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哥进城了
话说七十年代的高中生,水平真的不咋样。
如果跟后世相比,连初中生都不如。
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挨满年限,就给你发毕业证。
不然,高考的作文题目,也不会是《最难忘的一天》。
就这,还有好多人用拼音代替汉字,画面熟悉不?
而且题目难度低,数量也不敢多,生怕把考生们的脑子烧坏掉。
测试的结果显然不如人意,面对如此谭画,谭棋也很无奈。
直到讲解完第五遍,小姑娘才总算听明白他在讲什么。
然后为了鼓励谭画同学这种,半夜不让人睡觉的拼搏精神,谭棋又把写好的二十道数学题,一股脑的给了她。
然后……谭画就哭了。
再然后……谭棋也哭了。
小姑娘水平一般,但是考大学的决心坚定无比。
拿着二十道题目,一脸绝望的哭着回房间。
半个小时后,她又一脸坚决的走出来。
刚刚入睡的谭棋,就被她再次无情的从被窝里扒了出来。
不讲题,就不给你睡觉。
哼!
谭棋顿时想死的心都有了。
有句话咋说来着?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对,他这就是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自己一个大老爷们,跟小姑娘置什么气呢?
数学题明天给她不行吗?
结果的结果,这天晚上是几点睡的,谭棋完全不记得。
眼皮子完全睁不开,脑子更是掉到了屁股上,蒙了。
而更悲催的,这还仅仅只是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谭棋彻底被抓了壮丁。
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都被谭画缠着讲解。
唉,原谅她吧。
这孩子上学的时候稀里糊涂,复习的时候也靠自己摸索。
折腾了两年,只考到一个中专。
现在,猛然发现自已这个亲哥,竟然是一个超级大宝藏,那还能放过?
当然,回报也是有的。
买饭、洗碗、扫地、洗衣服……所有的家务活儿,谭画全包了。
他连洗脚水都不用倒,被伺候的跟个大爷似的。
但谭棋不想要,因为他缺觉啊。
困困困,一睡万年,一睡不醒,宇宙洪荒。
这天傍晚,趁着谭画去买饭的工夫,他又倒在床上补觉。
睡的正美呢,被子突然又没了。
“哥,哥,有你的信,我看是报社寄来的。”
谭棋愣了一下,猛然坐起来,拆开信封一看,却疑惑了。
信,确实是《中青报》寄来的。
可里面没有汇票,也没有钱,真的就一张信纸。
【谭棋同志:你的来稿已经收到,现邀你尽快来我社做进一步沟通。中青报社编辑部马北北。】
投稿采用了就发表,痛快给稿费。
没采用就把稿子退回来,不退也是回信说下结果。
这“进一步沟通”,是啥意思?
谭画凑在一边,也看到了内容:“哥,你给报社投稿了?写的啥呀?”
“还能是啥,举报信呗。”
“啊?”
无比好奇的谭画顿时愣住了,旋即八卦之火再次燃烧,小声问道:“哥,你举报谁啊?告诉我,我保证不告诉别人。”
谭棋瞥了她一眼:“当然是举报你了。”
“我……我有什么好举报的?”
“举报你觉都不让我好好睡。”
“我……你……哼!”
……
……
次日。
想尿不尿,憋了好几天的雪,终于下了。
不过不大,飘飘洒洒,落地即化。
寒风却是依旧,刮在脸上跟刀子似的。
谭棋吃完早餐,特意推门先看了一下天气。
刚露头就是一个冷颤,吓得他赶紧缩回来添装备。
旋即帽子、围脖、毛衣、棉衣、棉裤、棉鞋、手套,能整的全部整上,标准的一套大保暖。
就是可惜没有军大衣。
他家和他大爷家都没有军人,而普通人想弄到,还得等政策再松松。
谭棋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像极了孙越,很是不满。
还有就是棉衣比较旧,右边肩膀上还打着补丁。
不光这件,另一件也是。
反正一劳动起来,肩膀啊,膝盖啊,就甭想好。
“小二啊,哥进城了,要不要给你带什么东西?”
“大佬,你有钱吗?”
“有十块,你想买啥?”
“那算了吧,你还是留着给我娶嫂子吧。”
“给你娶嫂子哪花得了十块钱,八块八顶天了,多一分算我输。”
“哈哈哈哈……哥,你别贫了,赶紧走吧,一会儿都晚了。”
“那我走了哈。”
谭棋把谭画的头发揉成鸡窝,在她的白眼中,一头扎进风雪里。
就这种天气,最让人难受。
不下雪,至少地面是干的。
雪下大了,又能堆雪人,打雪仗,溜个冰啥的。
现在这样,没乐子,光遭罪,还得担心摔个屁股蹲。
谭棋小心翼翼的来到朝阳路,没过一会儿,又上了12路无轨电车。
现在的八里庄虽说挺重要,但位置还是太偏了。
进出朝阳门,往八里庄来的公交车,就这一路。
所以自古以来,人们也习惯管进朝阳门,叫做“进城”。
门外啥也不是,门内才是真正的四九城。
无轨电车的起步价,最早是4分钱,现在已经涨到了7分,后面再按段加钱。
谭棋是不需要加的,他从朝阳路,到朝阳门外大街,再穿过朝阳门就下车了。
要转车。
12路车在朝阳门是往南大街走,谭棋却得往北大街走,刚好相反。
不过,进了城,确实更热闹。
就这样的天气,站台还人来人往的,旁边还有早餐摊位。
没等一会儿,谭棋又上了车。
此时正值上班高峰期,路上除了自行车,偶尔还有四个轮子的。
比如吉普、卡车,以及带把儿的拖拉机。
谭棋左顾右盼,坐了三十多分钟,最终在东直门南小街下车。
这里叫海运仓。
古代北方缺粮,全靠南方运过来。
海运仓就是专门用来存这些粮食的,也是城内最大的粮仓,有重兵把守。
现在则相当破败。
入眼清一色的矮楼平房,头顶是成捆成捆的电线,像阿三的国度。
路面坑坑洼洼,也脏,有污水,有垃圾,还有狗屎。
被湿润的雪水一泡,能新鲜很久。
谭棋拐进海运仓胡同,四周才稍微干净整洁了起来。
而中青报社就在胡同2号位置,瞧着就一栋两层的老楼。
“这里是报社,国家单位,你干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