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在海口美兰机场里坐着,身边都是来来往往打扮精致的旅客,相形之下,他一身褪色的汗衫裤衩,还有脱了帮的运动鞋在这个环境里显得很不协调。他的头发乱糟糟的,胡子也没有刮,好像刚从某个荒岛上刚返回文明世界。他听到了空姐高跟鞋诱惑的声音,却并没有微微瞥视,而是专注地在本子上飞快地写着什么,他这两年走过了全国大部分的省市,而海南是他环游中国的最后一站。
“田野”,他抬头看了看,冷漠的脸上一下绽放出了爽朗的笑容。是他的两个好朋友,云飞和叶茂正一起向他走来。他高兴极了,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云飞,叶茂,我想死你们了。”
“我刚才拿行李的时候看到叶茂,就觉得他一点没变,我一眼就认出来了,还像个大学生似的”,云飞说道。
“云飞可是变得多了,说话都比原来更稳重更有自信了,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你看看,比原来胖了一圈,肯定是当领导了吧”,叶茂笑道。
“水清怎么还没来呢,当年报道他是最后一个到宿舍的,今天又迟到了”,田野抱怨道。
“你看,那是不是他”,云飞用手往前面一指。
“好像还真是”,叶茂扶了一下眼镜,想让自己看得更清楚一些。
“水清”,田野喊道,他踮起脚,用力向他挥了挥手。
水清看到了他们,迈开步子跑了过来。
“终于把你等到啦”,田野把他拽了过来,“还记得我们毕业旅行的时候吗?”
四个人紧紧地围在一起,这种久别重逢的感觉如梦似幻,在这一刻,时间好像从未离开。
说话之间,四个人走出了机场。“我已经计划好了,咱们就在机场外面租几辆自行车环岛,都是大小伙子,西线去东线回六天五晚足够了”,田野早有预谋。
“骑车是没问题,可是我们还有这么多的行李呢,这怎么办”,叶茂问道。
“租个车吧”,水清指着远处的一家店说道,“那不是有个招牌么,‘小卞租车’。”
“这名字起的,真有意思”,田野笑了笑。
正说着,四个人走到了租车店的门口。店面不小,看起来这家既租汽车又租自行车,有好几个人都在那里转悠。
“几位要租车吗”,伙计上来问道。
“是啊,小卞师傅,有自行车租吗?”,田野问道。
“我们老板姓卞,我只是个打工的”,店员说道,“山地车都在这儿,随便选。”
“汽车呢?”
“汽车也有啊,你们是想自己开呢,还是找人开呢?”
“还可以找人开啊”,水清问道。
“可以啊,连人带车,一天八百块钱。”
“这么贵啊”,云飞说道,“打车都没这么多钱。”
“就这个价儿”,伙计笑道,“要不租车你自己开也行。”
水清向几个人商量道,“找人开吧,贵是贵了点,又不是花不起这个钱。”
“确实不是花不起,就是太坑了”,田野很气愤,“我环游中国总共才花了八万块钱。”
“那就我来开吧,这大热天的,开车还舒服些”,水清说道。
“那不行”,田野不答应,“这就不叫知己同游了”。
几个人正在纠结,旁边一个人向他们搭话,“四个小兄弟,你们好啊。刚才我听你们在这儿说话,好像是想找个人帮忙开车。我是一个人过来租车自驾游的,正想找人作伴呢,我来给你们开车好不好?”
田野看了看那人,他大约三十岁出头的年纪,高高瘦瘦的,大众脸,黑皮肤,不像是个坏人,但又觉得很奇怪,现在不是国家法定假期,这样的人会独自跑来海南岛玩呢?看他的形象打扮,根本就与享受生活搭不上一点儿边。可是云飞顾不上想太多,就向他问道,“我们要走一个六天五晚的行程,你方便吗?”
“我都行,走哪条线,走几天都无所谓。我正犹豫呢,碰上你们帮我决定了。”
“那挺好啊,你是什么价儿啊?”
