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斌正在跟盘子里的鱼肉作斗争也没抬头“国外语言环境,生活习惯都不大适合我吧。我还是喜欢在国内待着的。偶尔出去玩玩还好。出去上学,生活就算了。”
“那你女朋友家是哪里的?”这万一女朋友定居了咋整。
“她家尚京本地的,独生子女。”
于锦锦一听独生子女就心里安定了“独生子女啊,那还好,能回来。”
“学姐你说啥?”崔文斌挺诧异。
“没啥,我怕你媳妇出国不回来了,一听独生子女,这怎么都得回国,这不挺好的。吃饭吃饭”好尴尬啊,于锦锦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心态变了。也或许是得知崔文斌谈朋友不久后,也或许是工作给她带来了新乐趣。总之,好像放下了对崔文斌上辈子的眷恋吧。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然后各回各家吧,虽然崔文斌是回学校宿舍,好歹在尚京算是他暂时的家,这也是他想回到父母身边的原因之一。
其实这次吃饭于锦锦想建议崔文斌买房的,但是感觉现在好像不合适。也就没说。
结果没一个月就又接到了崔文斌的电话,“于老师,我家里本来给我安排在老家上班的,但是亲戚的顶头上司家孩子看中了那个位置,为了补偿我就给我在尚京找了职位,但是能给个集体户口。
“我现在才知道,已经走到最后面试阶段了。现在怎么办?”
于锦锦想起崔文斌那天辣眼睛的装束就想不能这么打扮。好歹也是一世情缘搭把手吧。好在还没开学,跟单位请一天假。
“你穿着准备面试的一身来柏桥购物广场。”然后于锦锦自己回家开车,自家附近购物广场还是省省吧。那就不是个大方人。
到了柏桥停好车等了大概半小时才等到崔文斌电话说他到了。
下车锁门,汇合。看到果然,西服还是那套不合身的。脚上竟然是皮面球鞋。哥们儿你搞笑的吗?这乍一看是皮鞋但是鞋下是有鞋钉的。走路不会响吗?
先带他去理发,给他那头藏起的小辫儿找到归宿。别说都工作的人了,就是老师要不是没发现他的小辫也容不下这小辫子。多大人了没点数吗。又不是取向有问题,为啥非留一撮毛。
理完发感觉顺眼多了。然后换到五楼折扣区买衣服鞋子。
搞了双休闲皮鞋。半休闲的西服套装,蓝色衬衫搭送一斜纹领带。卖衣服的教会他领带的打法。然后回到停车场,从后备箱给他拿出一个自己在国外上学期间看中的一款本来准备上班用的包包,但是自己后来的懒惰让自己放弃了高贵美艳的白领,这款商务包就用不上了。现在物尽其用了。
这么看顺眼多了。
“面试呢好好面,人家还不一定收你呢。谁说花钱就一定能面上的。总要给自己一个机会。了解面试流程。但是对待工作态度还是要有的。至于能不能面上还两说呢。”
……
两周后又接到崔文斌电话,他面上了。
现下就一个问题了,上班还是上学。
先休学吧。
结果新到单位的崔文斌闲的啊。都想请假回学校上学了,事实上他也确实这么做了。到寒假他才会单位报道,其实单位这个时候还没想起应该怎么安排这人。你说给他排职位吧。其实一个萝卜一个坑,今年没外派名单,明年才有。也就是今年不是招聘年。相当于今年没收萝卜哪来的坑。但就是两大分部人推荐,并且找了不同党派举荐,这人还非收不可。要不派遣军训算了。每年入职人员都要学习半年军纪军训。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好好工作嘛。
然后崔文斌哪里知道他是这么来的,结果被单位提前半年多人进军营。最开始真的是苦不堪言。
一个常年坐教室偶尔踢踢球的高材生体魄哪里是已经参训半年新兵对手,几乎天天都拖后腿。等三月份开学赶紧向单位及部队领导请假继续最后一部分学业,然后四月份开始准备论文就又会部队销假,到五月底做论文答辩算是就等毕业证书了。
到这年新入职员工军训单位才想起这么一号员工,结果崔文斌因为训练时间最久所以各项训练成绩都是第一,到单位也是骨干力量了。而且因为人事档案要落到单位,所以他又更新了学历档案。
至此崔文斌算是彻底在尚京站住脚了。
再之后于锦锦建议他“你女朋友是尚京人,还是独生子女,你要是奔着结婚去的,就应该房子车子准备起来了。人家都等你几年了,结婚也该准备起来了。”
“也不知道买哪里好,现在房价都挺高的,我想等房价降点儿再买。”
“你想什么呢?现在尚京房价跟东北房价都差不太多你还不买?你想等啥时候买?”
“我想买东西城的。”
“东西城就这么大点的地方,本地人都想买,这里有最好的小学中学,你还想等着降价?你快抓紧买房子吧。”
结果这边答应的好好的。俩月后于锦锦再问买了哪儿的房子,这哥们儿说没买,房价涨了,都六千多一平了。于锦锦都想薅着崔文斌的耳朵问问咋还不买了。
这时崔文斌女朋友可算从国外回来了,在布施街直接上班。入职工资就是1w。
两人总算是准备购房准备结婚了。
两人在莲花桥也就是尚京西三环外四环内买了买了一套新建的按揭房,崔文斌户口落下。这时的房价多便宜啊六十万就能拿下一百平了。用不上十年这就能涨十倍。
也就是于锦锦现在钱全压在自己着手的事业上,要不也想买个了。
于锦锦现在有什么事业呢,这回不是不着调的。
于锦锦在尚京城南的地方请同学,校友,朋友帮忙下拿了一块儿地。最终都转到了自己名下。将这片地拿下,自己有没什么钱了,后来的钱也是一季度一次的房屋租金省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