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相府弃女回京后,全城争着求亲

第12章 教学礼仪

  沈君瑜刚下马车,就被沈琼枝拉着往府里跑。

  香荷和金笼儿不明所以,但沈君瑜没有发话,她们就在后面紧紧跟着。

  “四妹,发生什么事了?”

  “宫里的嬷嬷来了,母亲让我们过去。大姐,咱们再跑快点,若是去迟了,可是要被责罚的。”沈琼枝跑得急,垂在双平髻上的珠环来回晃荡。

  沈君瑜还以为是什么大事,不过沈琼枝出于好意,也就由着她去了。

  一直跑到归正厅外头,沈琼枝才停下来,掐着腰喘气。

  沈君瑜气息平稳,丝毫不像急跑过的样子,沈琼枝不禁疑惑:“大姐,你怎么不喘气呀?”

  沈君瑜没有回答,只是抚摸着沈琼枝的背,替她顺顺气,将她微乱的发髻收拾好。

  归正厅内,顾锦如和刘嬷嬷坐在正对着屏风的太师椅上,沈燕衣和沈双晴坐在顾锦如下首。

  刘嬷嬷从前是跟在皇贵妃身边的女官,如今岁数大了,就在六尚局里管一些琐碎的事情,偶尔被请到各大世家和官员的府里,教导小姐们礼仪。

  沈君瑜和沈琼枝一起走进厅堂,两人上前行礼。

  顾锦如摆了摆手。

  沈君瑜牵着沈琼枝在沈燕衣对面坐下。

  刘嬷嬷光盯着沈君瑜看,分不出一丝目光来瞧瞧沈琼枝,泛着精光的眼神甚是怪异。

  “相府又多了一位如花似玉的闺秀,相爷和夫人真是好福气呀。”

  “刘嬷嬷可别把人夸傲了,得经过你的手调教,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闺秀。”

  刘嬷嬷如此夸奖沈君瑜,顾锦如也不恼。

  刘嬷嬷经常在世家贵族之间走动,有时也充当媒人,替人相看。顾锦如跟刘嬷嬷打过招呼,让刘嬷嬷依照她提的条件,多留意下合适的人选。

  沈君瑜的相貌实在令她担忧,她得早些把人嫁出去,免得夜长梦多,等将来挡了衣儿的路。

  顾锦如微微抬起手,身后的大丫鬟立即扶着她站起来。

  “这几个丫头,我可就交给嬷嬷了。”

  “夫人放心,老身一定会好好调教几位小姐的。各人的觉悟不同,不可能人人都能如燕衣小姐这般,成为大家的典范。不过有老身在,怎么也会让她们上得了台面的。”

  顾锦如走后,刘嬷嬷将除沈燕衣以外的三人扫了一遍,手中拿着戒尺,目光犀利。

  “想必几位小姐也知道,老身是夫人请来教导你们礼仪的。老身既然答应了夫人,就有职责教好你们。你们可别给我摆什么小姐的架子,做得不好,我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嬷嬷放心,姐妹们都是懂事的,不会让嬷嬷为难。我在一旁协助嬷嬷,嬷嬷若是需要,尽管吩咐。”

  沈燕衣由丫鬟搀扶着走到刘嬷嬷身侧,步伐端庄秀美。

  她身份尊贵,又有京城第一贵女之名,就连宫中的娘娘都礼待有加,刘嬷嬷对她自然更加恭敬,恭维道:“有燕衣小姐相助,势必会事半功倍。”

  刘嬷嬷让沈君瑜、沈双晴和沈琼枝三人排列站好,然后便挨个将她们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

  “身为大家闺秀,尤其是在宫中行走,各位的仪容、仪表、仪态、仪式,乃至言谈举止,都要严格按照宫廷礼仪的规制来做。”

  刘嬷嬷拿戒尺指着沈君瑜,语气丝毫不客气:“大家闺秀就该有与大家闺秀相匹配的妆扮,你是相府的嫡长女,打扮得如此寒酸,是不是想让人觉得相府亏待了你?”

  沈君瑜没带多少首饰在身边,妆扮朴素了些。不过以她的样貌,如此便已恰到好处,根本无需其它饰物来锦上添花,哪里有刘嬷嬷所说的寒酸?

