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林团
260
科技局局长办公室比易方的科室宽敞许多,墙上挂着几面锦旗和一张泛黄的地图。当三人落座时,阳光透过老旧的玻璃窗斜射进来,在斑驳的木地板上投下几何形状的光斑。
张主任端着茶盘进来时,茶杯与托盘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这位四十多岁的办公室主任目光复杂地看了易方一眼,把易方看得浑身不自在。易方接过茶杯时,发现自己的手竟然有些发抖——他一个副科级干部,什么时候享受过正科级干部端茶倒水的待遇?
易方偷瞄了一眼正在和王俊侃侃而谈的女婿,心中翻江倒海。这个自己一直瞧不上的农村女婿,怎么突然变得如此陌生而强大?他想起女儿出嫁时自己的百般阻挠,想起每次家庭聚会时自己对叶争的冷嘲热讽...易方抿了一口茶,苦涩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希望他不是信口胡诌吧,一个农民真的能引进一条月产上万辆自行车的生产线?那不是跟永久、凤凰那些大厂的厂长平起平坐了?易方觉得这一切简直不可思议!
“小叶啊,现在茶也喝过了,“王俊搓着手,脸上的笑容像是刻上去的,“该谈谈什么时候引进自行车生产技术了吧?“
叶争没有立即回答。他慢条斯理地吹了吹茶杯上漂浮的茶叶,啜了一口,才抬眼看向王俊:“王局,你们以前真的都是这样谈引进技术的?“他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引进技术给多少钱?给哪些优惠政策?谁来对接,有哪些奖励?当地银行有没有贷款支持?“
这一连串专业的问题像一记记重拳,打得王俊措手不及。局长的笑容凝固在脸上,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办公室里一时安静得可怕,只有老式挂钟的滴答声格外清晰。
“这...这个...“王俊结结巴巴地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这个我要问一下上面的领导。“他像是抓住救命稻草般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我...我去打个电话请示一下。“
王俊几乎是落荒而逃地奔向隔壁的电话间,连平时最在意的局长形象都顾不上了。易方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手中的茶杯差点脱手。他从未见过在局里说一不二的王俊如此狼狈的样子。
叶争则气定神闲地靠在椅背上,目光扫过墙上那些泛黄的奖状和锦旗。阳光照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坚毅的轮廓。易方突然意识到,这个自己一直轻视的女婿,或许真的能改变些什么.
易方的手在茶杯上微微发抖,茶水在杯沿轻轻晃动。他借着茶杯的遮掩,身体向叶争那边倾斜,压低声音问道:“叶争,你真的引进过一条月产上万辆自行车的生产线?“他的声音里混杂着怀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叶争转过头,嘴角挂着从容的微笑。他轻轻拍了拍岳父的手背,这个动作让易方想起女儿小时候自己安慰她的样子。“放心吧,爸,尽在掌握之中!“叶争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易方正想再问些什么,办公室的门突然被猛地推开。王俊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额头上还挂着汗珠,脸上的表情既兴奋又紧张。“走,赶紧走!“他一边说一边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地委林团书记要见我们!“
“哐当“一声,易方手中的茶杯掉在了桌面上,茶水溅在他的深蓝色中山装上,洇出一片深色的痕迹。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嘴唇微微颤抖着:“林...林书记?“
叶争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没想到区区一个自行车厂的项目,竟然能惊动地官员。看来这个时代的官员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渴望,比他预想的还要强烈。
三人匆匆走出科技局大楼。院子里停着的不是叶争想象中的吉普车,而是一辆漆面斑驳的BJ130卡车。王俊手脚并用地爬上车厢,转身向两人伸出手:“快上来!“
叶争站在卡车旁,抬头看了看这辆1975年生产的“新车“,忍不住问道:“王局,按你的级别,应该有配吉普车了吧?怎么还坐大卡车?“
王俊苦笑着摇了摇头,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小叶,你不知道科技局是清水衙门啊。“他拍了拍车厢板,铁皮发出沉闷的响声,“地委办公室的那些势利眼,早把好车都分给计委、工业局、商业局那些油水部门了,哪轮得到我们科技局啊?!“
易方默默爬上卡车,找了个角落坐下。他的动作有些僵硬,显然还没从要见地官员的震惊中缓过神来。
王俊继续抱怨道:“再说了,那些老旧的吉普车连车门都没有,只是在该装门的地方开了一个缺口;雨刷器是手动的,跟咱们擦玻璃的原理差不多,要边开车边用一只手摇动曲柄刮水。“他拍了拍身下的车厢,“还不如我们这辆国产的BJ130,1975年生产的,到现在满打满算也才3年,新的咧!“
卡车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扬起一阵阵灰尘。叶争扶着车厢栏杆,望着路边飞快后退的农田和低矮的平房,突然说道:“那倒也是。哪天我帮横水引进一条小轿车的生产线,那别说王局长了,连科技局普通职工都能坐上小轿车上下班,多安逸啊!“
王俊闻言,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古怪起来。他心想老易这女婿也太会放卫星了,这自行车生产线还没影呢,就惦记上小轿车生产线了。小轿车一辆几十万,普通职工几十块工资,那得几百年才能买得起一辆啊!但他嘴上还是应和着:“那敢情好,那敢情好!“
卡车驶入地委大院时,易方的脸色更加苍白了。他不停地整理着自己的衣领,试图抹平中山装上的茶渍。叶争注意到,岳父的手指在微微发抖。
地委行署的会议室比叶争想象的还要庄重。深红色的地毯,锃亮的会议桌,墙上挂着的巨幅地图和“实事求是“的标语,无不彰显着这里的权威。最令人意外的是,地委班子13个成员悉数到场,已经整齐地坐在会议桌的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