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四大天王的分歧
收到胖子的传呼后,侯兵回到宿舍换了身衣服。
虽然不是自己去约会,但是去酒店吃饭陪姑娘跳舞,还是要收拾利索的。平日里,他也非常注重这些细节。
反正师父说今天不需要自己加班,心上人俏俏又不在,想说话都够不着,那就去跟小伙伴们一起吃吃饭跳跳舞......这样也不错,可以从红萍那里了解更多关于俏俏的事儿,也算是聊以慰藉吧!
侯兵正准备出门,传呼机“嗡嗡”震动起来。他一看是办公室的号码,就疾步从宿舍来到了办公室。
看到他这么快就出现,小李子愣了一下:“我还当你已经走了呢!快去吧,马天王有请......”
侯兵不知道所长找自己干嘛,心想师父不是说今天没自己的事儿了吗?
到了所长办公室门口,他发现门不像平时那样敞开的,而是紧紧关着。里面传出低声说话的声音,好像还有刻意压低音量的争执。
侯兵敲了两下,开门的是满脸阴沉的师父。房间里,所长老马和指导员老牛正面对面坐着抽烟,一屋子烟雾弥漫。
老马看到侯兵,故作轻松地说:“这小猴子穿的这么精神,要去约会吗?”
侯兵笑了笑没吭声,心说这不是没话找话么?
他找了张椅子坐下:“所长找我有事?”
“没你的事儿,该干嘛干嘛去!”说话的居然是站在一旁的师父,语气很冲。
“老赵!”指导员老牛喊了一嗓子,对师父皱了皱眉头。
侯兵知道,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让师父和所长他们产生了分歧,而且和自己有关。
“我说了,他现在真的还不行!不合适!再说了,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事儿不是小事情!咱们直接把线索上报缉毒队,让他们派人来跟,我们配合,这样不就行了吗?!”老赵抢过话头,嗓门也大了起来。
侯兵明白了,还是跟今天说的那帮人有关。
作为年轻气盛的小警察,没有不想办大案子的。每次侯兵配合刑警队那帮同事办案的时候,都特别喜欢跟在人家后面打下手,问这问那的。
他十分羡慕这些刑警:这才叫当警察呢!
可他毕竟是个工作才两年的小片警,人家有空的时候回答他几句,对他客气客气,就算不错的。一旦忙起来,就没人理他了。
有一回,刑警队过来办一个他们派出所辖区的大案。因为人手紧,师父就和他分头摸排。他摸排出几条不扎实的线索,自己还推理了一番,觉得互相挺有关联。开案情讨论会的时候,他急于表现自己,就说的有模有样。
这导致刑警队的弟兄们把这些线索就很当回事儿了,带着他一条条去落实,又一条条排除。结果白白忙活了两天,一个个都快跑断了腿。
虽然办案子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事儿,但最后终于破了案离开所里的时候,刑警队长老潘还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小子,还是跟你师父好好学几年再说吧!”
师父在一旁撇着嘴,歪着脑袋幸灾乐祸地看着他,意思很明显:知道了吧?你还是个小羊娃子,嫩着呢!
但老潘他们对师父老赵却特别客气,表现出了对前辈的足够尊重。他们对“四大天王”的协助破案表示了由衷的感谢,还专门摆了酒。
现在......既然有办大案的好机会,怎么可以错过?
侯兵抢过师父的话头,看着所长和指导员:“有什么任务需要我去吗?”
见他居然敢不听自己的,师父一跺脚:“你小子真觉得自己翅膀硬了?!这事儿我说你不行就不行,滚一边去!”
当着所领导的面,师父这样不留面子训自己,侯兵的倔劲儿也上来了:“我爸十六岁就当了兵,参加了扶眉战役、血战兰州、解放大西北,一身是伤也没怂过!他十七岁当排长,十九岁当连长,北疆剿匪的时候,他们部队还活捉了土匪头子乌斯满呢!现在是和平时期,再难还能难过战争年代?我是他儿子,都二十二了!怎么就不行了?!”
侯兵一口气说完这些话,所长和指导员都乐了。
老马说:“好样的小子,是个儿子娃娃!老赵,你看看你徒弟,不是你想的那么怂吧?这小子有股子狠劲,劳道着呢!”
当着所长和指导员的面,不听话还顶撞自己,老赵翻着眼睛看都不看侯兵,嘴里却说了句怪话:“人家这是给我摆家里的谱呢!意思是我哪儿有资格给他当师父?!”
侯兵只是因为师父那样发脾气,所以有些急了。而且他特别想听所长说有什么任务需要自己去,一时没多想,就说了那些话。
至于拿出父亲举例子,只是想表明老子英雄儿好汉,自己不是胆小鬼和怂包,并没有别的意思。
师父这么一说,侯兵也觉得那样顶撞师父,太不给师父面子。让正在气头上的师父不管是真误解了还是故意的,说出了这样的怪话,他心里不免也有些后悔。
没办法,这就是气盛的年轻人稚嫩的地方。
他不知道为了讨论他的事情,老赵和二位领导一直在顶牛,本来就在气头上。
“好了老赵,消消气!自己的徒弟你不知道啥样子?是你说的那种势利眼嘛......”指导员老牛出来打圆场,同时朝老马抬了抬下巴,意思是你接着说你的,别去管老赵。
老马接着说:“侯兵,那几个人的基本情况,你大概都清楚了吧?”
