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静静的黄粱梦

第38章 三人进城

静静的黄粱梦 晓瓶紫 1787 2024-11-12 20:41

  第二天一早,张母就从外面跑回来了,激动地说道:“小桥还在,小桥还在,快,我们收拾收拾去县城。”

  张清没什么收拾的,换了身衣服等着了。张母拜托了王家大婶帮忙照看一下鸡鸭及兔子。

  三人迅速来到桥边,其实桥还没有真正露出来,只是知道位置,勉强能看到栏杆,就只有扶着桥栏杆趟水过去。现在肯定没有牛车的,张家村也淹了一部分田地,都忙着抢险呢。

  路上到处是倒着的树,有的甚至连根被拔起,还伴有泥石流,由于路已不成路,淤泥堆积,垮塌的路面,导致平时半天的路程,今天快天黑才到。放眼望去,倒塌的房屋,折断的树枝,滚落的大石头,横七竖八的各种桌椅板凳,柜子床,还有哭泣的百姓。地势较低的地方还有很深的泥水,路上的泥都快到小腿了,越看越揪心。

  三人越走越急,没一会儿就来到了医馆,李父找了个较干净水坑,都把脚上和裤子上的泥搓搓,以免带一屋子。

  医馆已经清理出来了,不过从墙上的印迹看来,这里也是被淹了一大截。医馆里现在还有几个病人,看上去面色潮红,双眼无神,还伴有咳嗽。老先生把这脉,李武在一角煎着药,满屋的药香。

  李武抬头便看见门口的三人,激动地站起来,几步走近,仔仔细细地打量着他们,眼睛都红了:“你们怎么来了?都没受伤吧?家里没有被淹吧?”边说边带着往里进:“师傅,我父母他们来了。”他虽问了,但没想着要答案,只有人安全就好。

  先生点点头:“嗯!请他们随便坐吧。”一边说一边写药方。这一手好字和现在医生写字真不一样。方子递给病人,站起身,洗了洗手又去看其他病人,其中有两位显然要严重得多,由人扶着,不然都坐不住。

  三人端端正正坐着,都不敢说话,怕打扰了他们。只有张母,从看到李武那刻起,眼泪就不住的往外流,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紧绷的神经一放松下来就崩不住了,颤抖着收抹眼泪。但看到这样的情况她也没有拉着李武话思念。

  李武边煎药边打量着他们,三人都很狼狈,裤子湿透了,还有半截泥土印子,水还顺着裤脚滴落下来,脚下都有几个小水滩了。父亲更甚,他应该是在前面开路吧。

  再看张清穿了一身他的衣服,头发直接盘起来,有些凌乱,还有少量的泥渍挂在头发上,虽是副男人打扮,但女人特征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李武忙低下头,脸还红了,看到哪里去了。张清在认真观察着杨大夫那边的情况,张母在擦着眼泪,李父也在环视着房屋,没人看见他的窘迫。

  看着杨大夫又送走了两人,来到看上去最严重两人面前,把把脉,摇摇头,看来是没有医治的必要了。两家属哭着恳求杨大夫,杨大夫也只叹口气:“恕老夫无能为力,他气若游丝,我回天乏术,赶紧回去准备吧”没办法,现在的情况都知道,也不能为难谁。最后两位也走了。

  “好像都没有付钱耶。”张清想着。“不过,现在这种情况也难有人拿得出来了。”

  杨大夫又去洗了洗手,还用了某种药粉,接着,又给每人一碗汤药,就是李武煎的那锅。从这看来,是传染病了,也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杨大夫没有解释,也无力解释,反正喝就对了。

  喝完后,杨大夫开始整理草药,把晾在后院里的药分类分别放在柜子里,让李武带他们去换洗,去休息。现在的杨大夫根本没有之前的神采奕奕,满脸疲惫。

  张清打断了李武带他们走的步伐说道:“师傅,我这样叫您可以吗?”杨大夫没搭话,看来确实太忙了,有些心力交瘁了。张清接着说:“师傅,这些人是不是得的瘟病?”

  这次杨大夫回头了,问:“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杨师傅,看您这一系列动作,乱猜的。”杨大夫以为她要说什么建设性意见呢,瞎猜的,又转回身整理了。

  “杨师傅,如若真是瘟病,靠几个大夫是远远不够的,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会越来越不可控。”这次杨大夫放下草药,示意大家坐下来。

  “我还不能确定,这几天才开始的,而且这些病症很杂乱,不过,连你都看出来了,那就能肯定是了。”此话一出,李父张母就紧张起来了,瘟病非同小可啊。

  “我也知道靠几个大夫不够,能有什么办法呢!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五人坐在方桌旁,齐齐地看向张清。

  李武心里还担心他们,裤子都已湿透,想让他们先去换干净的衣服,又不好打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