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魔妃凶猛:皇上拿命来

第172章 还觉得徐公公没问题吗?

  瑾渊见湮玥是真的没有兴致,便不再逼她,握住她的手,体贴的说道:“不想去就不去,礼物我会让人送去昙华宫,我最近待在潇荷苑的时间会比较多,你不要多想。”

  瑾渊的话让湮玥想起了一件事,忙问道:“之前在龙吟殿搜出的木偶人,你确定是你送我的那块樟子木吗?而那样纹路的樟子木,确定只有一块吗?它又是从何而来?”

  这是整个陷害之局的关键,如果能弄清楚,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瑾渊蹙眉想了想,并没有想出更多的细节,之前的他并不会把心思花在这些小事上,只记得是贡品,之所以会送给舜华,是因为舜华曾和他被困于樟子树林,第一次生死与共。

  会记得樟子木的纹路,是因为那纹路是波浪形的,加上木心的颜色是非常漂亮的深红色,而边缘又呈淡金色,且过渡得非常自然,很是罕见,让他记忆尤深。

  “这是北疆进贡的贡品,我记得我只见过一块,第一眼见到就觉得你会喜欢,便赏给了你。”

  其实他那时候会送给舜华,主要是觉得舜华不应该整天舞刀弄枪的,她是女子,就该待在宫里琴棋书画,所以才会说出让她当镇纸的话。

  像是想起了什么,瑾渊陡然瞪大了双眼,惊呼道:“不对,这样的樟子木不应该只有一块,以进贡的标准来说,应该是一对!”

  湮玥面露欣喜,反手紧紧的抓住瑾渊的胳膊,“真的吗?如果能确定是一对,那就能证明舜华很可能是被陷害的。我清楚的记得,舜华听闻你出事的消息,匆忙赶去龙吟殿的时候,樟子木还在桌上,而那时候,巫蛊之术的木偶人已经出现。可后来徐公公去昙华宫搜查的时候,却没有搜到。”

  毕竟过去的时间不长,很多细节慢慢的浮现在瑾渊的脑海,北疆进贡的清单是徐公公念的,贡品也是他去存放的,如果他想要做什么手脚,再简单不过。

  虽然北疆的使者,没有对徐公公报出的贡品清单有异议,但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贡品数量太多,使者也不一定全都记得清,加上一块与一对的差距也不大,樟子木又不是什么稀世珍宝,没被使者在意也很正常。

  之前坚决不怀疑徐公公的瑾渊,信念开始动摇。

  湮玥暗暗打量着瑾渊的神色,见她的话终是起了作用,心下微安,继续道:“自从和北逍国签订了停战协议,舜华就闭门不出,她的确收到一封自称北逍国君的信件,但说的是让她帮忙让慧娴公主入宫,但她并未理会。那些通敌卖国的信件从何而来,又是从昙华宫的何处搜出来的,和停战协议上的字迹是否一致,信件现在还在吗?”

  之前是不在意,现在想要调查,自然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

  瑾渊想了想,不确定的摇了摇头,“信件的确是北逍国君所写,第一封就是让我迎慧娴公主的那封,是在你寝殿的玉枕里搜出来的,现在应该留存在大理寺,我立马让人去取。”

  湮玥点头,却没有抱多大的希望能查出什么。

  她当初也认出了那封信件是北逍国君的笔迹,加上慧娴公主又是北逍国君最宠爱的公主,所以她当时半点没怀疑那封信的真假。

  至于北逍国君为何把信送到她的手上,她当时觉得,大约是北逍国君认为她在瑾渊心中有几分分量。

  可就那么一封平常的信,却惊了整个朝堂,百官认为她不该和北逍国君有来往,两国邦交应该靠帝王来维护,后来还是瑾渊用她的战功威慑了百官,这件事才算了。

  但现在想来,那封信来得很是突然,而且时间也太过巧合,就像早有预谋一般。

  她破了北逍国君的霸业梦,逼他割让了一座城池并签了停战协议,如果有机会杀了她,北逍国的国君一定会毫不犹豫,所以那些通敌叛国的信件一定是真的,是北逍国君写来陷害她的。

  所以,南褚一定有个人,和北逍国君有过联系,只要找到这个人,便能解了所有谜题。

  瑾渊像是知道湮玥在想什么一般,在她沉思完,刚抬头的时候,说道:“当初定舜华罪的那些证据,我会再查一遍,以徐公公为线索。”

  一旦开始对某个人产生怀疑,所有发生的不解之事都会自动往那人的身上套,而且一套一个准,而瑾渊现在对徐公公就是这种感觉。

  湮玥知道瑾渊把徐公公当亲人,宽慰了一句,“徐公公不一定就是主导这一切的人,只不过他是最容易做到的人,调查他的同时,也是在洗清他的嫌疑。”

  见瑾渊的面色稍微缓和一点,她话锋陡然一转,“所以,徐公公的过去,你知道吗?我说的是,进宫以前的事。”

  虽然心里依旧不愿相信徐公公会谋害舜华,但瑾渊也想弄清楚真相,便道:“我会去内务府……”

  “如果想去内务府查记录,那就免了。我已经让梦璃去查过,可徐公公的资料已经没有。”

  瑾渊愣住,“没了?怎么会?”

  内务府记录了入宫宫人的背景、调动以及升迁,虽然算不上什么绝密之事,但记事阁常年都有禁卫军把手,想要调阅都要有帝后的手谕,想要改动都难,更何况是销毁了。

  湮玥扯了扯嘴角,笑意森然,“所以,你现在还会觉得徐公公没问题吗?”

  脑海里回想起先皇后临终托付给贴身宫女的话,瑾渊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

  先皇后去世的时候,他正出征在外,得胜归来的时候,先皇后已经入葬皇陵,本该殉葬的贴身宫女得到特赦,只为给他带一句话。

  “知人善任,唯才所宜;推诚取信,用人不疑;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之前,他并不觉得一番话有何不妥,只觉得是母后对他的教诲。

  痛失至亲的他,觉得宫女在说这番话时望了眼徐公公,是为了让徐公公多帮衬他,却忽略了宫女眼里的深意。

  她的眼里有希冀和期盼,也有忐忑和担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