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美娱:好莱坞1990

第63章 圣丹斯电影节(二)

美娱:好莱坞1990 南区暴雨 2596 2024-11-12 12:04

  犹他州,美利坚西部的内陆城市,这里以独特的红岩地貌和丰富自然景观享誉北美,例如著名的大盐湖、拱门国家公园与纪念碑谷等著名风景地都坐落于犹他州。

  而今年的日舞影展,圣丹斯研究所决定将开展地点放在盐湖城,会场布置在盐湖城中心,距离摩门教堂2英里之外的开阔地带。

  “我们想在影展的呈现方式上做一些改变,今年约有8900部作品报名参展,参展人数接近十万,其中有来自20多个不同国家的影片入围,与会媒体更是接近900多家。”

  “由于规模高出去年不少,我们放弃了继续在帕克城开办室内会场的想法,电影串烧影院恐怕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更重要的是,年初的气候非常好,暴雪期过去之后,接下来的半个月盐湖城都将被阳光笼罩,这给了我们开办室外影展的天气条件。”

  接受电视采访的是斯特林·凡·瓦格伦,这位40岁出头的电影人以拍摄儿童电影而闻名,也是圣丹斯研究所的成员之一。

  如斯特林·凡·瓦格伦所言,圣丹斯电影节的知名度虽然比不上奥斯卡与欧洲三大奖,但作为北美电影圈内少有的新人上升渠道,它依旧受到媒体青睐。

  1月17日,在电影节正式开展前夕,基利安在邦多·福德的引荐下与斯特林碰面。

  “很高兴你们选择日舞影展作为《低俗小说》的首映礼。”

  斯特林的愉快言辞让基利安有点儿惊讶:“说实在的,我以为您会不满。”

  这是距离摩门教堂最近的一处咖啡馆,从明亮的玻璃窗户内西看,能够窥见日舞影展庞大的室外会场。

  斯特林笑道:“日舞影展鼓励低成本创作和独立剪辑,但也有92%的新锐导演选择在影展上首映影片,这些片子中并非人人都是处女作,也有的已经被发行商看中,但选择在电影人齐聚的会场上先声夺人。”

  “不过由于新人导演的执导经验不够丰富,他们在剧本设计、镜头剪辑与拍摄手法方面难免会有漏洞,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影评人们会尖锐的指出这些问题,让上展影片陷入毁誉参半的境况。”

  “所以,一般有了大规模发行渠道的新锐导演不会想擅自上展,尤其像你这样,已经有了试金石这样的大公司做靠山。”

  基利安和老福德对视了一眼,接着说道:“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一直很想把自己的作品带进日舞影展,在南加州大学学习影史的时候,我就对犹他州充满向往——我曾想把处女作带上圣丹斯电影节,可惜那时已经过了上展日期。”

  “大名鼎鼎的《落水狗》,我听说过。”斯特林笑着插嘴。

  “对,落水狗,”基利安也随之一笑,“第二个方面是,我想用圣丹斯电影节来检验《低俗小说》的商业价值,一旦成功,影片的后续宣传甚至不用费多少力气,这是一个天然的、巨大的宣传平台。”

  斯特林回应道:“我在接到唐纳德的电话之时也不免吃惊……听他的口气,《低俗小说》似乎想在最后一天压轴上映?”

  “是的,”基利安笃定道,“我们要在最后一天上映,作为观赏性影片压轴上映。”

  随后,斯特林带两人参观了日舞影展的正式会场。

  由于圣丹斯电影节自80年代起就属于犹他州政府的经济立项,盐湖城的室外场地租借得到了大力支持,整个会场占地广袤,周边用于安排停车与出行的支向道路租用也迅速通过道路安全局的审批。

  盐湖城地方区划警署甚至有专人维护道路安全,避免在风声鹤唳的1991年之后出现安全袭击事件。

  当然,斯特林在叙述这些琐事的时候,基利安的目光更多被会场中央那块巨幅银幕吸引。

  这是一块由宽银幕工艺制作而成的主放映屏,白布遮挡的后方,金属材料、硫酸钡与半透明材料制成了有漫反射功效的透射银幕。

  肉眼望去,它的规格大致属于70mm宽片宽荧屏,画幅宽高比为2.2:1。

  这种大型银幕画面质量极佳,再加上环绕立体声,将赋予观众极为震撼的观影体验。

  基利安已经能想象到,在一个漫天星夜的晚上,面对一块如此硕大的银幕,听着激动人心的台词和音效,将是多么完美的观影体验。

  类似的主银幕共有三块,用来播放入围圣丹斯电影节各类奖项的影片。

  而其他没有获得入围许可的影片,则在附近另外租用的室内影厅进行播出。

  ……

  第一天,1月18日的当晚,在令人亢奋的开幕式之后,主银幕上开始播放今夜的第一部影片:亚历山大·克罗维尔执导的故事片《迷茫困境》。

  在这之后,纪录片《时间简史》和《寻找克里斯塔》。

  巨幅银幕的声光效果没有让基利安失望,即便是随后登场的两部纪录片,在银幕播放效果的加持之下,也让基利安有了继续看下去的想法。

  然而,扫兴鬼总是恰到好处的出现。

  “老实说,这几部片子没有让我看下去的欲望。”

  远赴盐湖城的剧制班子除了基利安,只有麦克·亚当与克里斯托弗·诺兰,连制片人劳伦斯·班德都没有赶来的欲望。

  基利安示意了一下麦克:“不要在这里贬低任何一部片子,它们都是年轻人的心血。”

  “我知道,我知道,我只是作为一个观众说出看法。”

  “纪录片有它自己的意义,我们没必要从商业角度评价它们。”

  整个主会场人潮涌动,斯特林·凡·瓦格伦没说假话,参与日舞影展的电影人和媒体人简直多如牛毛,室外主会场里几乎摩肩接踵。

  “在这里好像学不到什么,”诺兰有些气馁,“我以为会看到新人导演们天马行空的点子在银幕上相互碰撞,创作激情和无止尽的灵感火花在日舞影展上闪耀,然而……”

  “这才是第一天,”基利安安慰他道,“说不定后面几天会有你想看的片子。”

  ——这才是九十年代初的电影圈下层现状,新人们仍然执着于文艺片与纪录片,尽管有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珠玉在前,商业片热潮依然还没被掀起。

  “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能够一炮而红了。”

  声音来自后方,基利安转头望去,看见了老熟人。

  劳拉·米伦,她显然失去了采访的激情。

  “《低俗小说》在哪一天上?”

  “最后一天,压轴的那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