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心花竞开

第96章 观念差别(一)

心花竞开 王竞燕 2752 2024-11-13 17:49

  今天是腊月二十六。十一点多,我看完电视剧回房间。妈妈跟了进来,神兮兮地塞给我三百元。

  “燕儿,明天你就去镇上买件像样的衣服。”妈妈郑重嘱咐着。

  “妈,现在我还在读书,穿这身挺好的。我现在做家教,想买我自己就买了。”

  “燕儿,做家教能赚多少钱?”妈妈睁大了双眼。

  “一个月大约能赚两千左右。妈妈,以后就不用爸爸给我打钱了。”

  “呵呵。一个月就能赚那么多呀?知识真管用。”妈妈满足地笑着。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九点钟,我来到镇广场上,看着新改造的广场铺着大理石地砖、按上了太阳能路灯,感到小镇变化不小,正准备迈步上二楼看衣服。

  “王竞燕,王竞燕。”突然,有人喊我,我循声望去没见到熟人。只见,一位“摩登女郎”正向我走来。我一愣,这是谁呢?直到“摩登女郎”走到我面前,我才叫起来。

  “啊——杨杏花。”杨杏花是我高中同学。只见她金黄色头发,穿着一件咖啡色裘皮大衣,黑色紧腿裤,脚穿一双漆黑铮亮高跟长筒靴。

  “哎呀,杨杏花我都不敢认你了?打扮得这么时髦。”

  “哎呀,王竞燕你怎么还是老样子,还没打扮起来。”

  “呵呵。”我尴尬地笑着。

  “王竞燕,这儿要不是过节,我一天也待不下去。我才不回来呢!都说乡愁、乡愁真够愁的。都三年多了,咱家乡一点没变,一点没发展。还是些破泥道,还是些破房子,还是个小破镇。”

  “镇上怎么没有变化,修了两条大马路,一个大广场,还按上了太阳能路灯。”

  “哎呀,王竞燕这叫什么变化,你没看见大上海,新铮铮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国际大酒店、会馆、酒吧……夜晚街面上灯火辉煌。夜总会出入的都是金发女郎、大鼻子绅士。”

  “咱们家乡是个小镇,怎么能跟国际大都市相比呢?”

  “我打算好了,毕业就留在上海。王竞燕,你怎么打算的?”

  “我——我还没有打算呢?”

  “哎呀,咱们很快就毕业了,你还没有打算呀?”

  “我——我——”

  “好了,不聊了,我妈还在那边等着我呢。拜拜。”

  “拜拜。”望着杨杏花的背影:“真不愧是大上海走出的大学生,见多识广。看她的装扮,她的观念,她的言行举止,她变化太大了,我和她相差甚远。如果她不叫我,迎面撞上我都不敢认她。毕业到大都市打工,穿新潮时装,把自己打扮的青春靓丽,这是大多数女孩期盼的,可这需要用鼔钱包来支持的。”我喃喃自语。

  我在镇超市服装二楼转悠了一个钟头,左挑右选终于买了件时尚连帽蓝色呢半大衣178元不贵,很适合春秋穿。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穿上,对着镜子转着身子,镜子里面的我,高高的个子,修长的身材,感觉穿上新衣的我,蛮有气质,好美好美。

  “不错不错,新潮,呵呵。”妈妈连连称赞,笑得合不拢嘴。

  腊月二十九我和爸爸贴对联。“思进取青春励志,肯拼博学业有成,横批一马当先。”这副对联是爸爸亲自挑的。贴完后,妈妈出来看着,嘿嘿。这副对联不错,很适合咱们家。妈妈脸上露出甜蜜笑容。看来,不论我在大学读书,还是我今后工作都牵挂着爸妈的心,他们期盼着我取得好成绩,期盼着我毕业找到好工作。

  “今天是腊月三十。一早,爸爸在供桌上,端庄摆上爷爷奶奶的照片,摆上贡品馒头、香蕉、橘子、苹果还有一条大黄花鱼并上三烛香。早饭后,我和妈妈蒸最后一锅枣馒头,灶台上正烀一锅猪蹄,香气袅袅而上……”

  下午四点钟。妈妈端来一盆韭菜让我洗:“今晚吃三鲜饺子,韭菜可是咱家暖棚的。”爸爸在剥虾仁,妈妈开始和面,我开始切韭菜。三人在厨房忙活着。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包饺子。

  “燕儿,你这次来家擀得饺子皮像样了,有进步。”妈妈说。

  我又开始学包饺子,我包饺子很慢,饺子馅又不敢多放,包出的饺子一个个瘪瘪的不好看,可饺子一个个都能坐在篦莲上。

  “燕儿,今天你包的饺子有进步,不过,还拿不出手不合格!”

  “妈,你这位考官要求也太严格了吧。”

  “对大学生要求就得严!这样你以后才能包出胖嘟嘟好看的饺子来。燕儿,我看你还得练习包两年。呵呵。”妈妈呵呵笑着。

  当八盘年夜菜摆满桌,热气腾腾的饺子也上桌了,我们一家人边吃边看春晚。

  “现在生活好了,东西丰富了,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电视节目多的都看不过来、还有手机、还有网络……”爸爸说。

  “爸,我们现在乡下还很落后,没有公交车、没地铁,交通不方便。住的小瓦房冬天冷,夏天热。没有暖气、没有卫生间……”

  “城乡差别还是有的,乡下有乡下的好。吃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新鲜粮食……还有花钱也买不来的新鲜空气。你没听说,不少城里人退休了来乡下养老。他们就是图个清静、吃点新鲜东西,还能干点农活。燕儿,我和你妈都有“新农合”“新农保”了。现在健康有保障了,到了六十岁就有养老金了。嘿嘿。”奇怪,为什么城乡差别这件事,我和爸爸观念相差这么大?看来,只有挨过饿的人,才会觉得吃饱的幸福,人要知足,知足人才能常乐。

  “老王,尖椒炒鱿鱼、蒜苔炒肉油搁多了。”

  “我今天炒菜油是搁多点,这样炒出的菜才好吃。”

  “炒菜多搁油是好吃,可不利于健康。”妈妈説。

  “说得对,以后我要少搁。现在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看看,桌子上这么多菜,咱三人也吃不了多少。不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会儿物质匮乏,几个月见不到肉,炒菜也见不到油星,还吃不饱。现在物质丰富了,要啥有啥,炒菜油都不敢多搁,怕吃多了得‘三高症’变化多大呀。”

  “老王,大过年的还提那年代的事干啥,不堪回首呀。”

  “嘿嘿。燕儿,你赶上好时代。不愁吃,不愁穿,还上大学了。”爸爸高兴地说。

  “燕儿,现在咱家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吃完饭,我要收拾碗筷。

  “燕儿,不急,咱俩再聊一会儿。”

  “看来,妈妈不让我做家务,已经习惯了,不好改了。”

  “燕儿,女孩子都要嫁人的。将来结婚了,也不能完全依靠老公,你要有活干,这叫经济独立,经济独立了人才有自信、才能自强、才有自尊……”

  “妈,您说得对,我结婚了一定干活。”说到结婚,妈妈立刻喜上眉梢,双眼闪烁着。显然,妈妈早就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我和妈妈磕着瓜子,闲聊看春晚,直到春晚结束,我给爸妈拜年,便回房间躺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