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你这该死的书生
第二天来医馆给母亲抓药的季青竹来找祝筝儿,谄媚的对她说:“祝二小姐,这是昨日刚写成的新书,第一个拿给你看,怎样,够意思吧!”
正在煎药的祝筝儿抬头笑着对他说:“谢谢啦!”
“今日心情怎么这么好?”
“可能是见到你了吧。”
季青竹听到此话突然背后发麻!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着他,便怂怂的说:“小圆子应该帮我娘抓好药了,这本书放这了,不要钱!不打扰小姐了,我先走了!”
祝筝儿一把拉着他的袖子噘着嘴说:“为何这么快就走?”
“祝小姐,这么多人,别拉拉扯扯的,让人看见了不好!”
见祝筝儿依旧不撒手便说道:“姑奶奶,求你别砍我这双手,我还要写小说给我娘赚药费呢!”
“我怎会舍得砍你双手!日后还得指望你赚钱养我呢!”祝筝儿眨着眼对他说。
季青竹一听此话,眼珠子一转,试探着问:“莫不是您同意我上次提的合伙开书店的事了?”
“当然同意,你说什么我都同意!”祝筝儿点头微笑着答。
季青竹大喜,又见她今日心情这般好便蹬鼻子上脸的问:“要不您全全投资如何?”
“可以。”
“那您再多投50两,多请几个书生抄书,这样赚钱也快!如何?”
“可以。”
“要不再多盘几家店打通,这样地方大把我娘接来,方便照顾她,如何?”季青竹得寸进尺。
“可以。”
“你等着我,我这就回去起草文书!省的你反悔!”季青竹又要走。
祝筝儿依旧不撒手!
“我去起草文书,再去找店铺和伙计,这样等你钱一到,立马开店!早开店,早赚钱!”季青竹解释。
“钱可以给你,但是我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
“你明年参加国考!考上功名,然后娶我!”
“啥?要我考功名,还要我娶你?”
“对呀!”祝筝儿点头看着他。
“你明明就是在耍我!不想开书店直说!哼!耽误我时间!”季青竹鄙视她。
“我没耍你,我说的都是真的,把这些条件写在文书里,我自然立马给你钱。”祝筝儿认真的说。
“以我的才华考个功名岂是难事,但是娶你不可能!”季青竹拒绝!
“为何娶我不可能?你与我姐姐指腹为婚,虽她已嫁给盛王,但我还未出阁!爹爹肯定同意的。”
“什么指腹为婚,不要再提此事。我从小被你打的不够多么?娶你岂不是羊入虎口,我从初一都活不到十五!!!!”
“你个不识抬举的东西,能娶到本小姐是你祖上八辈子积德,你却敢拒绝我!简直找死!”祝筝儿扯着他的袖子瞪着他说。
“你这顽烈性子,我娶谁都不娶你!放手!放手!”季青竹大喊!
“你再喊撕烂你的嘴!”
“哎呀!怎么了这是!松开松开!”嫂子跑了过来劝架。
“这恶女竟敢向我逼婚,我誓死不从!”季青竹大喊。
祝筝儿看他这般不识抬举,还大声宣扬不娶自己,不仅不撒手,反而伸手捂住他的嘴巴。
正当二人纠缠之时,一个严厉的声音传来:
“大庭广众,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祝蔚然刚进医馆后院便看到此场景,简直是火冒三丈。
“爹!”祝筝儿立马松手。
“祝…祝老爷,给祝老爷请安。”刚恢复自由的季青竹立马给他恭敬的作了个揖。
“你娘劝了我一晚上,让我相信你的品行,真没想到,竟让我亲眼看到这番荒唐!简直不知廉耻!”祝蔚然指着他俩生气的说。
“姨丈老爷误会了,他俩只是像小孩子一样在玩闹,并不是你想的那样。”嫂子连忙帮着说话。
“小孩子?一个23,一个25,一个未出阁夜不归宿,一个读书不往正道走,都是不争气的东西!”祝蔚然气的转身离开。
“都是你连累的我!哼!”季青竹嫌弃走了。
“你俩今天确实过分了!以后不能这样了!”嫂子拍了拍她也转身走了。
站在院子里的祝筝儿懊恼的自言自语:“哎呀!我昨晚怎会想到是他!真该死!”
