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嘻嘻哈哈(三)
月月和阿蔓是初中同学,月月性格很好,长的也很可爱,阿宁很喜欢和月月玩。但,阿宁总觉得阿蔓有一些公主病。这个阿宁宿舍也是讨论过的,她们不说,阿宁还真没觉得,阿蔓总是什么事情都要月月帮忙,什么都要月月看一下,月月虽然性格好,倒也是有脾气的。所以她俩应该是吵过一次大架的,阿宁不知道,就是看现在俩人谁都不理谁的样子,应该是吵架了。
月月也有个男朋友,是阿宁的班内最早组成CP的一对,也是阿宁班内这么多搞暧昧的男男女女中唯三成的其中之一。就是时间可能有点晚了,在邻近高二分班的高一下学期好上的。因为这个男朋友,阿宁还惹过月月生气。
阿宁是那种说话不过脑子的典型代表。某天中午洗澡的时候,阿宁在左边的厕所洗,月月在右边的,她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月月的男朋友身上,阿宁也是不知道怎么了,也有可能是怕月月怀疑阿宁喜欢她男朋友吧,就说了一句“他呀,我肯定看不上的,长的又不好看,又矮,不喜欢。”
“你不喜欢没有必要这么说他吧。”月月没好气的回了一句。
阿宁听见了,完了,月月生气了。靠!自己脑子怎么了,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人家现在是热恋期,你算个啥,凭什么点评人家的男朋友?
于是第二天,阿宁千方百计地跟一天都没有理过自己的月月一起洗澡,还是跟那天一样的位置,跟月月说了对不起,月月也很大度,回道:“以后不要这样说就可以了。没事的。”
阿宁害怕是有原因的。月月的男朋友是阿萌,而他俩在一起最直观的地理因素,就是那无解的前后桌。而阿宁和阿萌在月月和阿萌坐同桌之前,就是坐前后桌的。虽然阿宁和阿萌没有月月和阿萌这么聊的来,但那段时间,俩人的话也是挺多的,阿宁对阿萌也绝对没有那种意思,但就是害怕万一月月把自己和阿萌联想到一起,那自己的罪过不就大了吗。
这也是阿宁不会跟已经有“朋友”的人玩得这么好的原因,她可不想成为俩人之间吵架的起因。
阿萌的语文很好,高一的时候甚至还拿过130以上的高分,而且作文好几次被老师选出来做优秀作文,而且他也会写诗歌。高一的时候,语文老师会布置班级每人每周都要写一篇周记,这是阿宁觉得最痛苦的一项作业,如果一两周还好,每一周,阿宁每一周的灵感都要用到这短则几十字,长则上千字的周记中,所以老师为了激励同学们,每一周都会念写得好或者写出新颖题材的学生。第一周,阿宁和阿萌都是因为写了诗歌而被老师念到名字夸奖,阿宁就这样认识了阿萌。跟阿萌交流最多的时候,是学期末,语文老师点名阿宁要她去参加一个听名字就很大型的写作比赛,国家级别的那种,主题是“传承中华文化”。阿宁本来想自由发挥的,就是这个主题,让她把之前自己写的所有稿子全部删掉,重新写了一版。
阿宁是古筝十级学者,学了十多年,在初三的时候因为中考而断了这条路。所以阿宁想写写古筝,想写写阿宁的古筝老师。这件事虽然不是真的,但这个现象却是阿宁那个时代真实发生的。就是很多家长把音乐势力化,逼孩子从小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乐器,在中高考的时候可以加很多分,这样就超过别人很大一截,就可以上很好的学府。阿宁的古筝老师在这篇文章中的角色就是“在古筝这片江湖利用自己的一方纯净拼命地为那些真正热爱古筝的孩子开出一条道路”
阿宁花了一个晚上的自修写完,阿萌看了一节自修,帮阿宁指出了很多值得修正的地方,阿宁结合了他的意见,修改了自己的作品。
但,本来说好是周末就要上交的,阿宁忘记了这件事。也是没想到,要写这个作品的所有人都忘记这个周末要交了,周日回到学校之后,语文老师被上级提醒,说她的班还没有交作品,作品又只要电子版的。阿宁没有手机,办公室的电脑有仅有一台,轮流用的话5个人,每个人的作品至少1000字,阿宁很无奈。所以阿宁把阿鑫叫过来了,阿鑫的手机便签里有语音便签的功能,那时候这个功能刚上市不久,阿宁还不会用,所以阿鑫又得耐着性子教阿宁怎么使用。
