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启啊,你要知道媳妇你是给自己娶的,你爸妈虽然没有给你辅导学习,但是你上学期间没用你自己掏学费,这就是尽了为人父母的责任了,而且也给你们除了钱买了房子车子,就不再对你们有义务了,没有义务给你们出婚礼的仪式钱,宴请的宾客是你父母亲戚的朋友,人家不是看着你的面子去的,是因为之前或之后都要你父母还礼的,所以礼金没有必要给你们,因为这以后是要还礼的,不过就是老两口觉得你们刚结婚手头想给你们留点钱傍身罢了。你爸结婚时我除了买下宅基地盖了不算出挑的房子就没在管过了,后来的产业都是你爸妈自己置办的,也没人挑我们错处。你们又怎么好意思挑父母错处的。小丫头的早教我听你妈说了是你妈自己掏的腰包,是也不是?”
“是”
“我啊,还记得大宝儿小的时候大概不到一岁大的时候,那阵儿书多金贵啊,你奶奶收拾屋子也收拾的干净,大宝在大炕上基本什么都触及不到,只能看糊棚的报纸,那时候你姑白天上班,晚上批作业,根本就没时间看大宝儿,我们认识字的都在山上,家里就剩下一个不认识字的你们奶奶。哪里有人教啊,大宝就逮到我们回家的时间给念墙上贴的报纸,后来开始看字典,再后来会走会跑了,自己搭上村卫生室的董大夫才算开始启蒙,为啥大宝儿中医那么好,因为她从启蒙就开始学的是中医,撇不下了。”
“你们家丫头现在面临的也是跟大宝儿差不多的境地,丫头有心学,你们妈就没理由拦着,但是你们是怎么做的,为了不让上早教,给妈妈、婆婆甩脸子,你们妈活到快六十了,在娘家待了二十多年,在婆家待了三十多年就没像今年这么没脸过。这就是你们对待长辈的态度。这就是你们以为对孩子好的做法,你们不让孩子早教,你们倒是教啊?你们晚上回家都干啥了?教会孩子什么了?孩子长到快两岁了。用到你们什么了?那是你们的孩子,你妈给你们看是情分,不看是本分,你们说不着半分,还天天甩脸子?这么多年学上的礼义廉耻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趴在庭院中的大黄狗立即精神了。刚刚谁在叫我,我怎么听到了谁提了狗。
之后姥爷也着实气着了,草草打发两人离开便准备回屋休息了。没多会儿于锦锦便到了。
其实于锦锦本来是住在后面自己后来买的那个四合院的。结果正在做面膜就接到了大表哥的电话,电话说的很概括只是说因为大舅妈的事两口子都被爷爷(锦锦姥爷)给骂了,估计这会儿爷爷气血不太稳。要是没事儿就让锦锦过去看看云云。
锦锦赶紧包袱款款的去厨房里取出准备一会儿凉了就放冰箱先存着,待明天中午带给姥姥姥爷喝的甜汤打好包,去了姥姥姥爷家。
“姥姥姥爷,大宝儿来了。看看我带了啥?香不香?”锦锦怕一会看姥爷臭脸,赶紧先喊了。
然后顺便给姥姥姥爷都请了脉。服侍两老人一人进食了一碗,便叫今年新请的随时照顾的刘姐拿下去准备明天再吃。毕竟现在天气还挺热的。
然后锦锦给姥姥姥爷按摩顺气了,又开解了一些话才走。
回家后也是给大表哥打了电话,算是安慰。
这边大表哥,大表嫂回到家也不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适眼睛了。大舅妈准备回家的时候,大表哥还要送送大舅妈。这给大舅妈感动的。当时就落了泪。“我儿长大了,知道疼娘了。”
赶忙拭了泪“恬恬一个人带孩子害怕,你别送我了。住的又不远,赶紧带孩子去吧。”便匆匆走了。
大表哥关上门头一次质疑了大表嫂往日的话,但也没有说出来,只是暗暗决心不再偏听偏信媳妇的话了。
且说二舅妈,本来还是对于锦锦买房子的事挺质疑的,但是没想到没质疑到锦锦脸上,主要是不敢,谁让家里锦锦算是主动带着大的小的学习,全家都很心疼这娃,锦锦还特别讨公公婆婆欢心,所以根本就不敢质疑到锦锦脸上。没想到这就能够换好几套房子了,这不还有分下的拆迁款。
有了这些钱二舅妈又想回娘家看看了。准备代谢拆迁款回去。但是钱不在自己手里,在锦锦那。这点其实二舅妈是不高兴的。干啥自家钱要由外甥女做主。但是老公还不在身边,连个枕头风都吹不了。
这天二舅妈也算是鼓足了勇气来找了锦锦。“锦锦啊,你看二舅妈要回趟娘家,你三姨说姥姥病了,要回去看看。”
锦锦哪里回信,上辈子也是,而且更加过分,恨不得自家孩子辍学给娘家打工。但二舅妈娘家又不是真的穷,人家不照样几十万的房子说买就买了,但是二舅妈剩下啥,哥哥为了不让家里负担重最后一个不到三十的小伙愣是找不着媳妇,只能找个带孩子的二婚。
这辈子锦锦可不这么干了。二舅妈想补贴娘家是二舅妈的事,但是哥哥的老婆本得给哥哥留下。还有小表妹的嫁妆也得留出来。可不能眼皮子浅的看着谁家里能开店就以为是小康之家了。
“二舅妈啊不是我不让您去看,您看这不是我看京城房价一直蹭蹭的往上涨嘛。我将你们拆迁款就预留出将来回购安置房的钱,其他的又给表哥和表妹投资了房产,这样就算是经历金融危机也能保障生活不是。”
现在房子都是期房,二舅妈没有现钱拿,而且还要还购买的房贷。“二舅妈您确定目前您所有的拆迁款都动不了还要回娘家吗?您回娘家能带什么东西回去啊。而且表哥正在准备考研,您不需要给表哥搞好后勤工作吗?”锦锦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