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亡国故事之亡国巫祝带娃跑

第1章 有人国亡,有人家亡

  姜国建国一百八十二年,历经一十三代国君,国力日渐式微,大有分崩离析之兆。

  单一一祖上从辅佐姜国第一代国君起,巫祝一职传至她爹这里刚刚第十六代,可惜,她是个女娃娃,且他们老单家世代单传,听家里的奶娘讲,当年她爹听到产婆说生的是一个女娃娃的时候,当即昏了过去,一连三日将自己关在祠堂向祖宗请罪,单家传至他这里竟然断了香火。

  绝望过后,她爹很快振作了起来,姜国的巫祝可不是纸糊的,应国君的要求,她爹从王族子弟中收了一个徒弟,以此传承巫祝一职,也就是单一一的师兄,她爹对师兄很是严厉,可惜,师兄是读书的好手,于占卜或观星象上并无多少天赋,要不是单一一私下偷偷帮师兄,师兄不知道要挨多少板子。

  九岁那年,她又替师兄作弊时被她爹发现了,奇怪的是,这次她爹既没有罚她,也没有罚师兄,只是自此之后,她爹总是对着她叹气,她十分不解,悄悄问了奶娘。

  “奶娘,爹为啥总是对着我叹气?”

  奶娘怜惜的抚摸着她漂亮的脸蛋,叹气道:“你爹心里苦闷。”

  她那时候已经开始懂事了,宫里人多嘴杂,经常偷偷在背后说她的坏话,说得最多的就是她让他们单家承袭了十六代的巫祝一职落入外姓人手里了。

  “就因为我不是男孩子,不能承袭巫祝一职吗?”

  不管她多优秀,甚至比历代巫祝都要聪颖也没有用,姜国上至国君,下至百姓,都不能接受一个女巫祝,在他们看来,女人的最大作用和价值就是生儿子,生的儿子越多价值越大,他们对她最大的期许就是等她长大成人后嫁给师兄,那样也算巫祝一职没有旁落。

  在年仅九岁的单一一看来,这样腐朽、僵化、堕落又强敌环伺的姜国,灭国是迟早的事情,事情却也如她想的那般,姜国亡国绝非偶然,且灭国那日来得也并不晚。

  洞察天机的人,一般寿数较短,他们单家一直担任巫祝一职,虽然受到举国上下的尊敬,却鲜有活过三十岁的,她爹也不例外,死在了三十岁生辰的前一天。

  让她耿耿于怀的是,她爹去世的前一天还被国君叫去给他刚满月的小儿子挑一个良辰吉日来举办庆典,举国同庆国君的第十八个儿子的诞生,这一代的国君于政事上并无建树,却在生儿子这件事情上尤为热衷,儿子的数量为历代国君之最。

  她爹虽然遗憾她不是男孩子,毕竟是十六辈人里才生出这么一个女娃娃,将所有的疼爱都给了她,她也不是没有想过逆天改命,只是被她爹吊起来打了三天,那是她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打她,改变血亲命运是巫祝的大忌,他们祖上不是没有发生过,都受到了反噬,长寿的代价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自此之后他们单家的家规就是不测血亲的命运。

  “师妹,逝者已逝的道理你比谁都明白,师傅肯定希望你开心的。”

  “我爹临死之前有没有交待什么?”单一一很遗憾爹临死之前她没有守在他身边,从此,这个世界上她再没有亲人了。

  “师傅牵挂的只有姜国的命运。”

  她爹虽然于观星象和占卜上天资一般,却一生勤勉尽责,无愧于巫祝一职,无愧于列祖列宗,只是从此之后,单家再无巫祝,这姜国的命运又与她单一一何干。

  她爹下葬的同一天,姜国国君连下两道圣旨,一道是册封她师兄为第十七代巫祝,另一道是赐婚她和师兄,等她守孝期满后两人择日完婚,一如所有人期待的那样。

  姜国建国第一百九十八年,单一一十六岁,她和师兄完婚的三年之期已到,只是此时姜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被黎国寻了一个辱骂黎国国君的借口接连攻下了好几座城池,大有逼近姜国都城的架势。

  “一一,你说黎国会不会攻打到都城来呢?”皓澜公主双手托着下巴,一脸愁容的问到,皓澜虽然不是一个受宠的公主,可好歹也是公主啊,如果真的被黎国攻下都城,她就成亡国公主了,下场肯定比现在惨一百倍。

  此时的姜国,已如失去支撑的空中楼阁,在风雨中摇摇欲坠,亦如风雨中的烛火随时可能覆灭,国将不存,被王权庇护的贵族又有什么可以依附的呢。

  “你公主,且是长得漂亮的公主,就算亡国,黎国的将领也会将你送到黎国,或为国君夫人,或为贵族妻妾,下场不会太坏。”

  公主不是宫女或国君夫人,都是上了玉牒,有记录的,就算是黎国将领劳苦功高,也不敢随意处置,需得带回黎国由他们的国君处置。

  皓澜公主一向心大,本来还担心姜国国破后会被敌国将领蹂躏,听了单一一的话后顿时放松下来,该吃吃,该喝喝,还要吃好喝好,等到姜国国破后再想随意吃喝玩乐就难了,至少她现在还是姜国的公主,需得及时行乐,他们姜家人是懂什么叫审时度势的。

  随着黎国攻下一座又一座城池,黎国大军已抵达姜国都城城外,随时可能发起进攻,姜国年迈昏聩的国君终于想起单一一这个前任巫祝的女儿,私底下国君也曾听说过单一一的占卜和观象之术在她父亲之上,只是一介女流,上不了大雅之堂,怎能担任姜国巫祝一职,如今灭国危机近在眼前,国君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国君屏退外人,单独召见了单一一,开口道:“你父亲为姜国鞠躬尽瘁,是个称职的巫祝。”

  “谢国君赞赏。”单一一规矩行礼,抬头望着王座上的国君,这才多久,国君竟然已经垂垂老矣,果然,操心国事能让人快速衰老,以前国君只沉迷于后宫的夫人们,五十几岁还能生儿子,大家都忽视了他的年纪,如今已经到了无法忽视的地步。

  “如今黎国已兵临城下,这是吉是凶?”