  沈君瑜没有因为被训而不高兴,唇边萦绕着浅浅淡淡的笑意,微微屈膝道:“君瑜考虑欠周,嬷嬷教训的是。”

  刘嬷嬷如此说不过是看出顾锦如母女俩对她的态度,想借此挖苦她,借而讨好顾锦如和沈燕衣罢了。

  可惜,她找错了点儿,反倒让沈燕衣难堪了。

  沈燕衣一直以来极力保持着娴雅大方的神情,有了一丝皲裂。

  “能知错便是好的。”

  刘嬷嬷方才后知后觉,连忙将目光转向沈双晴。

  她见过的宫廷和后宅争斗数不胜数,那些个主母无论如何厌恶非己出的儿女,背地里打压欺凌,表面上总不会亏待了去。

  她哪里知道,堂堂相府竟然还会亏待一个嫡长女。

  刘嬷嬷接着将沈双晴和沈琼枝的衣着打扮都狠批了一顿,唯独对沈燕衣赞不绝口,将她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沈燕衣的脸色又恢复以往,在刘嬷嬷的夸奖下也不曾露出半点傲气。

  接下来,刘嬷嬷让沈燕衣作为榜样,她在前面示范,沈君瑜她们则在后面跟着学。

  刘嬷嬷手中的戒尺除了丈量她们做得是否标准之外,谁要是做错了,她就狠狠地打过去,丝毫不留情面。

  沈琼枝年纪小,总是沉不下心,经常出错,所以被打得最多。尺子一遍接一遍地打下来,眼睛常常都是通红的,但她不敢出声。

  沈双晴学的格外认真,只是刘嬷嬷要求过于严苛,难免被挑出错来,也被打了好几次。

  沈君瑜自幼习武,对自身的掌控本就比常人强得多,又学过古礼,每个动作都能做到丝毫不差。但她还是没能松懈一下,被刘嬷嬷要求着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根本没有休息的机会。

  沈双晴暗中跟沈君瑜较起了劲,总是偷偷看沈君瑜的动作,然后就好似被激励了一般,越发刻苦起来。

  沈燕衣的外祖是顾候府,她娘只是顾锦如的陪嫁丫鬟,被沈燕衣压了一头,她不敢有丝毫怨言。

  可沈君瑜她娘只是个乡下女子,沈君瑜也是从小养在乡下,若是被她压制着,沈双晴实在不甘。

  就这样练习了几日,到了该去晋王府替晋王施针去毒的日子。

  沈君瑜向刘嬷嬷告假,刘嬷嬷不允,对她也没有好脸色。

  “大小姐,无论学什么东西都不可以半途而废,你这才学了几日,就想着偷懒了?”

  “嬷嬷别生气,姐姐初到京城,想要出去逛逛也是人之常情。”

  沈燕衣安抚了刘嬷嬷,又走到沈君瑜面前,苦口婆心地劝到:“往后出去的机会很多,姐姐不必急于一时。刘嬷嬷是母亲特意请来教习大家礼仪的,不会日日都待在相府,此等机会难能可贵,姐姐可要珍惜呀。”

  刘嬷嬷十分赞赏地看向沈燕衣。

  到底还是在府里养出来的正经嫡女识大体,不愧为京城第一贵女。

  看向沈君瑜时,刘嬷嬷眼里多了几分鄙夷。

  穷乡僻壤里长出来的丫头,就算礼仪姿态学得再好,也改变不了其粗鄙的内里。

  多少世家贵族排着队请她?沈君瑜不趁此机会多向她讨教也就罢了,居然还想着跑出去玩,简直是不知好歹。

  “还不快回去站好?”

  刘嬷嬷瞪了沈君瑜一眼,又看向沈双晴和沈琼枝,警告道:“在没有完全学成之前,你们哪儿也别想去。要是闹到夫人那里,受罪的也是你们。”

  为晋王施针的事情耽误不得,刘嬷嬷又不肯放她走。

  沈君瑜略微思索了一会儿,红唇轻启。

  “若是刘嬷嬷教得不对,是不是就不用学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