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活着的时候。
不仅要为自己而活,还要考虑奔波劳碌的子女,生一场病便是一场长征路。
正所谓,无富贵无病床。
可韩家不同,一旦他们两人病倒,需要卧病床时,谁也无法推责。
阿公的关系还在,无论是否有真情,会掂量的都会明白。
更何况,可以花钱雇人,只不过是要隔三差五的看望。
这对于远在京城那样的子女来说,需要一场革心路。
大伯七十多岁,自己也是老人,也生过一场在鬼门关逗留的病。
如今的好转,只不过是生活上的自理并未丧失,根本无力担起,为双亲劳辞病床的责任了。
“没事的阿婆,其实我那车的座位是软座,人躺在上面跟你现在这个差不多,就是路比较坡陡,路况也不是很好,开慢点就行了。”
“到时再说呗,得跟他们商量商量,就算要去,也得初二之后咯。”
黄楚明白,除夕与初一,肯定去不了,眼看是五世同堂了。
有重孙都近二十岁,不好好学习的,多半已经开始恋爱了。
要是不小心中奖了,带个第五代回来,也没什么道德底线了。
或许,也想多熬几年。
出一趟远门,无疑是把一年积攒的体力,都算计在里面了。
“孙孙,等他们回来,我们说一说这件事,以前你阿公在,我们不好去,现在……其实两年前就应该去一趟了,只是没想到你也长大,有自己的事要忙。”
去年缺了一年在家过年,那是黄楚一生第一次不在家过年。
以前,他产生过这样的想法,那不是道可以弥补的缺失。
年轻时的苦,没有人扶一把,等未来崛起时,该怎么面对众亲戚。
那时发过的誓,如今想想,无比的幼稚,可转念一想,人之常情,甚是合理。
谁都不是石头做的,有血有肉,摘桃子的人从不想着为你这主人想,能否为它除草,施点肥料。
只知道,摘桃时说几句好话,然后就吃上了你努力栽培了许多年的桃子。
也许,还会评价上,这桃子的好坏。
假如它是劣品,无可厚非,假如还可以,非要吹毛求疵,可想而知那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偷桃子的人,或许也可恶,但好与不好,冠上了偷盗之名,却不敢声张。
而人的一生,也是如此。
不求人,是一种态度,愿意帮忙,又是另一种态度。
从小就听阿公说的道理,长大了忽然明白,每个阶段都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他愿意参加同学聚会的缘故。
以前种桃是为了自己吃,自己欣赏,但也可以拿去卖,让它最新鲜的时候,发挥最大的价值。
既然没有参与栽培和种植,就要为摘桃子时,付出应有的代价。
偷,也得蹲点了,果一熟就摘干净,然后去卖,不蹲点也只能看见一片绿。
要是敢毁了桃树,便是犯罪。
听着阿婆怅然若失的失落话语,黄楚心中五味杂陈,老了真的没有办法自己决定自己的路吗?
或许可以,可是你用什么去挣扎?
就连撒泡尿都要人扶着撒,谈什么自由决定,可思想与灵魂,却不会衰老。
“嗯,到时要是可以,大家都可以来,到了十五之后,我应该回京城了。”
黄楚也没有想着有什么遗憾,人的每个阶段,都不尽相同。
多愁善感的时代,是最敏感时,那时对什么事物的解读,都会夸大意识。
亲别离,是常态,可在最脆弱的时候经历,会是其他阶段的无数倍。
就像自家的阿公阿婆,觉得他们走的很安详,这么多年过去,也只有清明时,为他们斟酒时缅怀着。
然后,尘归尘,土归土。
活人的日子,照常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夜深。
两个少女,吱吱咕咕的说自己的话题。
章慧玥长大了,第一次见面时,与阿公阿婆说的有来有回。
现在学会了不插话,也许是有了更好的选择,那是她这个阶段的人生经历。
夜色阑珊。
熄灯时,阿婆早已不知何时,迷迷糊糊的睡了。
阿公就这样躺在旁边,目带疲惫,没有了阿婆的聊天,顿时安静了下来。
如今,也是时候睡了。
两个少女,在熄灯的那一刻,就已经安静了下来,能听见微微的呼吸声。
也不知道,是假睡,还是真睡。
第二天照旧,黄楚起床刷牙洗脸,回来时看手机。
时间到了上午的七点,章慧玥与阿妹,与猜测的一样,赖床这项与生俱来的技能被她们点满。
温暖的被窝,封印了女神。
阿公与阿婆,却已在院子里聊天了,大伯与他的妻弟一家,都在院子里。
果然,留宿了。
难得来一回,住一宿也是正常。
吃着早餐,还是熟悉的味道,过去了两年,依然能尝出那种感觉。
吃过之后,看了手机里的信息,看见了一个意外的信息。
“剧本?这年头还有人找我写剧本?开玩笑的吧?谁找外人写剧本?”
肖雅妮发来的信息,想看是谁找的她,却没有说明。
便回了信息问,是谁找的他。
能起这么早的女孩,都是狠人,她们活着的目的,都很强烈。
“呃~外面有能力的编剧,真的愿意给你们这些剥皮分子写剧本?”
他真心怀疑,这是来逗他玩的,没想到还真是邀剧本。
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答应的那部剧也要开年过后才开始进组。
于是想问她要什么题材,老实说编剧一般都聘请制的,不然编剧没有安全感。
近年来,出现过最恐怖的流派,就是偶像派了。
一剧千拍或许夸张了,但百拍十拍绝对是常态。
前两年,学校的一位文学教授,被邀过剧本,谈条件时互相都爽快的答应了。
教授以为,只是单纯的借名,而自己得到一笔不菲的佣金。
没想到噩梦开始了。
这个剧本,被拍出电视剧后大受好评,业内对这个教授也是赞赏有加。
可没想到,接二连三,出现了类似剧情的电视剧,各种各样的剧组都有。
后来打听才知道,这个公司还有一个枪手组,压着调色板边线上尽情的改编他的创意。
从那之后,就结仇了,不散步缘由,但也不合作了。
但那个公司就是这样,开始坑业内的那些文学大拿,有一个算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