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孩童八尺志,
一声哨令十人知。
纵览家国五千载,
年年冬至一阳始。
冬至数九开始,据说当年的冰结得很厚,盖两层被子也会觉得冷。夜黑得很,但可以确定,天色是越来越亮了。他对母亲和世界的记忆与认知,就是从那一次睡醒开始深刻的。
他醒来,想转一下身,没能转动。身体被厚厚的被子裹着,动弹不得。能动的,只有眼睛。惯常醒来是会喊人、会哭的,但是这次显然不一样。
他看到的母亲是反向的,也是反常的。因为母亲眼里噙着水珠,一滴一滴往下落。
高大的,往一个方向走去的,排得整整齐齐的,那是两行大树。
更让他感觉到奇怪和疑惑不解了好久的是,那一天,父亲是在一个会动的方盒子里出来的。
然后,他又沉沉睡去了。
生活也许本来就是如此纠结,越是过得舒适了、有规律的时候,记忆到的信息越是接近空白。反而是紧张了、反常态的时候,各种想法和信息会得到保留。
时光反流到他的混沌时代,也就是他出生之后到这次醒来之前的日子——那是真正接近无忧无虑的生活哦!
骑在老舅脖子上,一边边摇着货郎鼓,一边啃着花米团,还一边跟着戏台上唱啊啊啊……
踢瓦片,磨石子,指星望月,弹琉璃球……只是这一切的记忆只能压缩在这样干瘪的句子里,再也不能展开……
三子来了之后,事情添了可不少。
先是一群人推走了成袋的东西。然后……
某个晚上,他醒来看到的是一天的星斗向头顶方向移动,能听到父亲的喘息声和细碎的脚步声。
白天的时候,他是在一片大大的树林边的小屋里醒来的。小屋和大树林的看护人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大爷,腿脚不是多方便的样子。但是,似乎可以确信无疑的是,他来到了神奇的地方。
家人都在,很少有人来,而且来人多是浇水种地的陌生人。
太阳每天从北方升起,在南方落下。树林里有很多大土堆,还有栗子树。树底下捡到的栗子可甜了,只是他不敢太往树林里去,因为怕遇到顶牛粪的小狐狸……
之后又住过别处,不久就转回到家里了。
春天过得很快,他的学前班也是匆匆结束的。
去学前班也是下学期开学之后的事儿了。出走的这几个月里,其实也有人不止一次的问到过上学的事。
总算是上学了,苦恼也算是开始了。
此正是:
人生苦恼识字始,
不怨笔墨不怨纸。
熙熙攘攘往来客,
得一寸兮望一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