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海城好几年了,每次回想起过去,我都会想起中学门口那两棵烈焰似火的木棉花。
想来这个时候,那里恐怕又是一副烂漫的景象吧。而现在的我还穿着加绒裤。
木棉开花一般都是在四五月,既是艳阳初照也是阴雨纷纷的时节。
当时我只叫它木棉花,后来才知道它也叫攀枝花。开花的时候,不见一叶,只有满树满枝的火红花炬。可能是花朵太大也可能是枝条太细。稍微有风吹过树枝晃动,就会有花朵掉落,撞击在地上发出一声响。
没有芬芳的香,也没有娇嫩的美,只有朴实无华的红。红在枝头,也红在学生的心里,更红在初夏的季节。即使坠落,也不见花枯萎,依旧盛开。
叶落枝霜质未埋,
兰流竹匹柏情怀。
英雄不畏天摧苦,
烈焰娇红向日钗。
木棉花要开在灿烂烈日下才好看,奈何海城的四五月总是阴雨绵绵。大家都躲在家里不出去,纵然是近在咫尺的学生也都纷纷撑开了伞,没有人去注意那眼前被风雨摧残得还算景的美。每天放学,我都会在树底下寻朵花瓣完好的木棉花带回去。
有一年,雨下得实在过分,我都已经连续两个月因为下雨而没有了出门的机会。海城更是遭遇了十多年未见的洪灾。虽没有伤亡,却可惜了那个夏天。只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那竟是我在海城的最后一个夏天。
那里让我怀念的,不仅仅是木棉花,还有那个老师,和花一样,永远在我的心里燃烧,给我温暖。
也许那个老师自己也不记得了,也许其他人听了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但就是那一句“如果她以后有什么事情,我第一个找你们算账”,在我经历了多年的校园暴力和冷暴力下冰封了的心里,燃起了一簇小小的火苗。
也许当年他说的只是一句场面话,也许是真心的,但我就是觉得,他在维护我。他是第一个在校园暴力前没有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是责问我“为什么他们就欺负你”。而是选择了霸气又粗鲁的方法——威胁。
威胁那些人,不管他们以后是否再欺负我,反正无论我出了什么事,他们都脱不了干系。
也许是这句话真的起了神奇的作用。在那之后我真的觉得放松了许多,那些闹心的事儿再也没有发生过了。也可能是老师的那句话给我心里安慰的作用吧。
反正其他的我不管,我就像个“失心”的追星狂一样,一说起那个老师就满眼的小星星。
他也确实是个好老师,他的教学当时和其他的语文老师不一样。其他老师只是讲解书中的内容,另外涉及一下考试可能会拓展的知识。而这个老师不一样。
剧他所说,他在大学毕业以后,一个人骑着一辆山地自行车,全国各地的玩了四五年。每次上课,他都会留一些时间来给我们讲课程中所提到的人文地域。
他告诉我们:洛阳的牡丹开得比他的脸盘子还要大。云南街巷里有个老婆婆给了他两个梨特别的甜。少数民族的祭祀过程他躲在树上偷看。青海的鸟抢了他的面包还被他拍了下来。他的自行车被人偷了,当地的一个老爷爷命令他自己当警察儿子给他找了回来……
还有好多好多,那一个个惊奇的故事是他的成长经历,也是令我们向往惊叹的世界。那时候我就想,我以后也要去世界是走一走,去看看,看看洛阳的牡丹是不是真的很大,亲眼见见青海的鸟是不是真的会抢面包。
虽然现在电子技术进步神速,上秒洛阳花开下秒千里之外的你就知道了,但那始终是别人看见的分享给你的,是别人从他的角度去品味欣赏的结果,而不是你自己亲自见证后的惊艳。
而现在,快十年了,我的梦想还没有实现。我要加快脚步了,也许是几个月,也许是几年以后。我也会骑着一辆自行车,带着我的小伙伴,一起,亲自,去见证,这中华大地的美丽与神秘。
记忆里的木棉,还在枝头盛开,从未枯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