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同人衍生 梦里月光

第24章 惊梦(二)

梦里月光 魏宝船 3479 2024-11-13 17:15

  杨辉退学之后,马军的班长做的是风生水起,再也没有人给他在背后捣乱,再也没有人可以和他竞争。他对农村来的这些同学一窝蜂的报自学考试并不以为然。在他眼里,参加自考的全是些书呆子,他才不愿做这号没有用的事呢。

  国庆长假结束后,学校正式开始上课。马军凭借着他爸跟任校长的关系,狐假虎威,很会走上层路线,没几天,他就跟班主任田老师,学生科的杨科长、团委的张书记拉上了关系,当然除了班主任田老师外,对主管学生的两位领导每人分别送了两条烟做为见面礼,这是他父亲特意给他安排的,他父亲说他半辈子屈居人下,已经没有什么指望了,希望儿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为他争一口气。

  马军也确实没有辜负他父亲的愿望,很快在新一届学生会改选中,他就当选为文体部部长,做为一个今年刚入学的新生,能够在学生会当部长的并不多,学生会一般情况都是第一年当干事,第二年当部长,第三年当主席,历年如此,然后学校会根据情况挑最好的工作单位推荐安排学生会干部。马军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常规,有些高一级的同学心中便生嫉妒,但当他们听到马军的父亲跟任校长是战友时,就释然了,有些也会在背后发发牢骚,但发牢骚归发牢骚,“马部长”安排给他们的事,他们依然很积极的完成。尽管他们比马部长高一级甚至高两级,但“官大一级压死人”,在学生会这个小小的政治舞台上,官场上的一切游戏规则并没有变。进入学生会的每个学生都明白这个道理。有时候需要忍气吞声就必须忍气吞声,有时候需要点头哈腰就必须点头哈腰,有时候需要出点血本就必须要出点血本,因为学生会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浓缩的官场,为这些费劲心思挤进来的同学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锻炼机会。

  一个月后,马军已经在学生会能够得心应手,把班主任田老师都不怎么放在眼里了,经常以学生会工作忙为借口,无故不来上课;也经常会以学生会有事的名义把班里的大小事务全部推给担任团支部书记的张军。说起团支部书记张军,还是他马军向班主任推荐的人选。这不仅是因为他们俩住同一个宿舍,更重要的是张军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跟从农村刚考上来的学生简直没法比,他详细一问才知道张军从小学到初中,几乎每年都是班长或学习委员。如果让张军当他的助手,那他这个班长不就很容易当了吗。

  有了团支部书记,学习委员也很重要,每节课老师都会布置作业,每节课老师都会点名,这些事都是学习委员的,他在搞义务劳动的过程中就已经在考虑这件事,那时候秦珊还没有来,他在男生中间观察了好几天,除了张军再没有一个他中意的,于是他不得不考虑班里的女生,学习委员是个得罪人的差事,没有一定的水平还真当不了。他观察了好久,发现女生当中有一位来自酒泉的姑娘,中考成绩仅次于左清文,在他们这一级新生中,排名第二,学习委员必须选一个在学习上能压倒众人的同学,才能服人。除此之外,人也干净利落,举手投足间传递着一份自信,这个人就是李丽。

  他思谋了好久,把这个想法首先跟他们宿舍的张军说了,张军也很赞成,于是他们俩一同去跟班主任田老师汇报。由于班主任对刚来的新生并不了解,一般情况下都是听取班长的意见。这样也免得日后有什么事,学生们跑到学校去告班主任的状,如果班里的事是班长定的,大不了把一切责任推给班长,他最多也就承担个连带责任。因为学生好坏混上三年毕业,就跟学校彻底说再见了,而班主任不同,班主任还要在这个学校继续混下去,万一碰上点比较棘手的事,那他的前途就毁了,所以班主任一般对班里的事很少参与。

  田老师也一样,他从大学毕业还不满两年,还想着在学校里好好混混,所以对班长马军推荐的这两个人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除了表示同意还在班会上有意无意的对马军的组织能力进行了一番表扬,是真心还是假意暂且不说,但人总是爱听好话,所以他多表扬两句,马军就会更加卖力的来为班集体考虑。这是他当了一年班主任总结出来的经验,学校里隔三差五总会搞点小活动,比如开学初的义务劳动,比如每周末的卫生大扫除,再比如学雷锋做好事等等,搞好这些活动的前提是必须能够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们积极的去完成学校分配给每个班的任务,而这些活动都和班主任的绩效挂钩,学校每年都会评选优秀班主任,一个很重要的考核指标就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所得的分数。所以班主任和班长的关系就如同皇后和太监,要想后宫稳定,太监的作用非同小可。

