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时光之寻之岁月

第38章 异想天开

时光之寻之岁月 乔楚然二号 3662 2024-11-12 23:08

  周二的项目启动会议以BioSky对芯片的介绍开始。他们自然是把自家芯片的各种优点吹上了天。然后再展望了一下未来,“我们希望能够三个月内拿到初始的动物数据,然后开始跟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食品药品监管局)接触,提交临床试验申请,目标是一年半以内进入临床试验。”

  按照规定,所有介入性的高风险医疗设备的临床试验都需要经过联邦FDA的批准,而后才是机构内部的伦理委员会(IRB: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注1】审批。

  “三个月?”听到这个数字,穆叶立刻看向了老板和James,他们居然面无表情。

  只听BioSky的人接着说,“我们初始的对象是瘫痪病人,包括中风,脑损伤,或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又名渐冻症)的病人。这里面又以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的病人最佳,因为他们的认知功能是健全的,大脑的神经网络的病理改变最少,记录的信号也最有意义。我们计划开始只是读取意识,虽然我们的芯片本身是既能读取也能写入,不过FDA对写入功能的临床前期实验要求更多,那会是我们第二阶段的目标。第三个阶段就是将我们的脑机接口用到正常人身上,提高认知功能。”

  对于读着时间简史长大的穆叶,渐冻症这个病她并不陌生,在她接触神经病学之前就有所了解,她崇拜的霍金就是深受其困扰。

  在BioSky终于画完了香甜的大饼之后,老板才觑了一眼James,眼里流露的是不可思议又或是不可理喻。

  James清了清嗓子,改换了一下坐姿,身子往前倾了倾,才缓缓的微笑着说道:“很有意义的课题,也很有野心。我们愿意尽我们的全力支持。对于病人来说,我们这里没有任何问题,我们每年接诊的中风和脑损伤病人没有上千也有几百。侧索硬化的病人少一些,但平均每年也有十来个。他们都非常急切的想要尝试任何可能的医疗方案,这些处于绝望中的病人对风险的接受度是正常人无法想象的。所以只要FDA和IRB批准了,我们应该是能在短期内找到病人的。至于动物实验就要看Edgar了。” James看向穆叶老板。

  老板瞅了一眼James,以穆叶对她老板的了解,他此时的眼神提示他在心里骂了一句脏话。但出口的话却是另一番味道,“像James说的,确实是非常有趣的课题。”老板放下手里的钢笔,靠向了椅背,“我唯一有问题的是你们对动物实验进度的规划或者期望。我记得我们的合作协议上写的是一年内提供动物实验的初始数据。现在你们说三个月,在没有确切证据表明现在的植入手术是可行的情况下,这个恐怕非常有难度。光是试错(trial-and-error)三个月都不一定够。”

  BioSky的人相互用眼神交换了一下想法,领头的CEO【注2】开口,“嗯……我们现在说的三个月只是非常原始的数据就可以,只要可以证明我们的概念是可行的就够了。真正用来支持安全性的动物实验,我们还需要找GLP(good lab practice)【注3】认证的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注4】。不过那需要我们的产品研发进入最后阶段了。至于试错,芯片我们几乎已经是接近最后版本的产品了,我们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工程上的测试,动物实验几乎是最后一步。手术机器人确实还是原型机,不过我们的全自动的机器人设计已经完成,估计还有一个月就能出第一台模型机……”

  “不好意思,可以打断一下吗?”老板眯了眼,两手紧紧的握在一起,“我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你们的机器人是否能按照期望的工作,要是这个方法完全行不通,后面的就什么都不能谈。”穆叶极其佩服老板,还能保持如此温和的语气。

  CEO举起面前的矿泉水瓶喝了两口,又低头细品了品,“机器人优化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认为这个只是从60%到100%的问题。我们在大脑模型上的结果还是比较乐观的,所以对这个还是有些信心的。”

  “模型和活体差别可以很大。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跟神经外科专家探讨过这个问题。”老板目光瞟向James。

  “我们有跟James还有B大的几个专家讨论过,在这方面,世界上应该没有比这个组合更优秀的团体了。大家确实提出了几个备选方案,但都有弊端,所以目前的方法是各方面权衡以后的最佳方案。”

  ******

  “简直是异想天开。”在回实验室的路上,老板摇着头,嗤笑着吐出这几个字。

  紧跟在后面的穆叶耸耸肩。老板虽然没有穆叶高,但走起路来却是风风火火,以致穆叶也要加快步伐才能跟得上。

  她在老板身后喘着气笑回道:“嗯,好像十九世纪人们就幻想着可以写入意识,就不用那么艰难的学习了。我也希望我的脑袋能化身超级计算机呢。”

