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三多里巷

第4章 毛坨第六次卷博

三多里巷 点暇斋主 2599 2024-11-12 16:50

  十年漂泊梦难圆,博士门前屡叩关。

  莫道毛坨无大志,论文未就泪潸然。

  “余于潇湘之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修土地资源管理之道,以为本科之业。其源出于土壤专业,硕士则就学于西南之科技大学环境资源学院之环境工程专业也。今已获中级工程师之职称,专攻环境保护。”

  “今得彼之邮件,未见任何简历资料。”

  邹君来书,报毛坨六次辗转四川之师范大学以博取博士之位之事。老呼昂料之,恐又无果。未知何处出错,亦不知问题出于何处。毛坨漂泊十年,历川大、川农、川师,辗转之间,终难登岸。或是一步错而步步错,亦不知自诩精明之表哥,十六年前何以轻信一乳臭未干之小童。人生如选择题,出主意亦存风险。故老呼昂夫人之领导夫人当年不看好,言其无谱,今观之,果将毛坨带入歧途。老呼昂实则理解毛坨,其不发简历,乃因缺乏实质之成就。不似雍葭,有论文、有奖项。毛坨已过初试线,若复试再落榜,则不知何去何从。非人人皆适于攻读博士,于毛坨而言,入难出更难。

  “已越线矣。”

  “汝择谁为师?”

  “邹君何以不知?”

  “乃邹君分析组之主任。”

  “邹君所荐?”

  “汝未与邹君联系乎?”

  “周一将复试?”

  “已联系,方确认报考,此刻再与之确认。”

  “汝久未与彼联系乎?”

  “大抵两月一见,以求教、确认报考。若未过线,彼亦不言。”

  “原思彼亦需沉淀,故……”

  “汝勿告知乡间父母。”

  “诺。”

  -----------------

  “师,吾甚惑,祈望指点迷津,以明路径,该如何着手?”

  “反其道而行之,据文稿于知网寻相关文献,插入之,尽量以文献原话替换之。”

  “汝之研试如何?”

  “欲往何处?”

  “未果,欲今年再试。”

  “岂非于吾论文一句中寻二关键词,继而用知网之句检索乎?而后将此句替换为文献之句。”

  “可试之。”

  “而后须反复阅稿,以熟悉之,方可修改。”

  “诺,吾试之。”老呼昂甚郁,今学生为师,己反为作业者。老呼昂直面学生,劝其重视,勉力以赴,明示今之状态非合格也。昔日备考研究生,一心于此,忽略论文之前期与中期,令指导教师尴尬为难,学生不急而师急。

  “整合之道,须有心思。”心虽急而口须慎言,少言。

  “何以忽由4.4变五?”

  “五即4.4也。”

  “专利内容列上,与论文有何逻辑?”

  “欲使读者猜汝意乎?”

  “此处须费心思。”

  “置此专利案例何意?”

  “欲达何目的?介绍汝于课题组之研究乎?”

  “此专利与论文有何逻辑关联?汝须深究之。”

  “不然,牵强且突兀也。须好好融合,寻此专利与汝之联系,与论文之联系。”

  “诺,吾欲改此4.4,然后自然过渡至第五章。4.4即答此问题。”

  “全然不自然。”

  “师皆不解。”

  “何况他师。”此他师特指评阅师及答辩师,二者与指导教师各有其责。

  “诺诺。”

  “此二联系,汝须自掘。答辩时师必问之。”

  “诺,吾必改之,把握其联系。”老呼昂更耐心嘱咐学生,增相关文献综述。言今仅为科普类引言,己所给者仅为思路,学生须续增相关文献,现有国内外研究之综述等。

  “每句一意。”

  “每段一观。”

  “每观后须补相关研究进展文献综述,勿以师之思路框架为论文之成品。”

  “略有所悟,诺,吾必补此不足。”老呼昂望学生理解其高标准,此学生欲读研,老呼昂虑其不但须考得上,更须会写论文。否则读研甚苦,读博更无从谈起。毛坨即为反面之例,写论文乃必解之技能。

  “诺,谢师之教诲,吾有所懈怠。”幸遇聪颖之学生。

  “望学有所成。”

  “吾亦愿师体健心舒。”

  “且,毕业论文宜加一副题。”

  “诺,然题过长无碍乎?”

  “先如此。长短不论,只须理顺逻辑。答辩后再修改,师会提意见。”

  “诺”好在学生听话照做,反而简单顺利。此毛坨虽为学生,又为侄儿,然其自作主张,删改老呼昂之建议,反使读书成难事。

  “师,尚有何不足?吾继续改之,前之部分亦不知改好否。”

  “吾文献尚未插完。”

  “将文中全删,此专利模板之言。”

  “然后插入文献,定稿后发与二师,请其指导评阅。”

  “诺诺。”

  “换师,院长言忙。”

  “诺。”

  “发与师评阅,汝分在其组。”

  “诺诺。”

  -----------------

  师者望其有鉴,得所启发;戒勉众学子勿笑人之短,唯思其所长。

  “善哉,院长,谢君之勉”

  “务必详查,以明其状”

  “复查无恙,则心安矣”

  “诺,然余今尚不能立,欲静养数日再行复查,谢君之关怀”

  “早复查,勿延误”

  “诺诺”

  “即行复查,勿待”

  “诺诺”

  “院长,夜善,愿君安康!今日复查,碎骨已结痂成骨结节,无大碍,仅需休养即可,谢君之关怀”

  “院长,夜阑人静,安否?明日是否有暇至雅苑品茗?欲与君当面交流近日学习工作之事”

  “诺”

  毛坨与小浩皆有共通之性,二者皆重礼节,且性柔和。于事务之中,二者皆倾向于取巧折衷。虽毛坨乃亲戚,而小浩非,然皇帝尚不急,太监何急之有?老呼昂虽焦虑,然亦无可奈何。当言则言,当听则听,然未必全然奉行,此乃顺其自然之道。二者皆上之子,唯寄望于上之手矣。诗云:

  辗转川师求博名,论文未就心难平。

  师言字字皆珠玉,反复推敲夜夜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