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绵绵,校园里一朵朵伞花真好看。
笼罩在细雨中的校园格外美丽,细雨织成了薄薄的轻纱,如烟似雾,轻轻的覆盖在一棵棵小树上,路旁的小黄花,沾满了水珠,晶莹剔透;就连开学时烧焦了的大操场,也展现出一派生机,小草在废墟中慢慢露出新芽。雨水冲刷净了灰尘,足球场里裸露的门架,锈迹斑斑间传递着一份宁静。
午后的校园格外宁静,细雨轻轻的拍打着树叶,有麻雀在树枝间穿梭,抖落几滴水珠。邺海撑着伞,徘徊在操场边,操场的正前方就是女生宿舍楼,秦珊就住在这栋楼的607房间。此刻的邺海还没有勇气直着嗓子在宿舍楼下喊秦珊的名字,他见过很多男生和女生约会都是通过这种大喊大叫的方式,邺海不敢喊也不想喊,不敢喊是因为他害怕班里的其它同学知道,他是吃过饭后偷偷拿了伞出来的;不想喊是因为他不愿意打破这种宁静,午后的宁静也是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
这道风景终于被一声刺耳的爆破声打碎,声音来源于学校操场旁边的一家工厂,工厂的锅炉发生了爆炸,倾刻间浓烟滚滚,邺海刚从女生宿舍楼下走过,女生宿舍的每个窗口里都探出几个脑袋,伸长了脖子望着不远处冒烟的工厂,邺海也撑了伞快步向操场边走去。
一阵骚乱之后,操场里围了很多学生,旁边的工厂有出出进进的消防队员,这时有两名学校的保安走到操场里,把学生一个个都赶离了操场,为防止继续发生爆炸对学生造成伤害,保安在接到科长徐发的命令后迅速跑到操场,清理完学生后把操场的大铁门锁了起来。
邺海憧憬了无数次的和秦珊的约会也就因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搁浅了。邺海收起伞,随着拥挤的人群回到宿舍,宿舍的床头依旧放着那张已经被他画的乱七八糟的“报考简章”。
因为旁边工厂的爆炸事故,整个学校停电。因为停电,下午的实验课取消。邺海回到宿舍,其它的同学已经钻进被窝,准备度过一个美妙的下午了,窗外下着雨,屋子里光线有点暗,纹帐一拉,在一个个封闭的小天地里,美美的睡上一觉,那份惬意,真的用言语难以表述。
邺海在床上躺了一会,丝毫没有睡意,他从床上翻身坐起来,摊开日记本,赵红莉美丽的身影又浮现在他眼前。他忘不了那一段苦涩的岁月,回忆是美好的,但再怎么回忆也回不到过去了,他只好暂时收回飘飞的思绪,开始继续思考他纠结了好长时间的事——自考到底该报考什么专业?别的同学有当老师的父亲或者当官的亲戚,或者参加自考的哥哥姐姐,他什么都没有,父亲种了一辈子地,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所有的亲戚里边他是第一个考上学校走出大山来的。他明白,他的一举一动不仅会影响到他未来的路如何走下去,也会影响到他的弟弟妹妹,影响到很多亲戚家的表弟表妹,堂弟堂妹。他觉得肩头的担子很重,但是他一时半会又找不到一个依靠,本想着和秦珊好好谈谈,听听秦珊的看法,毕竟人家是从城里长大的,看问题不像农村来的同学,观念比较狭隘,思想比较守旧,可是还没见着秦珊的面,一场意外的爆炸就打乱了他们的约定,他想就这样出去,到女生宿舍楼低下喊秦珊,但是他又鼓不起勇气。除了农村学生的自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觉得站在楼下扯开嗓子大喊大叫有损于秦珊的形象,说真的他也鼓不起勇气当着整个女生宿舍楼喊秦珊的名字。
在秦珊面前,他感觉自己很自卑,一种用言语难以表述的自卑,同学们的起哄也罢,宿舍里熄灯后的议论也好,说真的,他都没往心上去。但是秦珊的出现,确给他的心里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他坐卧不宁,他觉得坐在他旁边的秦珊就是一个谜,一个难以猜透的谜,每当看见她上课时拿出小本本乱写乱画时,他就在猜测,人家心里到底在想着什么,每当秦珊柔声细语的和他说话时,他的心就不由自主的狂跳,有时候感觉耳根发烧。自卑就像是天空中翻滚的乌云一样,压的他喘不过气来,他不敢直视秦珊的眼睛,他不敢和她有更深入的交流,但是他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交流。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他们的心里到底隐藏着多少秘密。有一段时间,他完全沉浸在新环境新同学带给他的新鲜生活中,在课堂上他听老师认真的讲课,课后,他认真的完成各种作业,他想用学习来克服自己自卑的心理,他想用优异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才能,他太想在同学们面前表现自己了,但是除了和漂亮的秦珊成了同桌以外,他的所有一切好像都还是灰暗的,穿着破烂的衣裳,吃着一份最廉价的饭菜,他的体质也很差,在体育课上经常被老师点了名的批评,有好多体育项目他从未听过。除此之外,他这次中考的成绩也很一般,刚刚达到学校的录取线,他没有任何资本用来骄傲或者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和他住同一个宿舍的左清文,不仅中考是本届新生中的第一名,而且经常抱一本厚厚的《许国璋英语》,在每个清晨到校园里去朗读,在这样一个技工学校,全校可能也就他一个人在清晨的校园里朗读英语,所以很快他就成为了学生们议论的焦点。没多久,大家就知道了他之所以读《许国璋英语》,是因为他也报了自学考试,自考英语专业的教材就是《许国璋英语》,邺海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既然是自考教材,那就相当是大学的课程,他想肯定很难,甚至有点望而生畏,由此他更加对左清文的高傲而感到不安。