“我不要钱,本来我就是想驾车环岛的,和你们顺道一路走就是了。我不是坏人,就算我是坏人,你们有四个人,我只有一个,也占不到什么便宜不是?”
“可是你什么都不要,我们过意不去”,田野说道,“刚才我们是嫌贵了。”
“那现在你是嫌便宜了吗”,他笑了笑,“要不你们每天给我讲一个故事吧。”
“这倒是挺新鲜的”,叶茂笑了笑,“您到底是做什么的?”
“我嘛,是个收故事的人。”
“我听说过过收手机,收家具,收电器的,还真没有听说过收故事的”,水清觉得很奇怪,“您收故事有什么用呢?”
“讲给别人听啊”,他摊了摊手表示自己的坦诚,“这不是很有趣吗?”
“看来我们的爱好很相同啊,很高兴认识你”,田野和他握了握手,“我叫田野,这三位是云飞,水清,叶茂。”
“很高兴认识你们,我叫臧恕之”,他说道,“臧是XZ的藏去掉草字头。”
“这个姓可不多见”,田野说道,“您恐怕总被人写错名字吧。”
“从小到大我都习惯了,不过自我介绍的时候,又总会加上这么一句。”
四个人把行李装上了老掉渣的斯柯达,叶茂对臧恕之说,“我们要住五个晚上,我们四个人一共讲四个故事,最后一天,你也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吧?”
“没问题,我肚子里的故事可多了”,臧恕之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第一天,大家从海口出发,晚上来到了儋州,云飞讲了第一个故事《大都市里的小镇青年》。
我家是农村的,在上大学之前我还从没有出过县城。在我们村上,其实我的家境还可以,父母弄了个小的养鸡场,一年能有四五万块的收入。可是自从我妈生病住院以后,家里的情况急转直下。为了给我妈看病,养鸡场卖了,还借了不少外债。我爸在县城里打工挣钱,一方面要负担我妈的医药费,一方面还要供我上大学。我念书的时候就开始做兼职,不仅不要家里的钱,还能往家里寄一点。毕业之后,我想回县城工作,方便照顾家里。可是我妈死活不同意,说我要是回去了,一辈子就像牛羊一样被圈住了再也出不去。父母说我要有出息,就一定把根扎到大城市里。我一想,大城市挣钱多,所以就在这里找了份工作,定了下来。
可是在大城市安家谈何容易呢?什么是家,与自己的房子才是家。刚毕业的时候,我一个月的工资才五千块钱多一点,可是光房租一个月就要八百。我的房东齐大爷是个拆迁户,他名下一共有六套房子,每套再隔成四间,一个月就能收两万四千块钱的房租。可他除了遛狗打牌,每天还是在垃圾堆里捡纸盒子。我心里真的特别憋屈,凭什么有些人的命这么好,单靠收租就能过得自由自在?而我辛辛苦苦地工作,一辈子都买不起他这么多的房子。新房的价格是六千一平米,我一个月存三千,只能买半个平米,一年才六平米。想买个六十平方的房子,要整整十年。天哪,我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家,我真想干脆回老家去算了。
