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三多里巷

第63章 马户

三多里巷 点暇斋主 3761 2024-11-12 16:50

  前路茫茫志未休,旧痕斑驳忆风流。

  时光荏苒心犹在,励志前行不言愁。

  瞻彼前路,顾此旧迹,当以前瞻之目洞察其势。需历史之积累,岁月之磨砺,方筑其坚基。宜勇往直前,莫徘徊于歧路之间。数年倏忽,时光荏苒,机遇未至,宜待其时。每获殊荣,其后或有忧,则觉荣名皆如流水,昔日之光,今朝已逝。当忧之时,旧荣增感,怅然于昔日辉煌。君言甚善,深得吾心。至岁辛丑,岂无新奇之物以出?宜持续以求进也。励志向前,铸个人之品牌,持之以恒,历数十年,此志可嘉,矢志不渝,终将成大器。今览此篇,觉与昔日无异,甚矣!辛丑之事已陈,何不更新以应时变乎?

  “瞻前而望”

  “须有历史之积淀”

  “宜向前行”

  “数年未至”

  “每得荣誉,后有不悦,则觉荣誉皆成过往”

  “不悦之时,旧荣增感伤”

  “尔言甚善”

  “至二零二三,莫非常有物出,持续增分乎?”

  “励志哉,打造个人IP,持续如一日,历数十年”

  “今观文字资料,觉与未观无异,甚矣!二零二三之事,早已解决,何不及时更新?”

  “每阶段当行新事,以增分,如专著之类”

  “罢矣,不言此,君总觉不理不助者能人也”

  “马户”

  “无言”

  “易得则不贵,马户!”

  “驴”

  “彼简历于吾甚远,吾亦不解,剖析之,觉有压力”

  “又有师弟,今方读硕,已言博士之事”

  “甚远矣”

  “或彼不欲读博”

  “只想在学校混得一纸文凭”

  “此人难鼓励,遥远之鼓励,乃无形之压”

  “吾不求华丽之简历,亦不能剖析难为之事,甚恼人”

  “彼甚老实,安分守己,研一读书,研二实验”

  “研一上课”

  “迄今未闻雍葭博导电话”

  “何汝一边令吾传达,一边令系主任告之?”

  “多人传达,若博导令师兄告吾,则有不安之感”

  “吾虽助教,但汝未亲自告之,吾负责何事?故吾再如何催其致雍葭老师,彼皆言未定,实乃不信”

  “未知汝与师弟午后所言何事,彼或有不听吾者,吾亦未全得其信”

  “能鼓励则鼓励,不听亦正常,因吾需其协助实验,研一尚不上课”

  “汝亲自告之,彼或听”

  “勿再剖析简历,吾不能及,甚烦”

  “常追难及之物”

  “欢度每日尚难”

  “更望其项背”

  “实验为博士计,吾告之一二次足矣,勿常言博士,多言则生厌”

  “或可问其研究生后欲何为,有人欲读博,有人不欲”

  “吾不欲读博,然贫故读之。彼不同,彼有财,可随己意,非汝吾所能左右”

  “吾每步皆无奈,彼则不然,彼不读则不读,其父或教其经商。汝亦言科研之路甚卷”

  “吾告之,再不打恐失机,然彼未打,彼不介意失与得,不介意211、双一流,亦不介意博导,彼自有想法,富家子弟皆有己意,人难左右。汝更宜改变农村子弟之命运”

  “富家子弟之命运,早为其父母所定”

  “知汝望其能助吾,然汝亦告之,彼或许不求鼓励,彼所思吾亦不知”

  “吾今仅为汝传话,彼不听则汝亲自告之”

  “吾已言,随其便”

  “愿去则去,不愿去则罢”

  高明视此为第二机遇。首者,双非邹先生未至,次者,211。若不去,则不去,高明以为,为学生选导师,当尽力谋划其前程。学生若再三不往,路自择之。国庆后若学生仍未致雍葭博导电话,高明则计划再安排其实践于三好学。若第三亦不就,则延毕或建议换导师。

  “尽力即可,三不就则换导师”

  “无学则不带,不当导师,不可败坏吾名”

  葭儿以为高明宜带江芸之类女学生,出身农村,无己意,听话。富家子弟,天生受父母影响。“遇汝此等父母尚好,不遇则难教”

  “退之学院”

  “观其明日是否致电,汝亦勿急。知汝为吾谋,不成则罢。彼愿从汝,则带之,中规中矩,研一上课,研二科研”

  “中规中矩即可,勿轻易退学院”

  “不能优秀,勿与吾相关”

  “善哉,望子成龙之心”

  -----------------

  “余观午后为主任所扰之MAX。”

  “此师授课尚可,然非最佳,川大之师更优。此课如何?”

