩序良好的社会环境,某天早上;

  地点:教室里,室外的阳光已斜射进来;

  人物:六十多人同处一室。

  全班同学集体表现的还算淡定,没有出现什么出格的声音和举动。

  如果没有上述的充分必要条件,静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到他以后,敢留下来听他说话。至少,她会跑得远远的,根本没机会甄别他讲话内容的真假!

  那天,韩穿着一身蓝色的中山装,最上面的一颗纽扣没扣,里面是白衬衣。蓝色的衣领被磨的发毛发黑发亮,白衬衣的衣领上清晰可见一圈黑黄的汗渍,后来发现,这套衣服基本是他的标配。

  韩的头和身体比例有点失调,身体大头更大;脸上的毛孔也大,每个毛孔像一粒一粒的小黑芝麻,看的清清楚楚;胡子有两毫米长,他好像没有刮胡子的习惯,比头发打理稍微勤快一点,没什么发型,一头乌黑的头发根根向上,或缕缕向上;眼睛黄而浑浊,眼神虽迷离,也能明显感到里面射出的一道凶光,一般看到眼睛,你想到的是白多黑少还是白少黑多,他的眼睛多了一抹红色,下眼睑的红色自然向外翻出;一张闭不拢的嘴和微微向前倾的下嘴唇,边讲话,边不时滴下一缕唾液.........

  静看了一眼,低下头,再不敢看第二眼。

  韩告诉她们,他是日语韩,说他教的学生都在北外,上外,广外读书,毕业以后发展的怎么怎么好,希望文科班数学、语文成绩好的人可以放弃英语,改学日语。

  学校竟然会请来日语韩,改变升学率低的困境!当然,说好听点,是给文科班的同学谋求了一条新的升学途经。

  静的英语成绩一直不上不下,不阴不阳。这时,忽然有人跟她说,你愿意推倒重来么?学一种新的语言?用二年的时间,跟学了六年的同学一起参加高考。静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最后放弃了英语,选择了日语。

  都怪初中英语的基础没打好。

  本来初一的老师还可以,谁知道那老师教了一年生病了;初二来了个刚毕业的小伙子,那小伙子每天跟他们讲社会知识,上他的课全班欢声笑语,没学到什么东西,后来他因读研辞职了;初三上学期,她们班的课是由其他班的英语老师轮流帮忙带一下。

  大约连带的老师也不想跟他们上课了,又牵扯精力又没成就感,要是他们考的差,还没面子。下学期学校终于肯花钱,从外面请了一位英语老师来教他们,那位老师虽是打零工,还算负责,帮他们从头到尾将三年的英语全部捋了一遍,可再怎么负责,面对基础不好,资质平凡的一群学生,半年时间能教出什么来!

  还挺巧的,那位英语老师的家跟苏秦正好住在一栋楼,她一来上课,苏秦就说,这是她的邻居。后来,静还去那老师家请教过几次,她都热情接待,一个借的老师能这样,人品没的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静的英语已经像个夹生苕,无论怎么努力,都是不进不退,付出老看不到收获,难免失去信心。

  选择日语,她也矛盾了很久,不是为放弃英语,是担心以后每天都要面对这位日语韩。

  虽然除外语课,其他的课还在一起上,文科班还是硬生生的被日语韩变成了两个班,英语班和日语班。

  在他眼里,日语班的学生都是优质生源,是好学生,如果跟英语班的学生在一起,会受到“慵懒学风”牵连。他跟学校要了一间单独的教室,独给日语班使用。

  他要求早上自习或者下午和晚间自由学习时间,必须到日语教室学习。

  他要求每位同学必须住读,无论你家住在哪里。

  他让静他们去新华书店买了三套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日语教材,说上完这三套书,日语就可以学好了。

  跟学汉语一样,也从拼音开始,日语的拼音叫平假名,片假名是平假名的大写形式。拼音长的像中文的偏旁部首。这大概是抄袭的另一种境界吧!明明是别人的东西,拿来略做调整,竟焕然一新,自成一体,组成新的文字。

  静有时也可怜自己,为了实现升学目标,曲线救国,学一门有点病态的文字。

  日语学习在优越感和蔑视感的矛盾中徐徐展开。

  第一节上课内容是二十个字母,有前面九年苦读的基础,消化起来还不怎么吃力。

  次日早,正好是日语早自习。

  韩站在雁冰桌子前,要她将昨天学的字母都默写下来,冰雪聪明的雁冰很快过关。

  接着,韩向下一位同学走去。

  那天,所有的人才知道,韩在检查作业时,竟然是一个一个同学进行,全覆盖,而不是抽查。全覆盖这事,近年在反腐的过程中频繁出现,略显新意,现在回想,日语韩早就领会其精髓!

  日语韩除了全覆盖,他的程序执行绝对标准化。第一人是怎么要求的,最后一个也是一样,没有丝毫的变形,无简略也无加深。谁也不要有侥幸心里,可以不好好背;也不要幻想,韩到最后会因为疲劳马虎一下。早通过的不会鸣待遇的不平,晚通过的也不会有任何优越。

  静唯一庆幸的是,日语班在排座位时不是按身高,她坐的位置靠后,可以有多点时间欣赏前面的坎坷,也可以再巩固一下需要掌握的知识,否则真惨了!

  韩的日语是日本人教的,说满洲国时,在鞭子下学的日语。

  韩从小立志要到大武汉。现在,他终于可以在这块向往的土地上给她们上课。

  韩独身一人,年近半百并无家室。学校安排给他的宿舍就在女生宿舍旁边。

  天气热了,女生洗澡不方便,韩会问静她们,“需不需要我的大木盆?”没人敢要,都惧怕说,“谢谢,谢谢,不需要。”

  韩每天晚上都会来日语教室看他们,他的看可不是只瞟一眼,他要看清楚每位同学在干什么?在每位同学的身边都要呆一会儿,每次走到静身边,静都特别紧张。

  韩每次进来的时间还不一样,找不到什么规律。

  韩一定是到哪里修炼过!他用行为堵住了学生开小差的所有漏洞。

  谁缺席,谁没好好学习,一目了然,一清二楚。

  韩只关心日语班的孩子,对每位同学都如数家珍,比同学们更快的熟知对方的名字,学习特点等等,渐渐地,韩在他们的眼里没那么丑了,虽然依然恐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