与我合租的有三个人,和我一样都是从农村来的孩子。他们白天上班,晚上回来就聚在一起玩游戏,看电影,斗地主,吹牛逼,吃喝不愁,看上去过得很自在。他们想拉我凑一桌麻将,我不同意。我一是不想输钱,二是不想把自己活成一个废人。我不想今年过得不好,明年还是过得不好,以后年年都过得不好,一辈子挤在又破又小的出租房里。我要和老天斗一斗,我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啊!在他们下班回家放松休息的时候,我都关起门来看书学习,一看就看到很晚。我要不断地努力,我要考上研究生,挣出个人样来。我第一次没考上,总分够了,但是英语没过国家线。公布成绩的那一天,我大哭了一场。一年的努力啊,都在这一刻化为乌有。可是我不放弃,从当天晚上开始,我就已经在为第二年考研做准备了。这次我比上一年更加努力,不管是加班还是生病,都不允许自己懈怠一天。
皇天不负有心人,第二年我终于如愿考上了。回到校园的感觉真好,身边都是年轻的,渴求上进的灵魂。可是我显得和他们格格不入,离开的这两年,我所学的旧知识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年纪又比同届的同学大两岁,我感觉到很多同学都不愿意和我在一起玩。实验室的同学都称呼我为老大哥,可我知道,我除了年纪大一点,其他没有一样是比得上他们的。我为考研做得准备,在科研方面丝毫派不上用场,听着同学们高谈阔论,我一句话都插不上,真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我甚至想,考研是不是个错误的决定,我根本就不应该回到校园的。但是想想那些为了考研日夜奋战的艰辛,我还是咬牙坚持了过来。
我遇到过的最难的事情,不是学习上的困难,而是同学们对我的议论。有一次我在食堂吃饭,听到被后有人在说,我们实验室来了个土包子,就是靠刷题考上的研究生,在科研上面什么都不会。平常在实验室闷头闷脑的,话也不会说,真不知道当时导师为什么要把他招进来。我能听出来,是实验室的一个师兄说的,平时他遇到我还很和善地向我打招呼,但是背地里面竟然这么说我。然而我反驳不了,他说的都是事实,我自己确实是这个样子,难道还不许别人说了吗?
好不容易熬到毕业,研究生的文凭还是在找工作时给了我不小的帮助。我现在的工资已经比本科毕业时涨了好多,所在的公司也比原来大了不少。可是尽管如此,和我的同事相比,我还是很少出席社交场合,不敢潇洒地花钱享受,更想都不敢想投资理财或者辞职创业这种事情。有一次我和同事们在团建时拍了张部门合影,猛得一看,我就像是一个混入白领队伍的农民工一样。他们都叫我好好打扮一下,要不然不会有女孩子喜欢的。我说算了,像我这样的人,本来就不会有人喜欢的。你看,在别人还没有给我下定论的时候,我就先给自己贴上标签了。
我的工作很累,经常要加班,九点十点都是家常便饭。我拼命地工作,就是为了争取早日升职加薪,因为我真的太需要钱了。俗话说,“钱是英雄胆”,有了钱说话都硬气。每个月最开心的日子,就是发工资的那一天,看着银行账户里的数字又向上跳了一跳,就觉得这个月吃的苦都是值得的。我平常身边只留下很少的钱,其他要么给了家里,要么就买定期理财,多挣一分是一分。我从同事那里听说,网上有些理财产品年化能到百分之八的收益率。我发了工资立马投了进去,可是两三个月之后信贷公司就倒闭了,老板跑了,钱也没追回来。生活真是太难了,他们都那么有钱了,怎么还忍心坑我这样辛辛苦苦才挣一点小钱的人呢?
