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赛的结果显而易见,一班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猛往前冲,一路过关斩将杀到决赛,在战术和体力的支持下,又夺下决赛冠军。
这结果在全校疯传,不少人在校园表白墙匿名艾特一班的男生女生,还有哭成绩好体育也好的帖子。
欢呼,拥抱,庆功宴,不在话下。
至于温淮的伤,被关心至极的温河贴上了可爱的小熊伤口贴。
他最开始看到的时候差点把端着的蛋糕掀了,每天都要检查伤口的愈合情况,生怕给自己的妹妹留下什么疤痕。
而大家在庆功宴之后就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甚至都不等陈龙提醒,七点的早读,早上才六点教室就坐满了一半。
注意力从球赛转到学习之后,整个班的氛围就改变不少。
能坐在这个班,就深谙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的道理,做事效率都很高,连下课都只有小声问问题和拉凳子去上厕所的声音。
在这种学习态度的驱动下,一周后的段考中平均分和二班缩进了很多,但还是有零点三几的差距。
大家看到成绩都还是有点失望。
大概是篮球排球都拿了冠军,心里的胜负欲被激起,忍不住也想拿下学习上的冠军。
除此之外,宋杏佳还在施压。
虽然脸色缓和了一些,但还是有意无意提到成绩的事。
“你们班平均分可从来没超过二班啊。”
听了这话,大家往往不太高兴,但又无可辩驳。
——所有人心里都清楚,是谁拉了班上的平均分。
但是一起经历了一个多学期,班上同学口耳相传,几乎都知道了易江的家庭背景,也知道他成绩差的心理原因,再也没有人提出抱怨。
温淮和赵昆鹏时不时找易江做点题,尽管提升得不多,但聊胜于无。
易江自己荒废了那么长时间的学业,已经习惯了简单的生活,虽然现在已经接受了母亲的死亡,但一时间也没有生出努力学习的想法。
——他没有太大的动力。
其他同学也不强求,只是自己更加努力,希望能够将班级平均分再往上拉一拉。
更有甚者,为了专心拉上全科的分数,咬咬牙把竞赛退了。
期中考试之后,全校进行文理分科。
令陈龙讶异的是,没有一个人在分课表上填文科。
他在班上询问了好几遍,生怕有人想学文但又受了从众心理的影响。
但大家的反应都显得很坚决,几乎没有动摇的。
一中重理轻文是出了名的,从二班那两个学文的同学被班主任谈了好几次话就看得出来,所以一班没有很执着的同学倒是让校方松了一口气。
在临近期末的最后一次段考,一班平均分终于堪堪超过二班。
大家看到成绩的时候乐疯了,在班上欢呼尖叫,互相击掌,约着一起买饮料喝。
陈龙笑参与了大家,讨论可行性之后,一起买了可乐在教室里互相碰杯。
最后看不下去的还是林英,她扒拉着门框,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讲台上的陈龙,“陈老师,你们只比隔壁班多了0.1分不到啊……”
陈龙冲她眨了下右眼,“多0.01都是咱们班的实力——再说,林老师,你带的英语不是高了0.5分吗?这里我们买多了,要不要也来一罐可乐?”
大家嘻嘻哈哈一起劝,喊林老师炫一罐。
林英盛情难却,最后还是当着大家面开了可乐。
窗外的蝉鸣宣告着夏天的深入,在微风轻起的季节里,碳酸饮料的拉环被嘭地拉开,这一声响又转而没入青春的笑声里,连阳光都忍不住温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