  “懊恼未录其音。”

  “插耳机者皆无闻。”

  “无语后四十分钟。”

  “未闻。”

  “可。”

  “烦躁之情,瞬间扰心。”

  “未费交通费,课毕打卡。”

  “懊恼,四十分钟未闻。”

  “省数百金。”

  “得薪即可。”

  “还请汝录之。”

  “后”

  “向前看”

  “不听则忧,难题亦难解,开卷亦茫然。MAX如天书。”

  “政治地理之课,皆如天书。”

  “故不喜文科。”

  “高中政治背之,泪下。”

  “背之而不知其意,强记之。”

  “后四十分钟,汝闻之?”

  “所言何事?”

  “古文、政治、地理、历史,背之皆难受。初高中时,便不喜此等。”

  “姑姑,还请汝录之,于电脑上。”

  “勿插耳机。”

  “哎,实难忍受。”

  “后四十分钟所言何事?”

  “彼有教材。”

  “吾欲购教材以观,或可成天书。”

  若薇知侄女忽生悲感,葭儿又感伤矣。

  葭儿自觉,自幼至今,皆行所不喜之事。文科之背,理科之题,皆令其悲泣。于不擅之道,咬牙前行。于最不喜之书道,行至博士,尚须学不善之政治,作不善之科研文,兼工作与学习之模式。葭儿一时感慨,此日何时休?终将与人非所愿者婚生乎?人生何时得行所喜,得所爱,日日欢欣,爱日如年?

  “苦哉,吾身。”

  “今唯一之甜,乃姑姑所赐。”

  “每两日感伤一次,今日因后MAX未录而感伤,但愿有好果,能考过。”

  “无须交一文,非闭卷考,何须费时于文献?时间本不足,且需工作。”

  “听听网课即可。”

  “师安!久识尊颜,得为弟子,实乃荣幸。欲陈余心,愿师垂听。”

  “谢师之安排与照顾。然心之所向,不欲远赴他校实验。”

  “知实验之事,或因学校条件,或因师资资源。”

  “余对实验之事,兴趣乏然。虽功利言,按部就班,日后亦可安乐。然身为弟子,当坦诚相待。”

  “亦觉己适于学术之路,曾幻想博学多才。不乏好奇,对未知亦有激情。如国产芯片之突破,中国核聚变之研发,皆欲参与造福人类、社会之研究。亦能探索人文、历史、音乐,如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之书,观三国之风骨,听古今之歌曲,皆能自娱自乐。”

  “然觉实验之事,兴致缺失。远赴他校,更增惶恐。”

  “知师用心良苦,此道或可通天。前有引导,何所惧?然欲直言己想。余非畏苦。”

  “守实验室一日亦可,然不知所措。敢问师有无他法可议?”

  “若师以为无他法可替,仍以为此最宜,余当再思,速复师命!”

  -----------------

  不速之客、异师讶入坐听,师亦示意雍葭就坐,仍难止其陈言。葭谓宜力行,定期集会,非临时告之,宜预告时日,使众有备。至于学外之情谊,宜各守其法,勿使师分心。师之职,重在论文之导,冀定期赐教,俾吾等循之。然彼言十八页之制,虽美矣,恐重压之下,反成重负。恐生心病,与世隔,悖育才之意。终恐师劳而吾等难继,两败俱伤。鉴师体欠佳,情绪不稳,望保重身体,专于指导。吾等必遵国法,言行自负责任,师勿忧。虽未轻诺,然望师不弃,赐教助吾等卒业得佳职。愿师视吾等如己出,爱护如目、如女。吾等为师之子,岂有父母弃子之理?望勿逼吾等女博士至绝境。言辞或有冒昧,望师海涵。至于七、八条请假与开除之制,对博士“一刀切”之规,持保留之见,余皆无异议。所言或有不周,然皆出自诚心。科研需真,反馈亦宜真。冒犯之处,望师海涵。最后,对师所赐学术指南及其他条款,感激之至。

  师虽不悦,然身份所限,众弟子在侧,且己曾言畅所欲言,遂难以自退,乃淡然释之良久。似驳雍葭之言,实则心内大动。复引己幼时之例,言己亦曾年少气盛,倔强不羁,然劝雍葭宜有理有据有节,言下之意,仍觉其言辞过激。师徒二人,坚毅相似,皆若犟驴之质也。诗云:

  一师一心一学子,两情两意两相知。

  三言三语三叮嘱,四载四年四春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