我变得越来越自卑,越来越不容易相信别人。去商店里买东西,最害怕的就是导购员走上来问我要买什么,可能我本来想买的,被她一问就只好说,我是随便看看,然后赶快就走掉了。去政府机关办事,虽然手续都很齐全,但心里总感觉是像在求别人办事似的,处处担惊受怕。上餐厅吃饭,从来都只吃特价菜,还总是觉得点这么便宜的菜,对不起服务员。只有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面,才像逃离了整个世界,终于可以放松一下。在外面太累了,我感觉自己从未融入这个城市。
吃过晚饭,我会站在公司大楼的顶层看一看这座城市的夜景,多繁华啊!这座城市里有一个街区,街区里有一座大楼,大楼里有一个格子间,格子间里有一个我。这个城市拥有我,而我拥有这个城市吗?有很多景点我还没有游玩过,有很多高档餐厅我还没有品尝过,有很多值得有意思的朋友我还没有认识过。城市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而我只是日复一日地原地踏步。我想起了老家的小县城,它温和、朴实、安全,因为它很小,所以我对它的每个角落,都像对自己的手掌一样熟悉。最重要的是,在那里有我的家,一个让我有归属感的地方。
我的一些小时候的玩伴,现在还在老家的,大多都已经结婚,有的都有了孩子。过年回家,村里人都觉得我是从大城市回来的,有出息。可是呢,他们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县城,又怎么能够体会我漂泊在外的艰辛。现在我妈妈的病情有了好转,不用住院治疗了,可以在家里休养,所以我和爸爸肩上的担子才轻了一些。不过我妈的身体还是很不好,她常常向我念叨,什么时候能领个城里媳妇回来给她瞧瞧。我说,总会有个不开眼的姑娘看上你儿子的。现在城里的女孩都是很现实的,对于我这种外省人,特别是乡下来的,又没房子,是不会看得上的。
重新给我带来希望的,是一个同样来自农村的姑娘,而且还是我的老乡。她是一个同事介绍给我的,我一开始其实是拒绝的,我了解我自己,我这样的人是不会有人喜欢的。但同事一定要我去见见,说是亲戚托付,找个本分老实的人就好,他一下子就想到了我。我说行,那我就去见见。她叫齐小燕,经历和我差不多,都是大学毕业之后在城市里面漂着。她不好看,而我更丑,所以我一见她就很亲切。但是我们都是那种勤奋努力的人,所以就慢慢发展成了男女朋友。有了女人就有了责任,而她愿意和我一起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奋斗,我们的共同目标,就是能有一个自己的家。那时候我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工作特别来劲。有一个伙伴一起努力,你会感觉目标虽然依旧很远,可是已经近了一半。
齐小燕在一家医药公司工作,工资比我少一点,但是加班也很多。她知道我不容易,所以从来不叫我给她买什么,也不提让我带她出去吃饭或者出去旅游。她生日的时候,我买了一条手链送给她,也就一百块钱,她嘴上说乱花钱干嘛,可是她戴在手上还是开心地笑了起来。看她笑了,我很开心,眼泪却流了出来。这不是幸福的泪水,而是悲伤的泪水。生活,真的太不容易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如果不是一直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凭什么会为了这点小事感动呢?
有一次她生病了,请假在家休息,晚上十一点打电话给我说头疼得厉害,合租的室友都睡了,想让我接她去医院。我当时还在加班,就和领导请了个假从公司出来。出租车都下班了,我只好骑上自行车往她家赶。我逆行抄了一条近路,被交警给拦了下来。他把我叫到路边,对我批评教育,还给我开罚单。我心里急死了,想着女朋友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公司领导还打电话来叫我回去处理问题。我心口的气涌了上来,大哭大叫,“我烦,我冤,我第一次干这种事就被抓到了”,我想到女朋友还在等我送她去医院,我都给交警跪下了,“大哥你快点吧,我求你了,让我走吧,你让我干什么都可以”,把交警都吓坏了。我六神无主,在路上走来走去,他以为我想不开要上路撞汽车呢,忙把我按在路边开导了一番,等我情绪稳定下来才放我走。我跑到齐小燕家,她的额头很烫,我忙送她去医院,陪她挂水。我想跟她解释为什么来晚了,她说没关系,我能去就好了。领导又打电话来,我忍不住顶了他两句,说我送女朋友回家之后再去公司加班。最后,我是三点半到的公司,一直忙到七点才把问题解决了,眯了一小时第二天继续上班。
