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离家平战乱
又是两个月。
“报!”
“陛下,叛军正进攻广陵,广陵危矣!”
庆武帝坐在龙椅上不断揉搓眉间,思虑许久,朝着身旁随侍的太监道:“宣宜威将军!”
这是沈清帆第一次上战场,叛军起于平江,一路向北,广陵是战地咽喉,可以说,广陵破,大煜危!
此次随他征战的还有一位将军——定远将军文瑜。
文瑜之前在奉天表现优异,官复原职。
和自己的岳父大人一起征战实属沈清帆没有想到的,走之前,他没敢和文千槿讲实话。
“夫人,陛下派我去金陵视察民情,可能时间比较久,你在家乖乖等我回来,可好?”
文千槿也不是一个傻子,沈清帆悄悄准备战袍的事她早就看见了,她也知道沈清帆的用意,于是,她也没有选择拆破。
只是沈清帆临走时,她泪眼汪汪的样子让沈清帆好一阵心动。
“夫君,一路小心,我等你回家。”文千槿一抹眼泪,认真地看着沈清帆,一字一句道:“广陵战事吃紧,你一定要平安归来。”
沈清帆一顿,心道:“她是知道了吗……”
“夫人,你放心,金陵离广陵还有一段距离,我一定会注意的。”
善意的谎言很美好,宛如二人的约定一般……
一到广陵,沈清帆才发现战况远比他想象中的要糟糕。
“沈将军,依我看,我们现在不能采取战,我们得守城。”
文瑜这个老将对沙场已经是轻车熟路了,沈清帆第一次担任主将,他先是登上城楼围观了一阵,然后一脸严肃地召集将士。
“此战,不胜不归!”
一呼百应,沈清帆的语气铿锵有力,文瑜对他也有了一种态度的改观。
“我需要几名身手矫健灵活的将士,身着夜行衣,在城下埋下陷阱,白日守城,夜间战!”
“还有,劳烦文将军替在下要来这广陵城外的地形图。”
沈清帆将一切都安排好后,开始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对着那张地形图和目前的战况研究了一晚上。
第二日,敌军进犯,沈清帆提前布置的陷阱起了不小的作用,虽说没死多少敌军,但这也让敌军开始警惕,而沈清帆要的就是敌军的警惕。
声东击西,故意在城墙上慢慢放下身着夜行衣,身形似人的稻草人,夜幕的掩盖之下,敌军没有发现那不是真人,齐刷刷的箭往城墙上射去,等到他们真正发现不对劲的时候,沈清帆率领的一众小队伍早就来到了敌军营地的丛林之中。
敌军对这广陵的地形并不熟悉,沈清帆在夜幕刚降临时就带着一众小队悄悄从地洞中出去,期间,没人发现。
沈清帆身着一身灰紫色战衣,手持长剑,一脸阴沉。
看向下方警惕重重的敌军阵营,沈清帆皱着眉头,精确计算好每班巡逻将士换岗的空隙,时辰很快来到子时。
“行动。”沈清帆极小声,身旁的将士犹如鬼魅一般穿行在林间。
那些将士都是数一数二武功极好的,他们掐着那一点点的空隙,开始点火。
并没有烧他们的粮仓,烧得仅仅只是营帐。
叛军乃镇守平江的一位藩王,也是前朝的一位名将,庆武帝是个爱才之人,自不会让这位名将就此没落,好说歹说了许久,终于将此名将说动,许平江为封地。
可终究是外人,他起了谋逆之心,领兵叛变,可他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便是和上官璃一样信鬼神。
沈清帆之前对这位名将做过了解,他今天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夜袭,只是想通过火烧营帐的方式让军心动摇,让领军之人内心打退堂鼓罢了。
放完火后,再以极快的身形隐蔽,装作这就是上天的旨意。
几人退回丛林深处。
趁敌军忙着对付火势,无暇顾及城墙口,沈清帆率领小队立即回了广陵城内,再用泥土将洞填满。
在沈清帆没有看见的地方,敌军领头表情凝重,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文瑜不太懂沈清帆此番作为,他认为沈清帆应该将计就计将对方的粮草给烧光,可沈清帆不那么认为,他语气严肃地说道:“文将军,敌军粮仓把守重兵,危机重重,更何况我们如果烧得是粮草,敌军又怎会觉得那是上天的旨意,又怎能扰乱他们的军心?”
不战而屈人之兵,事实证明,沈清帆做到了。
次日的那一仗,他们赢了。
后续,又陆陆续续打了足足三月,几乎都是捷报频传。最后,敌军弹尽粮绝,不得不投降。
而敌军的首领,沈清帆和文瑜找到他时,他已经服毒自尽了,想必他也没有脸面再去面对庆武帝,毕竟当初庆武帝可是在全朝大臣的反对下保下了他。
“世事无常,谁能想到自己费心费力保下的人,竟然包藏祸心呢。”
文瑜的一句感慨,是庆武帝在暗处默默的神伤,他也许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一定是一个好伯乐。
班师回朝的那一日,都城里大大小小的百姓全都出来迎接沈清帆和文瑜,当时广陵的战况有多糟糕都城里每个人都知道,可是沈清帆和文瑜却硬生生扭转了战势。
此招就叫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只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好高骛远,得到的只是一张残局。
这三个多月,文千槿很自觉的就在家等着沈清帆平安归来,二人没有寄信来往,一个是怕自己的谎言被识破,一个是怕自己会给对方添麻烦。
沈清帆和文瑜胜仗归来的事情满都城都知道,文千槿迫不及待地收拾好东西,像只脱缰的野马一般飞奔到长街处,拨开人群,仰望着那高大战马上的人儿。
“都瘦脱相了……”文千槿眼睛开始泛红,眼角处默默流下眼泪,“沈萧,这么久,你也不知道给家里报个平安……”
她说得极小声,身着荆钗布衣,外加在人群的掩盖下,沈清帆和文瑜都没有注意到她。
二人班师回朝第一个要见的就是庆武帝,即使二人都已经归心似箭,可无奈规矩就是规矩。
这一场胜仗,庆武帝脸上笑开了花,各种赏赐轮番上阵。
沈清帆被升为镇国大将军,官二品,文瑜被封为宜昌候,官三品。
龙颜大悦,光是接风酒宴都得耽误许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