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前奏
“向晨,今天见到你让我大吃一惊啊。”
侯绣说来之前她已经了解叶向晨是个刚走红的歌手,年龄也不大,可是见面后仍然冲击感很强。
“怎么,长相吓人?”叶向晨笑着说。
“呵呵,你这算吓人,别人还有活路么?”
侯绣笑回了一句又接着说:“真的,我看了你的资料上,知道你才十四周岁,但是见面了还是被你的年轻吓了一跳。”
叶向晨笑了笑不说话,人家这么说他总不能再自夸。
“不过现在我对你的书热卖更有信心了。”
“怎么说?”
“现在华夏出现了一大批年轻作家,比如韩函这样的,他们引起了巨大社会效应,在年轻人群体中也非常受追捧,但是他们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没有你有优势。”
叶向晨有些意外,他们坐在这是谈生意,可没想到这位候副主编一个劲的夸自己,那待会她还怎么压自己的价?
“向晨,你本人比他们更年轻,长得也帅,音乐才华也出众,从个人包装上来说你更有潜质成为明星作家。”侯绣越说越激动。
叶向晨今天是来谈钱的,不是来听奉承话的,干咳了下说道:“候主编,咱们还是谈谈书吧。”
“书?书的质量方面,他们更没法和你比,无论从文学性,还是从历史、社科角度,可以说《明朝那些事》都是最顶级的。”
叶向晨有些无语,他说的是版税,人家谈论文学,这牛头不对马嘴。
其实侯绣也是在文化圈久了,下意识就认为叶向晨能写出《明朝那些事》,必然和其他的作家一样,文人习性比较重,所以习惯性的上来就是一顿吹捧,先把对方侃晕了,后续啥都好谈。
可叶向晨不算是真正的文人,并不了解侯绣这些人的心理,就感觉对方在说废话。
他只能拿眼神求助刘昭。
这姑娘正傻乐呢,竟然没注意到。
刘昭虽然高中都没上完,但当年也是个爱好诗歌的小姑娘,侯绣在她眼里可是偶像级的人物,没想到现在竟然如此看中叶向晨,她一时间听得心花怒放,与有荣焉。
侯绣又东拉西扯了一阵才回到今天的正题。
“向晨,新人都是百分之六的版税,现在我做主给到百分之八你看怎么样?”
叶向晨一听就郁闷了,把自己吹捧的这么高,结果还这么抠抠搜搜。
现在新人出版版税一般在六个点到十个点之间,《明朝那些事》还未出版就已经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轰动,可以说是一笔稳赚不赔的好买卖。
可是现在还是互联网早期,纸质媒体仍旧处于霸主地位,几家大的出版社都傲慢的很,给出的版税分成就好像商量好了一样,就是吃定了叶向晨非他们不可。
本来刘昭谈到了七个点,现在侯绣直接说八个点,让他有些犹疑,是不是要再争取下。
看了眼一旁的刘昭,她最近已经对几家出版社做了深入了解。
刘昭冲他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开口说:“侯主编,实不相瞒,有几家出版社非常看好向晨的书,最高的甚至愿意给十二个点的版税分成,而且浙省出版社也在和我们谈,十个点是最基础的价码。”
侯绣听了之后分别扫了一眼两人,叶向晨不说话,心知今天的主要对手就是刘昭了。
她这种场面见多了,立刻招呼两人吃菜,缓和一下气氛。
叶向晨虽然是今天的主角,但是他却只准备当个气氛组,侯绣一招呼吃菜,他立刻动筷子,然后和侯绣瞎聊。
“侯主编看着不像快五十啊,我还以为只有三十多呢!”
“哈哈,哪有,老了都,当年……”
这场谈判就在叶向晨的吹捧,和刘昭偶尔夹杂的几句唇枪舌战里进行。
饭吃到最后,叶向晨和刘昭也摸清楚了对方最后的底线,九个点分成。
叶向晨估计这是对方的最后底线了,和刘昭相互对望了一眼。
然后说道:“侯主编,你看这样,我们回去商量了一下,你看没问题吧?”
侯绣也知道这么大的事不是见一面就能定的,说没问题。
结账的时候,让刘昭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虽然暂时没谈拢,但是人家侯副主编很干脆的就把饭钱付了。
不用害怕被保安扣下来刷盘子了!
和侯绣谈完后,两天后又和浙省出版社的编辑谈了谈。
这位编辑是个男的,年龄不大,态度也算很好,可给出的版税一样是九个点。
综合考虑后,还是选择了作者出版社。
离得近,有什么事好交流。
最关键的是侯绣答应首印就有五万册,浙省出版社则比较保守,只答应首印三万册。
穷疯了的叶向晨肯定选首印钱多的那家了。
出版书分为精装本和普通本,全套七本平均下来一百元左右,这本书只要一上市他就可以拿到四十五万。
小说前世他重生回来时卖了一千多万册,叶向晨这么一算算,怪不得原作者头两年就挣到了四千多万,后续更是近亿,这抄书的买卖干的过啊。
就在叶向晨高兴的时候,作者出版社的何明对签下叶向晨的书也很满意。
他打开天涯社区,细读着《明朝那些事》里的章节。
越看越是舍不得放下,以小说的形式写历史,不但让人更有代入感,而且语言幽默风趣,不仅仅是对明朝十六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刻画描写,而且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都有着深度解析,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个人理解。
他感觉叶向晨不像是个少年人,不单笔力老辣,细想成熟,对明史也是了如指掌,竟然在他的笔尖,让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变得鲜活起来。
这样的叶向晨,一个爆款歌的歌手,还即将是一名畅销书作家。
真是了不得!
他忽然又想到了另一位少年作家韩函。
他们出版社从1998年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起即与《萌芽》杂志进行战略合作,打造“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书系。
而今年五月份,韩函的《三重门》就是在他们出版社出版的。
经过各方的炒作宣传,这本小说刚刚面世就开始大卖,更有望在年底前出版销量突破五十万册,目前是本年度最畅销的小说。
那么叶向晨是下一个韩函么?
如果光看这本书,他甚至是韩函的加强版。
可韩函的书能大卖,不单单是书的原因,更多的是年轻人更喜欢他肆意妄为的个性,和玩世不恭的态度。
这个叶向晨似乎没什么棱角。
小说连载这么久也一直在潜水,歌火了也没有大肆炒作自己,这样的青少年作家似乎话题性不太够。
在他沉思时,侯绣走了进来。
“老何,你找我?”
“嗯,老候,你感觉叶向晨会愿意配合我们炒作一下么?”
“炒作?”侯绣皱了皱眉头,“这本书质量极高,而且已经在网络上发酵许久,我认为不需要炒作也能大卖。”
何明摆了摆手,说:“也许这本书不需要炒作,但是我们出版社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