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余际唐
然而,当时的国民ZF对这位XHGM的元老级人才怀恨在心,置民族大义于不顾,不肯重用他。
愤恨不平的郑英在自己生日之际写下了一幅慷慨悲愤的对联:
廿年戎马赋闲居初服依然惟有虚声传故里,
十里贤侯推破贼荐书往矣绝无消息到今朝;
横批:还我河山。
1950年,刘先生由重庆来信邀请郑英任职。
然而,书信到时,郑英已经患病去世,享年不详。
安富镇还出了一位杰出的川军师长——余际唐。
余际唐家族在安富镇是望族,士农工商皆有涉足,老宅位于镇外的余家河坝。
少年时,余际唐在安富读私塾,后到重庆就读于川东书院。
15岁时,他东渡日本自费留学,先后毕业于日本海军水雷学校、炮术学校及工机学校。
在校期间,他成绩优异,每期考试均列第一名。
在日本期间,余际唐与民主GM人士交往密切,并于光绪三十三年八月加入ZG同盟会。
他驰骋沙场,反清讨袁,义薄云天,万民瞩目,是安富人的骄傲。
1927年之后,与郑英类似,余际唐也受到以蒋为首的国民D人排挤而离开军界。
离开军界后,余际唐开始发展自己的家族企业,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
他筹集资金,在隆昌、荣昌、永川、大足等地投资兴办了石燕、德兴、德蕴、德瑞、复兴等煤矿。
今日的永荣矿务局和重钢集团綦江矿,便是余际唐当年的心血结晶。
他还入股民生公司、重庆电力公司等企业。
余际唐在家乡安富办实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他不仅赚到了钱,还为几千乡亲提供了就业机会,改变了他们的生存状态,使他们免受恶势力的欺压。
安富街道的老人至今还记得:“余师长的煤炭帮每年搞庆典,最是热闹,安富镇上要热闹好多天!”
在重庆,有一句童谣:“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
因此,往重庆方向称为“下”,往成都方向称为“上”。
今天宁华他们参观的陶宝古街,就是由整个下街子改建而成的,全长438米,总占地3万余平方米。
街道两旁有100多家商铺,包括陶瓷工艺品店、住宿和餐饮店等。
其店面建筑完全按照原巴渝古建筑风貌修复,完美再现了巴渝风情。
————————————
习凉凉他们漫步在安富老街,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长河。
脚下的石板路蜿蜒向前,两旁是古旧的木屋,雕梁画栋,散发着岁月的沉香。
抬头望去,木雕窗棂精致细腻,挑檐吊墩错落有致,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繁华与优雅。
然而,最让人称奇的,却是那些本应深藏于庭院之内的小姐绣楼,如今竟赫然立于街边,成为一道奇异的街景。
在古代,房屋的布局如同人心的隐秘,层层叠叠,充满了含蓄与内敛。
柴房、卧室、绣楼等私密空间,通常被安置在民宅的最深处,需经过大门,绕过照壁,越过天井,才能窥见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