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贵和堂

第6章 玉如意

贵和堂 天元日月山 3284 2024-11-12 16:34

  吴先生起身离开,赵四感觉轻松了许多,提起茶壶给姐夫添了茶水,两人唠扯起了家常。

  董善政说起家里扩建贵和堂,遇到的麻烦事儿。

  自是要提及,购买李福家宅院的事情。

  董善政的想法,是请县太爷帮忙,打发个知事什么的出面作保,促成购买李福家宅院这件事情。

  觉得有知县大人的面子,又有知事出面协调,这般阵仗,在乡下,已然是天大的面子。

  银钱上再多许些好处,没准李福就答应卖宅子了呢!

  听了姐夫这话,赵四却是不以为然。

  他冷哼一声,很是不屑的说道:“李福那小兔崽子,老早就想收拾他,这事儿交给我来办好了。”

  “省省吧,老实看好你的铺子,比啥都强。”

  “姐夫,就我……你还不放心啊!”

  “就你……我才不放心哩,还是请县上出面,比较稳妥。”

  “县老爷不在城里,河套上监督修河坝去了。”

  “呃!不在县里……那这事儿,也不用你管。”

  老太太那里催得紧,董善政有些犹豫。

  赵四端起茶碗,嘬了片茶叶在嘴里含着,思索片刻,心里有了主意;

  “要不这样,我来打保票,最多两月,李福家的房契我给您送府上去,他家不是还有二十几亩田地吗,年底前,一准儿拿到地契。”

  “强取豪夺呀!这种缺德事儿,咱家可从来不做的。”

  “保证合理合法,姐夫要是不放心,我让李福亲自送贵和堂去也行。”

  “得得……我懒得见他那副无赖样儿。”

  “那这事就交给我好了。”

  “你要想办这事儿……也行,但得按我的章程来。”

  “啥……啥章程?”

  “李福他要多少银子,咱就给多少,只要他肯卖就行。”

  “这也叫章程,人家要是死活不卖呢,咋办?”

  “所以才要找县里出面,咱出高价买他的。”

  “就他那破宅子,能值几个钱儿,也折腾不了几天。”

  “折腾!这是咋个说法?”

  “折腾他,就是我的办事法子。”

  赵四露出几分得意之色,不无炫耀之意,接着说道:“有句老话不是说了,见人说人话,见鬼唠鬼嗑。”

  “办事情也是这个理儿,若是和正常人办事,咱就用正常人的章程,但是,跟鬼办事呢,还是用正常人的章程,那就行不通。”

  “所以说呢,跟鬼办事,就得按着鬼的规矩来,只有这样才行得通,事情也才能办得成。”

  “得了吧我的舅老爷,余勇那事儿,还没长记性,大狱坐得很舒坦,是不!”

  “姐夫你看看你……哪壶不开又提那壶了不是。”

  “我是在提醒你,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是本分。”

  赵四不想在这件事上纠缠,连忙岔开话题;

  “老太太身子骨可好,我这忙得有日子没去贵和堂了,不过最近呢,倒是给老太太淘换个稀罕玩意。”

  这样说着的时候,赵四起身去了暗间。

  片刻之后,捧了个锦盒出来。

  将锦盒放到董善政面前,小心翼翼地打开盒盖,里面是一柄晶莹剔透的如意,整块的翠玉雕刻而成,温润湿滑,没有半点瑕疵。

  董家政好奇地拿在手里,把玩片刻,已是赞不绝口。

  做当铺生意的,总能接触到一些,精致的古玩玉器。

  只是像手里这柄玉如意,如此这般完美无瑕的,倒也的确是少见得很。

  以董善政鉴赏玉器的经验,立刻便看出这柄如意,绝不是民间能有的物件。

  惊异之余,随口问着赵四;

  “这东西不简单,莫非是哪个遭瘟太监,从宫里偷出来换银子使的?”

