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乔木似锦

第27章 “听君一席话,实在是醍醐灌顶。”

乔木似锦 鹿去鱼儿西 2863 2024-11-13 18:00

  “你怎么了?看起来好像不大开心。”樊似锦看古乔木从教室里出来就一直皱着眉头,心不在焉的样子。

  “我最近投稿一篇文章,被退回来了。”古乔木对自己写的东西一向很有自信。

  “退回来?”樊似锦其实也偷偷买了很多关于古乔木作品的文摘,古乔木的文章一向都是最受读者喜欢的,她也有点惊讶他的作品竟然会有被退稿的一天。

  “嗯。”古乔木想不出被退稿的原因。

  “那我能问问你么,你写了什么被退稿了。”樊似锦有点好奇,因为如果不是因为时政热点等敏感话题,古乔木的文章按正常流程来说,不会被退稿的,而且古乔木写的一向都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呼吁和倡导大家积极向上的。

  “是写关于苏轼和辛弃疾的。”古乔木心想也算了,既然出版社不愿意收稿,那就只能把稿子压存了。

  “豪放派词人苏轼和辛弃疾?”樊似锦根据脑里对这两个人的记忆,也就只有个大概。

  “嗯,就是他们两个。”古乔木点点头。

  “你写了什么内容。”樊似锦觉得写这两个人好像也没什么毛病啊……

  “关于苏轼和辛弃疾是如何带领宋词走向灭亡的。”

  “噗……”樊似锦被吓到了。

  古乔木把自己写的内容大概给她讲解了一遍。

  “你写这个肯定会被驳回啊……”听完后,樊似锦既有点被他的观点给说服,但又理解为什么别人退稿的原因了。

  “可是我觉得我写的没什么大错误。”古乔木不解地看着她。

  古乔木不解而专注的目光让樊似锦感到炙热,回避了他的眼神转过头阐释她的观点:

  “我觉得你的观点和理由都写得很好,就是总结稍微改一下就更完美了。”

  “嗯?比如说?”古乔木认真聆听。

  樊似锦开始说她的见解,古乔木也把她说的记在心里,两个人一起并肩走,不知不觉到小区门口。

  “听君一席话,实在是醍醐灌顶。”古乔木感激这个一起回家的小伙伴,眼里尽是赞许和讶然,没想到小饭团的观点给他这么大的帮助。

  “客气客气。”樊似锦谦虚地说。

  回到家后,樊似锦还在回味今天古乔木看她的眼神,那一刻好像古乔木眼里只有她一人,被自己喜欢的人关注,这种感觉也太好了吧,樊似锦开心地躺在床上傻笑。

  半个月后。

  “古乔木,出来一下。”班主任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的时候把古乔木叫出去,虽然班主任平时也经常找古乔木,但极少占用上课时间,多数都是课间空余的时间。

  “怎么了,老师?”古乔木迈着大步走出教室。

  “去办公室一趟。”班主任带他去办公室。

  进了办公室后,古乔木看到里面有好几个陌生的面孔,其中一个面相较为年长,其他则是年轻人,心里已经有了个断定。

  “你好,卢教授,这位就是古乔木同学了。”班主任笑着介绍。

  “古乔木,这位是沪市大学的文学院的卢教授,其他几位便是他的学生。”

  “卢教授你好。”古乔木主动问候。

  “一看就是满腹经纶的人才。”卢教授和蔼地看着他。

  “是这样的,我在我女儿买的文摘上,偶然看到你写的文章,觉得你是个很有想法的作者,所以前来跟你探讨一下。”卢教授也说明自己的来意,他从来不阻止孩子去看文摘,前几天在家中随便拿起翻阅一下,竟然看到了一篇让他十分感兴趣的文章。

  “探讨?”古乔木装作不解,其实心里也明白了他想干嘛了。

  “就是关于你那篇《苏轼和辛弃疾是如何带领宋词走向灭亡》的文章,虽然只有一万字,但是你的这个题目可以更深切地探讨,出一篇论文也是可以的。”卢教授对他的文章大作赞赏,当初原本只是被标题给吸引,后来看完之后觉得真的要找这个胆子肥的小子聊一聊。

  “不知卢教授想探讨什么?”古乔木也做好被他批评一番的准备。

  “来,坐着,别叫什么教授,都是虚名,叫卢老师就行。”卢老师跟古乔木同坐一排,拿出自己的纸和笔,旁边几个站着的学生也纷纷掏出纸笔记笔记。

  “你为什么会觉得他们带领宋词走向灭亡?”

  “因为以历史长河来证明,诗才是最大的赢家。”

  “何以见得?”卢教授慈笑地反问。

  “清小说里最为出名的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红楼梦》原著中有不少诗,包括《水浒传》《三国演义》里的章回题目,都是以诗的格式和音律去写的。可是却没有以写词的形式去描述和刻画。”

  接着卢教授又问了好几个问题,古乔木都一一解答他的疑问。

  ……

  “词是诗衍生的产物,两者有相似点又有区别度,两者相似的物化必定会融合,优势大的一方必定会吞噬另一方,所以诗最终还是赢了词。词作为诗原来的衍生物,又必须回归到原位,总得来说,就是不经意地悄悄地出现了,但它的出现和消失都是有存在意义的,不可否认它的价值,我也不否认苏轼和辛弃疾对词所作的贡献,他们一边把词带领到巅峰,一边又把词推向无固定标准的界限。词最后要回归本源。”古乔木最后作总结,其实最后的总结就是当天樊似锦说出观点。因为古乔木只是一味地批判苏轼和辛弃疾让词无路可走,后朝后代的文人根本无法超越词的顶峰,反而诗因为有固定的形式和格律可以让后人继承和发展。

  “我也听说了你的成绩,文科第一,实在是后生可畏啊,如果我带的学生有你一半有深度,我也不用特地从沪市访你了。”卢教授看古乔木的眼神满是赞赏。

  “有考虑去哪所大学吗?”卢教授直接问。

  “目前还没想过。”古乔木老实回答,也能猜出他下一步要说什么了。

  “以你的成绩,进沪大绝对没问题,有兴趣可以来沪大参观一下,我一定当你的导游,我们文学院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卢教授发出邀请。

  “如果让卢老师当我的导游实在是太过意不去了,我以后也会继续努力学习,争取去当卢老师的学生。”古乔木没有推辞,而是爽快地答应,因为沪大原本也在他计划之中的学校。

  “哈哈,好,古乔木,我在沪大等你。”卢教授听了之后十分愉悦。

  “写课题报告的时候,可能要耽误你一些时间。”卢教授也有点不好意思地提醒,古乔木读高三,时间本来就很宝贵,为了这个还要耽误他的学习时间。

  “没事,不耽误的。”古乔木点头答应。

  事情告一段落了。

  第二天,学校里传遍古乔木的新闻。

  “听说了吗,大才子的文章得到了一个大学教授的肯定。”学生A说。

  “听说了!还是沪市大学的教授,人家专门从沪市过来的呢。”学生B附和道。

  “这么厉害!简直就是天才啊!”学生C感叹。

  “对啊,长得又帅,又有才华,谁不喜欢呢。”学生A满脸崇拜地想着古乔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