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身为人师1

第25章 《鸿声》

身为人师1 重·写 2813 2024-11-12 16:28

  《鸿声》是学校自己举办的一个文学杂志,主要是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创作平台。

  “这次《鸿声》组稿各位语文老师辛苦一下,主要是给孩子们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勇于写,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杂志,虽然我之前听说过每个私立学校都有自己的杂志。

  《鸿声》分为多栏,其中《未来作家》这一栏归我负责,其他各栏则由其他老师负责。

  “张老师,这一栏就交给你哦,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一下其他老师或者我。”黄主任嘱咐道。

  “OK。”我接过打印出来的文件,上面有《鸿声》各栏的写作要求。

  未来作家,只能是文学社成员。

  回到办公室,我开始思考着如何收稿子,因为除了《未来作家》那一块我负责外,我还是两个班的语文老师,每个班都要有稿子。

  “邱欣霓,记得把这个任务布置下去,明天收上来。”

  “老师,没人写的啦。”小丫头又是一脸懒散地说道。

  “你没写,不代表他人没写,你这孩子,这种思维以后一定要更正。”

  “好啦,老师,我知道了。哦,对了,老师,你别老叫我咯,另外一名课代表,你也得多吩咐吩咐咯。”

  “还懂得为她人考虑,不错,不错。但为师自有安排,你先回班去吧。”

  因为是第一次弄这个事情,我完全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只能按照要求,上面怎么安排,我怎么做。

  直到第二周,我才收到几篇作文,但都不怎样。十班也交了两篇。

  “遇见未来的自己?算了,勉强算一篇吧?”

  四班四班奈若何,奈若何呢?

  转眼又到了周末,我一如既往地坐在办公室里备课。

  “叮咚!”

  微信里突然闪现出一条消息:

  老师,诗歌怎么写啊?我能交一首诗么?

  我点了点屏幕:当然可以。

  回复:

  那我写一首诗,老师,你教我怎么写诗。

  我又点了点屏幕:

  比如,我吃了你放在冰箱里的水果。这时寻常写法,如果是诗的话,就是:

  我吃了

  你放在冰箱里的

  水果。

  回复:这样就是诗吗?

  我回复:这只是诗的样子,还不能算是诗。诗最主要的是凝情与想象。

  回复:哦,这样啊,那我写一首诗试试。

  我回复:嗯。

  她叫李裕琳,与很多孩子一样,不是很爱学习,但她有一点比其他孩子要突出,那就是看上去不急躁,这种不急躁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转化为不上进,她就是这么干的。但是要是将它运用得好,也可以转化为心如止水,这要是成功,结合一套学习方法,成绩必然快速上升。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我又听到了那声音。

  李回复:

  老师,这是我写的,你给看看。

  我回复:嗯。

  李回复:

  离别

  我轻轻地怕把它吵醒

  你微笑着带我上了芍药

  你不紧不慢

  嘴里还说着儿时的事

  而我听着

  你煮着我等着

  只见你端上了一碗红豆汤

  你吹着我喝着

  就像从前那样

  我哭叫你别离我太久

  你轻轻地叫我不要把梦中的人吵醒

  我愿化为一片思念的云

  日夜与你相伴

  我不孤单

  因为还有星星和月亮

  向你道一声晚安

  我看了许久,写得的确不错,但格式还需要改一改。我很清楚,诗一旦成型,最好返璞归真,不对其进行改动,这个我还是遵循的。

  我回复:

  离别

  我轻轻地/怕把它吵醒

  你微笑着/带我上了芍药

  你不紧不慢

  嘴里/还说着儿时的事

  而我/听着

  你煮着/我等着

  只见/你端上了一碗红豆汤

  你吹着/我喝着

  就像/从前那样

  我哭喊着/叫你别离我太久

  你轻轻地/叫我不要把梦中的人吵醒

  我愿化为一片/思念的云

  日夜/与你相伴

  我不孤单

  因为/还有星星和月亮

  向你道一声/晚安

  诗歌除了要分行,还要有节奏,节奏除了读起来舒服以外,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表达的意思不同,就好比一个句子里一个字的重音不同意思不同一样。

  李回复:

  哦,谢谢老师。

  这一首诗,我没做什么改动,但是如果她不问,我根本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教她写,她问了,我就知道了。我的思路也清晰了。

  真好,有这样一个爱学习的学生真好。她学到了,我脑中的知识也活了过来,它们不像图书馆里的那些东西一样一直沉睡,而是活跃在了我的生命里。

  这种感觉真好,或许这就是一名老师的快乐吧。

  至于文章,他们还停留在小学的水平,可见初一的老师根本没教写作。而学语文不教写作,那对他们来说,语文跟没学是一样的。

  很快,收稿子的日期已经结束。我所任教的两个班只交了四篇稿子,除了那首诗外,《遇见未来的自己》或许还有可能被选用,其它的就只能算是应付上面的任务了。

  下午,十班的孩子给我送来了一本薄书,上面写着《鸿声》二字,红红的外壳,但我现在没有时间去细看,随手将它放到一旁。

  我现在遇到了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教他们写作。初一是否教写作,我从705班那里再一次验证了我的猜想,他们只布置作文然后批阅,根本不教。虽说,写作这一块,即便老师不教,只让他们多读多写也可以有所长进,但那个只是基本的写作能力,根本无法踏入创作的大门。

  如何教呢?不知为何,我的脑子里立马闪现出了我教李裕琳写诗的事。先从他们的写作中发现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这是个笨法子,虽然效果肯定比不教要好很多,但天生好强的我还是不太满意这种教学方法。

  我的学生必须出一两个作家,只要他们有那资质。这一点,邓可馨表现出来的特质还是符合的,但她呢有些懒散,贪玩。

  谁孩童时不贪玩呢?

  可她也老大不小了,不再是一个小学生了,马上就初三了,还贪玩,这一生就真的跟创作无缘了。

  十班里还有一个家伙也喜欢写作,但他只是写,根本不学,不知汲取他人教训,想步入创作的大门几乎不可能,除非他下定决心,几十年如一日不断写,可这还是要学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