但是他确实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和人家相比。曲指算来,大多数同学都有一定的家庭背景或社会背景,对自学考试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并且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而他,对此仍然停留在对一张“报考简章”和几张“自学考试”报纸的研究上,他有关自考的所有知识都来源于此,自考到底是一条怎么样的成才之路,他尚且不知。报自考,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也两眼茫茫;报纸上说自考毕业,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到底是什么样的同等待遇,是否也能根据专业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摆脱将来做建筑工人的命运,这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未知数。他想来想去,除了自学考试之外好像再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他将来做建筑工人的命运,所以他才下定了决心要报自学考试,但是考什么专业呢?他又一次的犯难了,是啊,每个专业看起来都挺诱惑人,每个专业他都想学,但是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精力下,靠着自己完全的自学,能够完成一个专业的考试就已经不错了,报纸上也写了某某某参加自学考试,就《古代汉语》一门课前后考了八年才毕业,他不知道自己会考几年,他不知道一旦报了自考,自己一个人能否走完这漫长的求学之路。为此,他在心里曾经幻想过很多浪漫的镜头,比如同桌秦珊,他渴望着在秦珊的帮助下,踏入自学考试的大门,他渴望着能够从秦珊跟前得到更多的有关自考的信息,他渴望着有这样一位同学,和她一起探索这条崎岖的成才之路。但是他又没有胆量,几次次话到嘴边又被他咽下去了,几次次他想主动约秦珊聊天,又让他的自卑给扼杀了。好不容易秦珊主动约他了,确偏偏叫一场意外的爆炸事故给搅乱了。他打开日记本,赵红莉的影子又一次清晰的浮现在他眼前。那是一段青涩的岁月,他们俩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遇到什么烦心事,他都会躲到校园后面的小树林里告诉给她,她也会把遭遇的种种不幸告诉给他,他们就这样若隐若现的交往着,谁知一场中考下来,他们俩各奔东西,赵红莉不得不放弃继续上学而踏上寻找母亲和打工的人生,而他,不得不放弃上高中的机会而走进这这所中专学校,他们俩的人生注定就不在同一条线上,也许真的像赵红莉说的已经很难再有交点了。他把上高中考大学的机会留给了妹妹,但是他求知的希望并没有破灭;他虽说走进了这所技工学校,但是他并不甘于当一名建筑工人,他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
思前想后,纷纷扰扰的思绪彻底搅乱了他的生活。自秦珊走进教室,坐到他旁边的那一刻起,他的心里就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激动,他羡慕她,看着她每天在课堂上偷偷写日记,一会哭一会笑,他的情绪也会跟着起起落落。听到她说的每一句话,就感觉如同吃了蜜糖一样的香甜。在同学们谈论班里女生的时候,他也在心里偷偷的拿秦珊和别的其它女孩子做比较,人和人就怕的是比,一比简直就没法说了,秦珊身上流露出来的气质,她的一举一动,一看就是从大城市里来的,除了漂亮还有高贵(他再想不出比这个词更恰当的形容词)。全然不同于农村来的学生老师刚一提问一句话还没说完自己脸就先羞红了,扭扭捏捏的。他不喜欢这些,当年他第一次见到赵红莉时,也是这种感觉,赵红莉大方的举动优雅的气质给了他追求的动力,后来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如果赵红莉能够继续读书,如果她的母亲没有离婚,如果……
可惜,人生没有太多的如果,他心里明白,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同时他又觉得很对不起赵红莉,自己不应该拿秦珊和赵红莉比较,秦珊取代不了赵红莉在他心中的位置,秦珊也不是赵红莉,不管怎么说,他和赵红莉的友情是世间最纯最真的,是任何人也取代不了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这种情感会慢慢的变淡,但是在十五六岁时结交的朋友,不管是同性还是异性,都将会成为一生的追忆,他和赵红莉就是这样的异性朋友。
临近晚饭时分,学校里又开始供电,宿舍里的灯亮了,刘琪刚打回来一缸子饭,匆匆的推开宿舍门,大声嚷着:“秦珊在楼下找你!”
如同晴天霹雳,刘琪的这声喊,惊醒了躺在床上睡了一下午大头觉的同学们,也彻底惊醒了沉浸在回忆中的邺海。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听错了,只是定定的望了一会刘琪。睡在上铺的马国栋和王斌把头从窗子里伸出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开始搜寻秦珊的身影。邺海从床上站起来,把日记本放回到箱子里,下意识的拿出一个镜子照了照自己,把额前的一绺头发往上用手指头梳了梳,转过身轻快的跑了出去,身后传来“哇!”的一声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