#后山林子里#
祝筝儿舞剑而起,轻盈的身姿,灵动的回眸,把一套简单的剑法耍的收放自如,一气呵成。
一旁的林旭痴迷的看着,嘴角不自主的上扬,忍不住鼓掌表扬:
“才几日,筝筝姑娘就有如此进步,真是人才呀!”
“可能是这把剑练顺手了!”祝筝儿举着剑说。
“那就将此剑赠与姑娘,平日勤加练习,我也能安心走了!”
“你要去哪?”
“当然是回北河了!守护边境是我的职责。”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不知道,听从将军的命令。”林旭恋恋不舍的看着她说。
祝筝儿略显失望,因为她知道这意味着郑蒙也要走,几秒钟后,她依然露出甜美的微笑说:“在你回去之前,找一日我请你吃饭吧!感谢你教我剑术,也当为你践行!”
“谢姑娘!后日如何?”林旭有些激动立马答应。
“好呀!那后日中午,东街百香楼见!
“好!”
看着努力练剑的祝筝儿,林旭回想刚才她失望的眼神,心里乐开了花:'看样子,她舍不得我走呀!'
情不自禁的捂嘴偷笑,片刻后立马回复严肃脸,微皱眉头,因为他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回来之后这个心意的女孩没准已经嫁给他人。
想到这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酸楚,眼神也黯淡了许多。
‘如遇良人,便祝你一生幸福!’他默默的想着。
此时的王宫郑蒙正在向盛王申请回北河。
“王弟为何这般匆忙要回北河?”
“回大王,北河之战只是暂时压制住了蛮夷,近日他们的小动作一直未断,如为长久之计,臣必马上回营!请大王恩准!”郑蒙请求。
“照你所说,岂不是北河一日不安,你就一日不归?一日不归就一日不能成亲?”盛王有些生气。
“成亲之事可以推后,但边疆之事不得耽搁!”郑蒙答。
“大盛国不只有你一个将军,但本王就你一个王弟!”盛王生气的说。
“大王息怒,成亲之事只是暂缓,待末将大捷,便全听大王安排!”
盛王听后递给他一个折子叫他看:“今日刘丞相上奏一本折子,刚才本王还在犹豫他的提议,不过现在本王便已定了主意!”
郑蒙看完后十分不满:“蛮夷之邦,奸诈之辈,怎能与他们主动谈合?大王莫要被这糊涂之人所蒙蔽!”
“糊涂之人?本王倒认为刘丞相的提议十分精明。”盛王说。
“末将自驻扎北河之日起,与之交战,无战不胜,斩杀俘虏万于人,耀我盛国之威,不知主动谈合精明在何处?”郑蒙略显激动的反问。
“这些年你南征北战,虽百战百胜,耀大盛之国威,保大盛之江山,但也消耗国库大半。如现在主动停战,百姓仍能丰衣足食,如继续作战,撑不到两年,百姓便饥饿成灾!”盛王试着说服他。
“如放任其祸乱边疆,边疆的百姓又该如何度日?”
“只要他们同意谈合,边疆的百姓仍可以安稳生活。”
“末将与蛮夷交手数年,深知他们蛮横好战的习性,即使今日同意谈合,也未必长久!”郑蒙也说服着盛王。
“谁国不愿安稳发展,谁国愿战争连连?”盛王反问。
“可是他们的首领。。”郑蒙没说完便被盛王打断。
“这事今日到此结束,不必跟本王再议论!”盛王坚决的说。
“请大王三思!”郑蒙跪下。
“再提就滚出去!”盛王生气道。
见盛王这般生气,郑蒙便不再吱声,心里十分气愤和不解。
盛王看他这般不服气的模样,便继续催婚:“王弟的媒贴本王已看到,西北大将军常立山之女常霜霜,选的好!本王赞同,强强联合,也正是本王之意。”
“末将只觉得这女子也爱习武,不同他人柔弱罢了。”郑蒙解释。
“本王已派人去接常家之女来宫,后日便应该能到,到时候你们先熟络感情,顺便商谈嫁娶之事。”盛王对他说。
“额~常将军之女今年才刚16,不如再等等吧!”郑蒙说。
“16岁正是女子最美的年龄,再过几年便无羞涩之美了!哈哈哈!”盛王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