侯兵点了点头。
今天中午侯兵和师父在臊子面馆的时候,其实老马也收到了一个“老朋友”的信息反馈。而且这个“老朋友”给的信息比侯兵他们知道的更加详细,所以也引起了老马的重视。
下午侯兵看到“四大天王”在一起商量事儿,他也猜对了,确实是为这件事。
但他没想到的是,平日里很少意见相左的四个人,这次却有了严重的分歧:老赵和杨副是一个看法,两位正职的意见相同。
基层派出所在讨论案情的时候,大家都可以发表意见畅所欲言,不论职务高低和资历深浅。哪怕你是个年轻的小民警,只要你分析的有道理,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大伙儿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执行。
书面些的说法叫做集思广益,发动群众的智慧;俗话就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是“诸葛亮会”这种说法的由来。
双方的分歧主要是这样:老赵和杨副认为目前不要惊了他们,线索直接上报分局缉毒队,咱们这边配合,安排人盯好他们,放长线钓大鱼,看看下一步他们到底想干啥,案子的决定还是由缉毒队来做。
老马和老牛的想法是不能等不要拖,先派一个小民警以清查人口的名义上门去看看,简单的正面接触,可以了解的更直观,并且让他们紧张起来。也就是先轻微的打草惊蛇。如果他们真有问题,肯定会有其他的动作。那时再向分局汇报,让上级来安排。
其实两边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工作。只是所长和指导员认为,不进一步摸一下对方的状况,仅凭目前掌握的这些材料就上报,会让人笑话你派出所是吃干饭的?!这样会使上级单位的工作量剧增。
如果这个所那个所都这么干,发现了一些线索不去落实扎实,只知道上报,把球都踢给上级办案部门,那刑警队缉毒队这些办大案的全得累死。
这是老马老牛在所领导位置考虑问题的习惯方式,也是每次去分局开会的时候,局领导反复强调过的。
而老赵和杨副的看法是,这群人既然敢到咱们派出所这个治安模范区域来搞名堂,那就是想利用“灯下黑”来干大事。他们抱着“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的心态,否则他们为什么不去那些治安不太好的区域?如果是这样经验老道的团伙,必然是胆大心细的高手,实力不是咱这个派出所能轻易对付的。所以应该早点儿上报缉毒队,让他们来拿主意。
如果单单是这方面的分歧,倒不至于使他们脸红脖子粗。
引起争执的核心,是老赵认为,如果老马老牛认为实在有必要轻轻打个草惊吓一下他们,再决定是否上报,那也不是不行,就让他去。
他年纪大经验丰富,应当不会有什么问题。和那些人直接打了照面,也能带点儿干货回来。
可这一点遭到了老马老牛的坚决反对,理由是如果对方是真正的高手,那么像老赵这样的“老瓦尔特”,也正是他们最为忌惮的。不但可能真的会打草惊蛇,还极其危险。
有些敏感的亡命之徒,一旦发现自己可能暴露了,立马就拔枪行凶的先例又不是没有,他们是不会在乎别人性命的。你快退休了,我们不能让你去冒这个险。
要派人,就得派一个像侯兵这样聪明机灵、胆大心细、但表面看起来又没啥经验的年轻娃娃毛头小子。制服穿的笔挺,皮鞋擦的锃亮,俗称“银样蜡枪头”的那种。再表现的轻浮一点,打消他们的戒备心理,这样反而还安全。
再说你老赵可是四大天王之一,这片谁不认得你?咱们几个人的情况,估计早都被对方摸透了!
对方敢光天化日之下住在大强家,定是有备而来,也不担心咱们这小小的派出所去查他们。现在咱们开会在研究对方,搞不好对方也在商量怎么对付我们呢!
老赵死活不同意派侯兵去,理由是侯兵阅历还太浅,去了也看不出什么名堂,反而会有危险。自己不去也行,但侯兵不合适,要不就派其他人。
可老马老牛坚决认为,侯兵是最佳人选,因为他身上还没有真正的”警察味儿”。
如果派其他人,要么是身上的“警察味儿”一下就能被老江湖闻出来;要么就是去了也不管用,带不回来干货。像侯兵这样脑子灵活,能带回干货,又没有“警察味儿”的,所里仅此一个。
其实这是所领导对侯兵工作能力的高度肯定,作为师父,老赵焉能不知?
可他就是全力阻挠,说干脆现在就给缉毒队打电话,让他们派几个人过来一起商量。
老马老牛又坚决反对,最后只得决定这事儿先放一放,大家都好好想想,再观察观察。
所以快下班的时候,师父才会给侯兵说今天没他啥事,让他赶紧走,自己再去和老马老牛商量他认为的最佳方案。
没想到刚进门,老马就给他说:“正要找你呢,有了新情况......”
原来是老马的“老朋友”刚刚又给老马打了电话,反映了一些新情况。
老马有点儿着急了,就打算按他和老牛的方案迅速去执行。老赵自然还是不答应,于是就出现了争吵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