办公室瞬间变得闹哄哄的。阿宁一个字一个字的把自己写在稿纸上的字念在阿鑫的手机上。近两千字的作品念完了之后,阿鑫就把它复制粘贴到文档,发到语文老师的微信上。
语文老师这个时候正忙着给那个上级打电话,拖住她的时间,让她不要那么快的提交文件给教育局。
原定20点就要完成的收稿,硬是被拖到20点30分,阿宁他们的作品终于有惊无险的被教育局接收。办公室又重新回到安静的状态。
阿宁对这次的奖项抱有很大的期待啊,无数次地在脑海中幻想着自己在国旗下领奖的样子,甚至还想到学校会不会因为这次奖项的重要性让自己在国旗下发表获奖感言呢。阿宁每每想到这里,都心动不已,可是绝对不能表现出来,绝对不能。
因为还有另外一个参赛者,她睡在阿宁的对床,她叫阿娴,一个看起来就很有古风味道的女生。
她也会写诗歌,而且她——也有男朋友,甚至她,还被阿鑫喜欢着。
啧啧啧,这三角关系。阿娴是阿宁班的历史科代表,她自己说她很喜欢历史,因为自己初中的时候有一个历史老师,她很喜欢,睿智博学又待人友善,阿娴就因为这个顺带喜欢上了历史这门学科。
就...成绩可能有点不太理想吧。阿宁和阿娴其实聊的并不欢,阿娴聊天总有那种诗书气息,应该是从小沉浸在那种诗书的氛围里;阿宁就不一样了,阿宁从小就是被电视剧熏陶的,小学二年级也是不知道哪里来的顽强毅力,把《回家的诱惑》整整33集从头看到尾一集不落。从她俩看书的姿势也知道她俩不是同类人,阿宁喜欢狂野派坐姿看书,刚开学那会,阿宁就捧着课外书在床上,两腿岔开,一只手的手肘放在对应腿的膝盖上,看的是津津有味;而高一下半学期,阿娴看书的姿势就是那种文文静静的小女生,双腿并着,腰板挺直,手捧着书,靠在床边,一本正经的看着。
但也是不知道为什么,阿娴总有种跟阿宁英雄相惜的感觉,跟阿宁聚在一起总喜欢聊些写作方面的话题。
甚至是后来高二分科分班了之后,阿宁收到过阿娴的一句请求就是“你能帮我想一想有什么优美的情话吗?”
阿宁顿时无语,我一个没谈过恋爱的恋爱白痴,我哪里能够给你想情话告白人家啊。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说阿娴的男朋友,据说是一个成绩很好,很文艺的男生,每周还是每个月都会给阿娴写一封情书或者情话。阿娴应该就是看上他这个吧。
阿宁不了解阿娴的男朋友和她的故事,但对阿娴和阿鑫的故事阿宁可是用眼睛目睹了一切。阿鑫和阿娴本来也是班上玩的很好的一对,但阿鑫那样,就一点都不像是对阿娴有非分之想的样子,有点“妇女之友”的感觉。但这又不妨碍阿鑫心中那颗爱情的小苗苗日渐长大,表现出来的方式就是请阿娴喝奶茶,是真的不要钱那种,有时候也会帮阿娴买奶茶,不要跑路费也不讲价,心甘情愿。就是这一腔热血没有得到回报啊,不久就传来了阿娴名花有主的消息,阿鑫不甘心,还一直默默喜欢着,直到高一放暑假,阿鑫、阿娴和阿娴男朋友三个人竟然出去玩了一趟,天哪,这该是多尴尬的一件事啊。最后的最后,应该是阿鑫自动放弃了这段喜欢,然后成为了那种什么女孩都会撩一撩的中央空调。
有始无终的年少欢喜,总会改变其中主动的一方,使其成长或是堕落。阿宁很庆幸,最后的阿鑫,成长了。
阿娴对阿宁的崇拜的应该是从那篇国家级别的比赛结果出来的时候加深的。阿宁是她们学校唯一一个获得一等奖的参赛学生,甚至二等奖都没有人,阿宁取得了“断层”的成绩,阿娴是三等奖,和很多参赛的选手一样。这个奖是在高二开学的时候颁发的,而在高一期末的时候,语文老师就已经把结果告诉阿娴和阿宁。
于是阿娴对阿宁的眼神就变了,甚至还会让阿宁想一些好听一点的话语送给阿娴当未来的语录。
阿宁何德何能啊,有点受宠若惊。因为之前阿宁一直都只是说自己的写作很厉害,这次的成绩彻底证明了阿宁的写作不是说说而已。阿宁在班上的形象瞬间变得高大起来,特别是在暑假老师在班群宣布阿宁获得一等奖的时候,那时候谁都看不见谁,脑海里因为这一个奖项而把阿宁塑造成一个很美丽的作家形象。
这都是阿宁的猜测臆想啊。阿娴实际上是肯定没有对阿宁有这么崇拜的,毕竟同龄人之间,而且又有写作上的竞争,肯定还是会有防备的心理在的,阿宁看得出来,但还是选择忽略。阿宁的臆想可以排挤自己身边所有的不利因素——前提是这些不利因素没有化作真实事件发生在自己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