周末,齐小燕对我说,她好想有个家。我说,等过两年我们攒够钱,就结婚。她说,我们现在就结婚吧,她不求有房有车,就是想不要再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了。我说行,只要你不嫌弃,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们为了省钱,没有办婚礼。我买了点东西去她家见了她的父母,她买了点东西来我家见了我的父母,就算成亲了。我对她说,我一定要让她为我穿一次婚纱。对于这门婚事,我们两家都很满意。还是老祖宗的话说得对,门当户对。现在,我们租了个一居室住在一起,过得很幸福。我算是看清楚了,原来家不仅仅是一间房子,更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爱人,一种相依为伴的生活。现在,我走在城市里,看着万家灯火,霓虹闪烁,我再也不觉得陌生,不觉得孤单,而是真正觉得自己成了这座城市的一份子了。
第二天,大家从儋州出发,晚上来到了东方,水清讲了第二个故事《孤独的交易者》。
我最初接触资本市场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可能比普通人都要稍微早一点。我爸跟我说,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他花了一千块钱,为我投资了一只股票,就是我小时候常常喝的伊利牛奶。现在我十八岁成年了,他要将这只股票还给我。当我看到账户里的数字时我惊呆了,算上历年分红及股票市值,现在账户内的总资产已经有了两万多块!这笔资金,成为了我闯荡股市最早的资本。
我的书读得不好,连上大学都是父母交钱点招的。我不是不聪明,就是懒。读书是为了什么呢?你去问十个大学生,有八个会告诉你是为了赚钱。既然是为了赚钱,为什么不直接一点呢?股市就是离金钱最近的地方,盘面上所有价格的走势,都是背后的资金在博弈。可是我那时候什么也不懂,就是觉得好玩,一个猛子就扎进了股海当中。刚开始的时候,和很多新手一样,随手选了几只股就交了好运,小小地赚了一笔,这更让我觉得投资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买一卖就可以赚钱了,天底下怎么还有这么简单的事。看着账面上红通通的数字,我兴奋极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根本控制不了自己想要操作的念头。我坐立不安,时时刻刻在手机上查看股市的动向,盘口上跳动的数字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我的神经。有些交易不是我想要做的,可就是控制不住双手,冲动地按下了买卖单。
可是正当我得意的时候,市场马上就给了我一巴掌。不仅刚刚的盈利没了,还出现了一点浮亏。可是我还是充满了盲目地乐观,我安慰自己说,不要怕,只是技术性调整。可是随后市场继续下跌,我变得很焦虑。我将那些还没有亏损的股票卖了出去,剩下的股票我计划一涨到成本线我就立刻卖了。几天之后,我持仓的股票不但没有涨回去,反而跌得更多,平均有了二十个点的亏损。反而是我清仓的股票跌得较少,甚至还有一支上涨了。我不甘心,既然已经跌了这么多,股价相对成本就变得便宜了不少,现在买入摊低一些成本,不就更容易回本了吗?于是我决定赌一把,对持仓股票进行了加仓。零八年的股票市场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两万块的本金最后只剩下了四千。因为亏得太多了,我索性就开始装死,美其名曰价值投资,不去看账户的盈亏,觉得总有一天会涨回去的。
那段时间,我开始了系统性的投资学习。趋势、形态、江恩、波浪,各种各样的理论我都读过。其实到了最后,我发现各种理论所总结的技巧都是相同的,不过就是换了一种表述而已。我用这些方法在股市里进行尝试,发现有时有效,有时无效。我不满足,我想找到一颗战胜市场的银弹。于是我开始编写指标,总结规律,希望能够开发出一套独门秘籍,在股市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自以为学有所成之后,我又在股市里投入了一笔钱,按照自以为完美的操作逻辑来进行交易。在做对时,我暗自庆幸,马上就清仓了;在做错时,我等着市场掉头回来,验证自己还是对的。于是乎,我有了一大堆盈利两三个点就抛出的股票,还有更大一堆亏损了二三十个点而且继续向下的股票。