  马军是一心钻进了官场中,很想借助这个平台,来实现他爹老马一生都没有实现的愿望。他之所以对此道这般精通,全凭他爹言传身教。

  马军从小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虽说他爹没有个一官半职,但在村里也算一号人物,乡长书记来访,有时候都不去村长家吃饭,专到他们家里来吃,这就是看得起他爹。他把人情世故、迎来送往奉为做人的经典,除了在学校里刻苦学习提高成绩之外,也跟学校里一些重要人物的关系处的非常隔洽。从初中他就精通此道。上了中专,更是对此不敢有半点马虎。真可谓兢兢业业,严格履行着一位班长的职责,严格履行着学生会文体部部长的职责。

  马军的表现也在老师中引起了共识,教务处处长、学生科科长、团委书记以及他们的班主任田老师,都认为马军是一个难得的学生干部,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他们班的纪律也从杨辉退学后在学校的整体排名中逐步上升,终于跃居榜首。

  马军唯一不感兴趣的就是自学考试,国庆假期结束后,同学们一窝蜂的报自学考试,连他的搭挡张军也报自学考试工民建专业,李丽就更不用说了,她英语学的非常好,当然是报英语,每天都能看到她在校园里背诵英语的身影。班里学习最好的左清文和李丽都报考英语,大多数同学都报工民建,只有少数几位“怪胎”才报什么汉语言文学,才报什么法律。他对此不屑一顾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很自信,毕业后班里哪个同学找不到工作都有可能,唯独他不会,这不仅是因为他当了班长,主要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能力有十足的把握,毕业后他相信凭借他在学校里的努力,学校如果不把最好的工作推荐给他或者让他留校任教,那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他不相信他毕业后会没有工作所以他也就不必要去报什么自学考试,要想有个更高一点的学历,等第二年参加个成人高考,他们学校就有,简简单单随随便便混混就能拿个大专毕业证,没必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报自考,再说他每天的工作都很忙,哪还有时间去学习啊。为此他还劝张军也不要去报自考,跟他一起把班里的工作搞好,将来毕业了学校保证给安排好工作。

  可是张军的想法跟他并不完全相同,虽说他们住同一间宿舍,虽说他们共同在班里担任学生干部,但是他俩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有时候大相径庭。比如这自学考试,张军就积极参与,并且第一个就打算报工民建,他没有当官的亲戚,但他相信一个真理,只要自己学习好,只要自己能在三年中专学习中同时把大专的课程通过,拿到大专毕业证,就一定能够找到工作,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但这个能力主要是学习方面的,他有时候甚至很看不惯马军走“上层路线”的某些做法,但毕竟住一个宿舍,毕竟在一个班里上课,毕竟都是班干部,抬头不见低头见,对很多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了了之,唯独对自学考试,他是下定了决心要考出个名堂来的。

  其实早在马军说起李丽之前,他就早早的注意到了李丽。男生宿舍里每天晚上有关女生的话题总是谈论不休,在秦珊没来之前,他们宿舍一致认为班花非李丽莫属,当然马军是不屑于参加这种讨论的,他有很强的克制力,不管同学们讨论的多起劲,他总能保持沉默。他是班长,一般也没人敢拿他开玩笑。而张军之所以很早的就注意到李丽,首先是她的英语学的特别好,她每天到校园里背英语,他总是远远的坐在某个角落,拿一本书装装样子,认真的听李丽读英语。除此之外,他还注意到李丽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这在女生中实属罕见。有一次《高等数学》的老师给大家留了一道题,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也就不了了之,都等着隔一天的数学课上等老师讲解,唯有李丽总是不死心,那天的晚自习她研究了一晚上没找出答案,第二天早晨的政治经济课她又在钻研,一直到中午吃饭时,她找到了解题的方法,激动的讲给他听,张军听了以后发现李丽解的非常巧妙,第二天上课,她上台在黑板上解给大家看,代高数的老师看了,激动的连连点头并在全班同学跟前表扬了李丽,说她找到了另一种解题方法,连老师都没有想到。

  从那以后,张军就更加的关注李丽,她的一举一动,也时刻在牵动着他的心。快要来临的期中考试,同学们都鼓足了劲,都想着考个好成绩,在班里的新同学面前露个脸。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