  “很遗憾,现在二十一世纪了,任然只是幻想。这些搞工程的完全不能理解神经生理学的复杂性,以为做个机器可以运转就万事OK了。为什么多贝尔眼【注5】出现快五十年了,还是没有进入到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啊!为什么表现差强人意?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大脑的了解还太有限。所以啊,穆,他们那些白日做梦的,且要等着我们辛辛苦苦的一点一滴地把小沙粒一样的细小的知识点慢慢地积累成沙丘,再用粘合剂夯实了。要不然,用在正常人身上,提高认知能力?哈,永远都不可能,想也不要想。”老板一边激动地摇着脑袋,一边摆着他那肥厚的手掌,“还有什么三个月拿到初始数据,他们以为是钉个钉子进脑子就完事了吗?”

  穆叶知道文人相轻,但最近渐渐发现在科学界也是如此。就如现在老板对工程师们的评价,又如做实验物理的陆熙对弦理论的偏见,而做分子机理的司静又是看不上穆叶做的神经生理的。“你们那个离本质差得还太远。”这是司静的原话。

  “不过,穆,你这两周还是主要看看这个手术吧。究竟是不是可行,也好早点有个定论,反馈给他们。”老板接着说。

  “嗯,好的。”穆叶气短地回道。

  两人在老板办公室门口分开,穆叶走出两步,被老板叫住了,“穆。”

  穆叶回头,“嗯?”

  “你需要锻炼身体了。他们前段时间在一楼图书馆旁边的休息室搭了个乒乓球台子,什么时候我们比比。我很久没找到对手了,你来自中国。”

  “哦!好吧。”穆叶茫然而心虚地接受了挑战。只是为什么她来自中国就一定会擅长乒乓球?很遗憾,在跟她同龄的小朋友们欢快地打着乒乓球的时候,她都在练功房,之后又投入了无边际的题海。所以对于乒乓球,她也只是个二把刀。

  不管怎样,接下去的一周穆叶就把自己关进了手术操作室。

  ******

  至于柏舟,接下去的两天,他没再每天回家就能见到坐在厨房等着他的Amelia,只是从齐叔那里知道她每天仍是按时回家的,便放了心。

  而母亲的电话却意外而至,“柏舟啊,你知道Amelia怎么了吗?你芬姨说她要回去,不干了。问她是不是工作上遇到了问题,她也不说。”

  既然Amelia自己都不愿意说,那他更是不好跟母亲讲的,便只说,“我跟她谈谈,让芬姨不要担心。”

  次日傍晚,柏舟便端着一盘草莓慕斯蛋糕敲开了Amelia的门,“中国城买的。你最爱吃的那家店的。”

  Amelia不解的看了一眼柏舟,眼里透着委屈,还有一丝难堪,“晚上吃这个会长胖的。”

  “你确定不吃?”

  Amelia摇头。

  “还挺有毅力的嘛。那为什么一个暑期工干了不到一个月就要放弃了?”柏舟把自己舒服地靠在了书桌旁边的墙上,看着坐在书桌前的Amelia。

  Amelia有些做贼心虚,“你知道了?”

  “嗯。”柏舟点点头,挖了一勺蛋糕放进嘴里,“确实挺好吃的。”

  Amelia盯着蛋糕咽了口口水。

  “要我再去给你拿一块吗?”

  “不要。”Amelia坚定地绷了唇,把头往旁边一甩,不去看柏舟手中的盘子。

  “既然这个都能坚持住,为什么要放弃工作?即使只是一份暑期工,也应该坚持做到最后。你知道有时候放弃也会成为一种习惯的,所以干脆不要给它这个机会开始。”

  “你是说我也可以不放弃喜欢你?”

  柏舟没想自己的苦口婆心换来的是这句,颇有种无力感,自是没有跟穆叶交流时的默契。他倒也没放弃继续谆谆教诲,“为了有意义的事情的坚持叫做持之以恒,为了没有结果的事情坚持就叫做愚蠢,而如果这种坚持还伴随着对更有意义的东西的舍弃,那就是愚蠢至极。我认识的Amelia好像看起来还挺聪明的,难道是我看错了?”柏舟抬了眼帘满怀期待地看着她。

  被柏舟盯得无处可逃,Amelia终于赶苍蝇般地挥了挥手,不耐烦地说:“嗨,知道了。跟我妈一样啰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