股市里有一句话,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而我正好是反过来,截断盈利让亏损奔跑。人性中有贪婪的一面,它让你在亏损时不敢抛出,人性中又有恐惧的一面,它让你盈利时不敢持有。最后我发现,市场是随机的,任何想要预测市场的方法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一旦存在就会被推翻。同样走势的两只个股,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一支上涨另一支下跌,而你根本辨别不出它们先前的走势有什么不同之处。跟随市场,而不是预测市场,承认自己的错误,保持对市场的敬畏,这样才能长久地在市场里生存。
我阅读了一些伟大交易员的传记,很多人都曾经破产过,破产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的技巧不够,而是心态出了问题。很多人对待交易都没有一种严肃的态度,他们觉得交易是一项门槛很低的游戏,其实交易员和医生、教师、程序员一样,都是需要勤奋努力学习才能够成功的。很多人看待职业交易员,都觉得他们的工作很低级,甚至是不务正业,每天投机取巧而已。而实际上,由于做投资的操作方法是反人性的,其难度远远大于普通职业。在股市里,投资者七亏二平一赚,成功率只要百分之十。想要靠炒股养家,远远比找一份正经工作难得多得多!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投机像山岳一样古老,股市今天发生的事情以前发生过,以后会再度发生。为什么历史会一遍遍重演?是因为人性千百年都没有改变。在市场里,技术是最不重要的,用最简单的技术方法就可以实现盈利,大多数人亏损是因为心理建设和仓位管理。就像我一样,自以为很聪明,聪明到可以战胜这个市场,或者战胜这个市场里的大多数人。很多人的问题和我一样,就是自以为太聪明了,可是你再聪明能聪明得过牛顿吗?事实上,市场是很愚蠢的,当你做对一件事的时候,市场可能会给你惩罚,而你误以为这是教训;当你做错一件事的时候,市场可能会给你奖励,而你误以为是经验。这就是市场捉摸不透的地方,我们不能够仅从一次交易的结果来判定策略的好坏,而是要看长期收益。
要获得成功,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一个是练手期,一个是试错期,一个是赚钱期。投机,本质上也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学会之后,赚钱真的很容易。在练手期用很少的钱,按照预定的交易策略反复练习,做到手不抖心不跳就成功了。但是很多人往往不愿意经历一个枯燥的阶段,一手一手地买卖太没意思了。于是很多人就直接进入了试错期,在这个阶段根据练手期积累的经验可以将仓位稍微扩大一些,并且试探出自己能够把控的资金量。这就和开车一样,学会了起步加速刹车,再慢慢提高车速,一直到你所能承受的心理极限为止。最后在有了稳定盈利的交易系统后,就可以慢慢赚钱了。在这个阶段,其实交易得越少越好。好的机会是需要耐心等待的,可能一个月就只有一次而已。对于那些一上来就投入全部身家赌一把的人,即使开始赢了几次,最终也会全部还给市场。一年之中,能做交易的时间很少,但是在空余的时间里需要不断地学习进步。
我曾经加入过一个股票群,是我的好朋友康德柱拉我进去的,群主叫老伍,自称是个老股民,除了转发一些专家对大盘的看法之外,还经常晒自己的收益。群里的很多朋友都一个劲地起哄追捧,让他帮忙看看自己买的股怎么样,给大家推荐一点股票什么的。老伍说在群里说不方便,要股票的与他私信联系。我也收到了老伍的消息,问我要不要推荐。我说不用了,他还是发了一只股票代码给我,说你不妨看看,如果涨了麻烦在群里点个赞。我想那就看看吧,过了两天股票跌了。我看到群里有人说,谢谢老师,您推荐的股票我赚了八个点。我这个股跌了,也想去群里说一句,没想到已经被禁言了。我去问老伍什么情况,竟然直接被踢出群了。我这才明白过来,老伍不过是一个江湖骗子。果不其然,他开始忽悠一些人买他的付费荐股服务,要不是我,康德柱就险些被骗了。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要想挣钱就好好地去学习。从此以后,我就再没加入过类似的股友群了。
在生活中,有几个朋友知道我在炒股,常常让我推荐他们一些股票,被我一概拒绝。如果赚了是他们会觉得从市场上赚钱很容易,这样的想法可能会降低他们对于股市的风险意识,如果亏了那就是你这个朋友不够意思了,白白让人家的钱打水漂。还有人想把钱放在我这里帮他们投资,我也不干。投资这件事情,用自己的钱才最顺手。用别人的钱,我没有信心。在市场里,犹豫就会白给。交易只是一项工作,要把它和生活彻底分开。在交易里,只有一个朋友,就是市场。