  听着国君话,单一一觉得国君真的是老了,黎国已兵临城下,他竟然还问是吉是凶。

  “若是占卜吉凶,国君该问我师兄才是,他是姜国的巫祝。”

  若是问现任巫祝有用的话,国君又何必单独召见她,现任巫祝是个治国的好手,但于巫祝之事上并无天赋,国君看得在清楚不过却选择忽视,这些事情如果问巫祝有用的话,他又何必舍近求远。

  单一一虽不是巫祝,却有巫祝的风骨,国君又如何,她可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去换姜国的命运。

  当晚,师兄很是气愤的找到她。

  “你也是姜国的儿女,从小受到姜国的照拂,就忍心看着这里血流成河吗?”

  单一一看着师兄义愤填膺的模样,这样气血方刚的少年啊,要是在朝堂上挥斥方遒多好,偏偏却在祭坛上装神弄鬼。

  “师兄,你猜,姜国还有多少如你一般的硬骨头。”

  甚至连国君都动了投降的念头,更别说战场上随时会临阵倒戈的将领,姜国和黎国之战,黎国几乎是所向披靡,如今更是兵临城下,所有的征兆都显示姜国气数已尽。

  “姜国灭了,于你又有何好处,若你果真如此在意巫祝一职,我立马上奏国君,将巫祝一职还给你便是。”

  师兄读的书比她多,又如何不知道朝代更迭实乃命数,非人力可阻拦,只是当局者迷罢了。

  姜国上下对黎国的进攻都毫无办法,为了避免国都血流成河,国君还是决定不战而降,整个姜国宫城,除了她师兄外,所有人都坦然接受这一结果,姜国向来重视祭祀,还是姜国最后一场祭祀,就尤其重视,现任巫祝坚决不肯,国君做了继位以来头一桩荒唐事,便是册封单一一为姜国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女巫祝。

  在震天的鼓声和悠扬的音乐声中,单一一穿着巫祝的衣衫,迈着沉重的步伐,穿过一列列衣着华丽的达官显贵,缓慢的走向祭坛,她无数次的从角落里窥探过父亲主持祭祀的样子,却都不如此次宏大、肃穆,这是姜国的国葬,再盛大也不为过,各种祭祀词如融进她血液一般,流畅的从她的嘴里唱念出声,最悲戚的莫过于国君向天地和祖先呈上罪己诏,也彻底的宣告姜国在建国一百九十八年时正式向天地和祖先宣告灭国,祭坛下不知道是谁带头哭出声来,在国君宣告灭国后,祭坛下哭声震天,国君老了,经不住折腾,激动得昏死过去。

  祭祀天地,告知姜国的列祖列宗和四方诸神,姜国国灭,是单一一担任巫祝以来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她是姜国的最后一任巫祝。

  “一一,你在祭坛上的样子,好美丽,好威风,好霸气,好神秘。”皓澜公主激动的拉扯着单一一还没有来得及换下的衣衫,一脸的崇拜和羡慕。

  姜国国葬,没有以往的那些女子不得参加的破规矩,她们所有的公主都参加了,皓澜觉得自己一辈子也忘不了今天的场景。

  单一一扶额,姜国公主的心一向很大,以皓澜为最,今天见了,单一一觉得这些公主的心未免大得有些过火。

  “皓澜,你有没有想过今后怎么办?”

  单一一和皓澜同岁,从小一块长大,还睡过一个被窝,比其他公主更为亲厚,从明天起,黎国会接手姜国的一切,黎国做出承诺,不会伤害姜国的一兵一卒,姜国的所有王族子弟迁往黎国国都,现任姜国国君年老,受不了长途跋涉,黎国国君特封为安乐侯,允准继续居住在姜王宫,皓澜作为公主,会成为献给黎国国君的礼物,静待黎国国君的处置。

  “或为国君夫人,或为王公贵族妻妾,这不是你告诉我的吗,这是我第一次出王宫,不知道沿途的风景是否美丽。”

  皓澜不是嫡公主,就算是姜国没有国灭,她的结局并不一定比现在好,在自己的婚姻大事上,她看得很开,就当是去和亲了。

  公主是不需要安慰的,从小生活在互相倾轧的王宫,什么样的丑陋或阴谋没有见过,世上没有天真的真公主。

  第二天,国君身子孱弱,已不能下床,由太子代为递上降书,姜国降后第三年,六十岁的安乐侯又生了一个儿子,此时的太子,那时候的安乐侯世子才知道,他那孱弱得不能下床的老爹都是装的,不战而降这种对不起列祖列宗的罪名老姜王不想担,到了地下,他可以对列祖列宗说是太子自作主张。

  黎国将领接管了姜王宫,除了没有自由,不能随意外出走动外,其他照旧,整个姜王宫,竟然没有一丝混乱,这也是神奇的事情了。姜国王公贵族心大,姜国的百姓也跟着心大,姜国是姜王和王公贵族的姜国,不是百姓的姜国,王公贵族都不在乎姜国的命运,老百姓也只能随波逐流,坐看花开花落了,改朝换代后不就是换了国姓嘛,老百姓的日子照旧,且他们的新国君还给他们免了几年的税赋呢。

  姜国亡得举国欢庆,这也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