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又到了李武,张清的生辰,过了这个生辰,张清就14岁了,虚岁15岁,这个年纪都可以定亲了。
只是李父,张母都尊重她的意愿,不干扰她的婚事。而来自现代的张清肯定接受不了还是孩子的年龄就去谈婚论嫁了。好在,这里闭塞,没多少人知道张清的存在,过得还算安稳。
现在张母对做菜特别有兴趣,每每张清想到什么菜就同张母说,然后张母就去研究,所以现在常常有新菜式吃,换着花样吃。
而李父靠着沈掌柜,林掌柜介绍工作,也随时到县城里做工,而且李父已经不满足只做简便的家具,还在学习雕刻,而且是精雕。因为有钱人家的太太,小姐对家具是有要求的,当然收入也比较可观。张清在家喂喂兔子,采采草药,复习复习李武教的字,轻松自在。
一天,张母在和其他两个妇女一起锄草时,赵大伯媳妇杜婶就问道:“李家媳妇,你家那个捡来的丫头到现在还想不起来生身父母吗?看着也不小了,有没有考虑给她说门亲事啊?”
“是啊,到现在也想不起来她自己是谁,她的亲事我们也管不着啊,况且这丫头也不大,过两年再说吧,过两年想不起来再说。”
“想不起来就算了,你们两口子对她好,她也把你们当家人,对她来说你们就是她的父母了。这丫头水灵,我看着也喜欢。”
“嗯嗯,就是,这孩子确实乖巧,对我们也好,我们也把她当女儿了。”张母满脸幸福,她和李伯忠只有李武一个孩子,现在老天赐给她一个女儿,她真的很开心很开心!
“李家媳妇,你看我家赵大柱与她年纪相当,又在城里做工,以后肯定会在城里生活,要不让他们处处看。”杜氏有些得意。
“说实话,这丫头自从来了我们家,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她就是我们的福星,我们也答应了她绝不干扰她的婚事,我得回去问问她。”听着有些推诿的话,杜氏有些酸了。
“是哟,你们的日子是好过了,我们可高攀不起。自来都是父母之命,你们一句话的事儿,非要推到一个孩子身上。我家赵大柱也不差,一表人才的,又会打铁,以后自己开个铺子,那就是城里人了,张家村还有几家姑娘想要嫁进我们家呢!”
“不是这样的,杜大嫂,我知道赵大柱是个老实人,是个会过日子的,我也蛮喜欢他的,只是这事儿我们真答应了不插手的,而且再怎么说我们也不是她的亲生父母,我们不敢做主。要不这样,你可以把赵大柱介绍给她认识认识,万一两人就看对了眼了呢,是吧。”气氛这才有所缓和下来。
为了打破尴尬,王家媳妇说话了:“李家媳妇,你什么时候进城卖兔子呀?我们家的兔子可以卖几只了。”话题转移了。
张母想了想回道:“你家可以卖几只?”
“有四只公兔,两只母兔可以卖了。”
“母兔也卖吗?留着下崽子呀,以后多了再卖啊。”张母说
“我也知道,只是我们有急用,你知道我婆婆身体不太好,要换钱抓药。”
“哦哦,好吧,身体要紧,杜嫂子,你们有卖的吗?我一起拿去卖。”
“母兔我要留着,有三只公兔可以卖了,你一起吧。”口气不太友好。
“嗯,王家六只,赵家三只,好的,我明天去一趟,明天抓来吧。”自从沈掌柜答应收李家兔子后,张母就给他们两家各一只母兔,让她们养,然后由她一起拿去卖。
第二天很早,两家就把兔子拿过来了,杜氏说她也一起去,顺便看望她的儿子,张母当然同意啊,这么多兔子有人帮忙那最好不过了。
坐上牛车,车夫问杜氏要车钱,杜氏摸摸口袋有些不好意思:“妹子,我换衣服时忘带了,就带了只兔子给我儿子吃,你帮我给吧,回去还你。”张母没说什么掏出铜板递给车夫。
到了目的地,杜氏就走了,丢下这么多兔子不管了,这些都是大兔子,连自己的一只整整十只,还是有几十斤重,张母也拿不动,就请了个人帮忙拿到酒楼后门。
其实杜氏根本没走,她就是想看一下张母到底把兔子卖给了谁,下次自己来卖。说起杜氏,人不坏,只是看到别人越来越好,心生妒忌,生怕张母卖高价,给她们低价。之前她也打听过兔子的市场价,发现这钱对得上,甚至只多不少,也就没说什么。这次跟着是想以后自己来卖,说不定还有其它机遇呢。
老早,杜氏就坐上牛车,悠闲得很。这次回去肯定也是张母给钱。张母本来说要把兔子钱给她,她坚持说回去给,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呢,因为杜氏知道回去算账后也不可能找她要那几个铜板,倒是现在给了她还得假装付车钱,万一张氏真让她付了呢。就说这算盘精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