来到市场上,大家都是来挣钱了。但是我在做每一笔交易之前,都先问自己,这一次,你准备亏多少。没错,是准备亏多少。每一次,我都准备亏损。只有把亏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在偶尔走好运的时候挣钱。没有制度规定,你来到市场里就是要送钱给你的。要学会感恩,刚才我趁着市场不注意的时候,从他那里偷了几颗金币出来。那些一开始就想着从市场里索取,大赚一笔的人,是不会被善待的。我有个朋友叫余一文,他在一五年的牛市中发了大财,挣了好多好多钱,把车子房子,还有老婆都换了。我当时就劝他说,做交易的人不能太张扬,你这么嚣张,从市场里获得的一切迟早会还回去。可是他不听,依旧我行我素。由于支出太高,他不得不在市场中加大杠杆。一八年的时候,他在股灾中亏光了所有财产,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就余下了一文钱。我劝他重新开始,我可以借给他十万块的本钱。他笑了笑说,我以前一个月都不止花十万块。他老婆为了钱和他离婚了,半夜他从天台上跳下来,死了。市场真的是一个让人疯狂的地方,他把人性中最赤裸裸的东西展现了出来。他温和的时候阳光普照,凶恶的时候大开杀戒。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作为投机来说,股市就是一场零和博弈,因为有人输钱,才有人赢钱。所以很多人的心理发生了扭曲,看谁都像坏人,都是想来掏自己口袋里钱的。在散户当中盛行着一句话,一买就跌,一卖就涨,好像人家偏偏要和你作对,不让你挣钱似的。其实呢,任何个人的力量与市场相比都是水滴之于大海,大海会专门去针对哪一滴水吗?这种被害妄想症导致的结果,就是怨天尤人,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交易系统出了问题。交易和其他一切的职业都是一样的,需要总结和归纳,而不是由着性子胡来。
炒股炒到最后,考验的是人性。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做好交易,无论市场怎样虐待我,我都保持对他的尊敬。要把市场当成是你的孩子,他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他笑的时候你就来陪他玩一会儿,他哭的时候你就到远一点的地方去散散步。赚钱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当你擅长做一件事的时候,应该是轻松且愉快的,如果不是,那说明你还没有掌握方法。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很难有这样的认识,即使有这样的认识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意志。所以职业投资这条路,注定是孤独的。很多不懂股票的人喜欢聚在一起讨论这个讨论那个,把炒股发展成了一种社交工具。而真正的职业交易者,通常就是看看财报和路演,很少聚在一起高谈阔论。
炒股的最大秘密就是没有秘密,所有一切都安排得清清楚楚。你想要知道的,随便找几本书读一读就完全够了,关键在于自己领悟。前人和你说的话,你大概会觉得既简单又无趣,只有自己经历之后,才会把同样的道理告诉后来者,而他们大概和当初的你是一样的想法,觉得都是正确的废话。交易是这样,人生何尝不是呢?现在,我经历了几番牛市和熊市,赚过很多钱也亏过很多钱,对于市场终于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回想起来,刚刚入市的时候真的特别有乐趣,觉得自己这么聪明怎么会连交易都做不好呢。直到后来亏损了,才进行了深刻的学习和反思,慢慢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在掌握了稳定盈利的办法之后,交易对我来说就像是吃饭睡觉一样习以为常,渐渐变成了一种机械重复的流水线工作。其中的乐趣消失了,就单纯为了赚钱。所以赚了钱之后,我就用来买买书,旅旅游,把这些当做是乐趣了。说实话,现在觉得做交易越来越没意思了。喜新厌旧,可能这也是人性吧。当你在的快乐从做交易转移到了交易之外的时候,你就真正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