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菜店已经受到了些影响,东北的冬天对青菜的需求更大。但是货源没有涨所以隔壁房子的楼上本来是要放杂物的,现在都种下了些小葱啊,蒜苗啊。小油菜什么的。都是快熟快收的菜。这样也是基本下班不出半小时就没有菜了,所以家里又添置上了豆芽,黄豆芽,绿豆芽。还添加了奶站。卖牛奶的将牛奶先送到这里存放,医院下班的人来这取了再走。
所以妈妈做的那些饺子可不就成了重点关注对象了。这个都不用洗,还是手工剁的馅,回家烧开水直接下了就行。这年头没冷鲜,不要紧,直接塑料袋一装就行,这大冬天的零下三十多度,根本不用担心饺子化掉,要不是锦锦家现在没有院子,出了门就是公共区域,都不用放冰柜去冻着,包好后放门外一冻就能比石头都硬,但是这要是直接放外面,估计这帮不分里外人的客户就能直接一人装一塑料袋来称重。
到小升初的时候,是全州统一试卷,所以于锦锦一不小心考了全州前十,这还是于锦锦收着的情况下。结果于锦锦本以为能顺顺当当上锦锦妈教课的学校时,局一中不放人了,因为小地方小升初没有填报志愿,都是采取百分之八十直升,百分之二十流失的准备的,这百分之二十有去别的学校上的,有辍学的等情况。什么?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辍学不可能?
不不不,你的认知或许有什么偏差。学费免了杂费没免啊?还有书本费啊什么的。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了,但是这种连县都算不上的小镇一个工人一个月工资才那么几十块钱,一年的工资才多少啊。家里有这么两个孩子上学一个人工资就不够花的。
于锦锦还是这么个情况。全州前十,然后局一中不放人,镇一中呢,锦锦妈在镇一中教书,所以给锦锦妈也施压,要是你自己孩子都不在自己学校上学会不会有点不像话。
后来也不知道局一中是怎么知道的,于三你家侄女要是不在局一中上学不是在打叔叔的脸,叔叔在这教书,侄女都不在局一中上学?!
但是妈妈和叔叔谁轻谁重于锦锦还是分得清的。
没办法开学后于锦锦自己去找了局一中领导。于锦锦认为局一中这么做就没意思了。找到一中校长就直接挑明了说。
“校长您好,要是我们家就一个人当老师我也就认了,一定去那个学校,好歹有个长辈照应着,我还是个孩子,但是我为啥放着我自己妈妈不投奔,来投奔叔叔呢?我是否有理由怀疑局一中有拆散我们母女的嫌疑呢?再有我叔叔是教副科的,我妈妈是教主课的,我放着我妈能天天教我的机会不要,来选择一个中考根本不会出现的副科天天学习吗?这是要将我引入歧途吗?校长咱没仇吧.......这么扣着我档案是不是不好?”
于锦锦是半点面子没给留,就把局一中校长钉耻辱柱上了。毕竟谁知道以后会不会用到小学的档案啊。
而且就看这种扣档案要挟的架势,这档案还真说不定有大用处。只是于锦锦现在不知道罢了。但是档案室一定要要回去的。
最后于锦锦胜利带着档案走了。
或许是刚升学没啥要学的,结果于锦锦从图书室借了几本小说集,放学回家各种看看看。结果,第一次月考,居然考出了一个四十七分。原因是记得第二天考数学,所以头一天晚上看山药蛋派小说集看到凌晨两点多,结果,第二天早上是正常起的,但是考试时做完了四十七分的题就睡着了。本想就眯一会儿的,愣是眯到了交卷。
后来的考试锦锦再也没掉以轻心。也绝对不这么看书了。看书前定好闹钟,只要到点,闹钟响了,就绝对不再往下看了。这也养成自律的好习惯了。
但是考试风波还没有过去。因为于锦锦是代数课代表,结果代数还搞个不及格,这个该批,这年头还没有不支持体罚的政策,主张教不好就揍。再有就算是不主张体罚,把锦锦妈叫来,一样可以训锦锦。
这孩子实在太气人了。拉低全班平均分好几分。所以班主任批完了,代数老师批,代数老师批完英语老师批,英语老师批完换政治老师批,甚至连隔壁班的班主任都给引过来参与批评于锦锦了。最后叫来了锦锦妈批评于锦锦。锦锦后悔的呀,好想重新回到考试那天,然后坚决不睡觉了。就算再困也答完卷子再说。最终以锦锦保证期中成绩过九十五画上句号。
哇哇哇,这些个老师太狠了。一群老师训了于锦锦两节课,还不是在办公室训的,就在班级门口训的。我不要面子的吗?结果全班学生在班级上了两节自习课。
期中果然不负众望,于锦锦以九十七分的成绩可算把这事儿翻篇了。
呵呵,翻篇了?于锦锦想的太天真了。等期末考试,遇上要选拔六十名学生去参加全州初中生联考,由于不能只看一次期末成绩,所以,从这群孩子入学开始考试的所有分数进行中评估,结果,于锦锦好死不死排在第六十一,于是四十七分卷子这事儿又被拿出来鞭卷子了。
其实这次不能去参加全州考试对于锦锦来说没啥太大吸引力。于锦锦要抓紧的就是要夯实基础。并且跟董大夫学好中医,还有一年董大夫的儿子就初中毕业了,谁知道董大夫还在不在镇医院干了。万一人家全心全意辅导跟进市里呢?所以于锦锦还真就没啥心思参加这样的比赛。但是在参加考试前是要开小灶授课的,咱走个后门呗。
锦锦妈跟各位同事打好招呼,锦锦就悄咪咪的就跟着学习进步着。这辈子于锦锦一定不要在学识上抬不起头来。
奋发向上的锦锦还不知道家里要来新成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