  “就知道瞒不过,姐夫你的法眼。”

  赵四很了解董善政鉴赏古玩的能力,对这柄玉如意的来历,也没有丝毫想要隐瞒的意思;

  “说起来,还真是从宫里流出的物件,事情得从开春那日说起……”

  初六这天大清早,当铺刚刚开门营业,便来了位衣冠楚楚的年轻人,手里提着个布包,满口京腔,点名要见掌柜的。

  柜上的先生,可谓典当行里的老油条,见多识广。

  看出来人,衣着华丽,谈吐不凡,知道是做大买卖的主儿,连忙找来掌柜的赵四,请他亲自接待。

  赵四领着来人,走进后堂说话,那人示意他关好房门。

  偌大的厅堂之内,只剩他们两人,这才打开随身携带的布包,取出这柄如意,言明要典当此物。

  来人这会儿所谓的典当,自然就是出售的意思。

  说法不同,价格上的差异却是差着一大截子,两人都是明白人,不必点破,彼此心照不宣。

  赵四在典当行混了这么多年,也是头回见到,这般珍奇的物件。

  心里已是有所猜测,不由得再次打量起了来人。

  见他面白无须,身上穿着的袍子,质地精良,做工考究。

  讲话时的嗓音有些尖锐,虽然故作沙哑,却难以掩盖娘娘腔的味道。

  来人也是位老江湖,或者说是,这种事情干做得多了,轻车熟路。

  他很了解买家在这档口,心里所顾虑的是什么。

  于是,便用一种令人信服,毋庸置疑的方式,开始了他的一番劝说。

  开口先承认,的确是宫里出来物件,这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不必隐瞒。

  接下来便是,极力打消赵四的顾虑,想让他明白,这样的物件,宫里多得很,算不得啥稀罕玩意。

  而且,他们有专门负责销档之人,东西从宫里出来,便是干干净净,不会有任何的后患。

  况且,这样的交易,原本就是一拍两散的买卖。

  赵四是个精明人,类似的事情,也曾听人谈起过。

  于是,便以小本经营,财力有限为由,开始和来人讨价还价。

  目的自是要压低价格,在他可操作的范围之内,低价拿到这个物件。

  来人明白赵四的用意,只是这物件他又急着脱手,只看能得多少银子。

  如此一来,两人间的讨价还价,赵四就占着更多的优势,因此把价格压得很低。

  来人也有他的顾虑,手里的物件,明眼人一看,就晓得其出处。

  正因如此,省城那样比较大些的地方,他是不敢前去出手交易的。

  为的是避免发生‘怀璧其罪’的境况。

  官神一家,万一遇到那个官老爷开的买卖,即便如此乱世,一旦事情败露,就算几个脑袋也不够掉的。

  虽有这些顾虑,但来人还是想高些价格出手,表现出奇货可居的样子,收拾起锦盒,做出要走的姿态。

  赵四看出了来人的小心思,呵呵笑着给他添了茶,随后却岔开了话题。

  “您是见过世面的大人,瞧瞧我这间铺子如何?”

  赵四忽然给来人介绍起了,他的买卖;

  “不是与您说大话,就咱这县城周边,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您打听去,哪一家的铺面能比得上咱的实力。”

  不难听出,赵四的话外之意,这里有实力能拿得这件东西的,只此一家。

  赵四说的这些,来人自是再清楚不过。

  他已在县城转悠多时,也就看这间‘善缘典当行’铺面,还能入得他的眼,不然,也不会坐在这里,和赵四讨价还价了。

  “咱家亏就亏在急着出手,东西在你说的价格上,加一成,不能再少了,这次只当交个朋友。”

  原本就没什么底气,来人这会儿只好认了。

  暗自欣喜的赵四,爽快的点了银子给来人,亲自送出门去。

  临出门,那人扭头说道:“你这人够精的,这票买卖,可是占了大便宜。”

  “东西是好东西,可也不是寻常人家玩得起的,我收下也是帮您呢不是!”

  赵四嬉笑着,接口说道:“阁下有什么好的物件要出手,尽管来找我便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