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1979:我的完美人生

第43章 父与女

1979:我的完美人生 两只柿子 2722 2024-11-12 10:00

  和大部分土里刨食的农民不同,姜振是个有些书卷气质的中年男人。

  虽然因常年劳作皮肤粗糙黝黑,但面容清隽,颜值依旧很高。

  想想倒也正常,但凡爸妈有一个丑的,也生不出姜漓这种仙姿佚貌的闺女。

  姜振祖籍京城,读过两年大学,是高考改制前最后的那批统招大学生。

  下乡插队时与姜漓的妈妈相识,日久生情,最后自愿放弃了返城,选择扎根在农村。

  他读过书有文化,脾气也好,村里人都很尊敬他。

  身体没垮之前,除了日常的种田劳作,还在大队里兼职当教师。

  一个人赚两份工分,家里日子虽仍称不上富裕,却也是衣食无缺。

  可惜好景不长,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夺走了姜漓母亲的生命,还耗空了家里的积蓄。

  屋漏偏逢连夜雨,没过多久姜振的身体也开始出现问题。

  农村有句老话,顶梁柱一倒,这个家基本上就算完了。

  姜振病倒以后,父女俩的日子越来越苦,如今已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村里人都劝说,家里都这样了,就别再让闺女读书了。

  女孩读那么多书有啥用,还不如赶紧参加工作赶紧嫁人。

  姜漓正在念高中,虽然还没毕业,但在这个年代也算是高学历了。

  想在大队里找份谋生的差事完全不成问题。

  如果想要嫁人那就更没问题了,即便她的长相不是很符合时代的审美。

  但颜值这种东西一旦高到某种程度,是能够破圈,打破审美局限性的。

  十里八乡谁不知道屯石村老姜家有个美若天仙的闺女?

  而且还会读书写字,放出风声,媒婆都能把家里的门槛踩烂。

  可姜振始终没松口。

  因为他不想自己的女儿一辈子都窝在贫穷的小山村里。

  想要走出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唯有考大学这一种途径。

  而今他病情越来越严重,却是不得不开始考虑后事。

  他不怕死,无非就是一把柴火的事情。

  烧完就随风飞到山里,和自己的爱人作伴。

  唯独放心不下姜漓,女儿聪慧善良,性子有些软糯,长得又跟她妈一样漂亮。

  他担心自己走了之后,女儿会被人欺负。

  所以当村长再次上门说亲时,他没再一口回绝,而是慎重的考虑了一番。

  这可能不是最佳的选择,但却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姜漓听完之后眸子一怔,慌乱的摇了摇头,轻声说道:“我不想嫁人,我得在家照顾您。”

  她虽然憨了点,但并不傻,一瞬间便明白了父亲的打算。

  婆家很大度,答应继续供她读书,这在农村已经算是很罕见了。

  可即便再大度的人家,也绝不可能让她带着病危的老爹一起嫁过去。

  她如果同意了,那爸爸就只能在家等死。

  姜振眼里饱含愧疚,轻抚着女儿的头发,叹气说道:

  “我的身体我自己清楚,没办法再陪你长大,看着你结婚生子了。”

  “临走前能帮你找个好婆家,下去之后也能跟你妈有个交代。”

  姜漓眸子里雾气弥漫,声音带着哭腔,但语气异常坚定的说道:

  “不会的,您的病一定能治好。”

  “爸爸,我在辽城认识了一个大哥哥,他特别照顾我。”

  “帮我租了房子,还帮我找到了工作。”

  “就在街道办算账,每个月工资给开22块5毛呢。”

  “等天气稍微暖和一点,咱们就一起去辽城。”

  “那个城市很大很漂亮,还有很多好心人,医生也很厉害,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姜振闻言表情愕然,他最近反复发高烧,大部分时间都是一种迷迷糊糊的状态。

  隐约中知道女儿去辽城打工的事情,但心底并未对此抱有过任何希望。

  因为他就是从大城市里出来的,虽然已经有二十几年没有回去过,但也知道大城市是什么样子。

  像姜漓这样懵懂质朴如同白纸一样的小女孩,怎么可能生存的下来?

  如今听到女儿说自己找到了工作,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女儿被人骗了!

  “你这几天都在辽城做什么了,仔细跟爸讲讲。”姜振眉头紧锁,连忙问道。

  姜漓隐去了自己差点被人贩子拐卖的那一段儿,从陈子安带着她东奔西走开始,磕磕绊绊的将自己的经历大致讲述了一遍。

  姜振听完,眼眶瞬间就红了,感慨着说道:“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既然你现在已经能自食其力了,那爸就放心了。”

  “等你以后遇到真正喜欢的人时,再嫁吧。”

  姜漓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无意识的轻咬了下嘴唇,双靥腾起两团红晕。

  “我去给您盛粥......”

  呢喃似的小声说了句,慌慌张张的跑了出去。

  ......

  辽城,午时已过。

  陈子安累的像狗一样,此刻正坐在马路牙子上面,举着水壶咕咚咕咚灌水。

  他跑了二十多里地,从和平区流窜到了于洪区,忙了整整一上午,晕头转向,连口水都没顾得上喝。

  不过,成果赫然。

  附近三条街的小孩已经将他奉为神明。

  他带来的五斤糖果去掉了三分之一,换来满满的一兜子牙膏皮,大概有七百多个。

  除此之外,还收获一台坏掉的收音机、一张缺了条腿的烂木凳。

  光用糖自然换不来这么多东西,大头依旧是由闻讯而来的大妈大姐们提供。

  计划进展的非常顺利,这会儿整条街都已经知道了有大冤种在回收旧家电、老物件和牙膏皮。

  离得近的已经换到了钱,有些离得远则没赶上,打算吃过饭下午再来。

  可惜陈子安不会再给她们机会,下午他将继续流窜到别的街区。

  歇了一会儿,在街边随便抓来个小孩哥。

  给他塞了一把糖,让他回去帮自己传消息,就说自己三天之后再过来收货。

  种子埋下后,要留出足够的生长时间。

  让客户们先筹备着,过几天他一次性收割,这样能大幅提升效率。

  小孩哥得令,飞奔而去。

  陈子安则是掏出饭盒,就着凉水啃起了白菜大包子。

  三两口一个,很快便消灭干净。

  谈不上好吃不好吃。

  一天三顿吃白菜,已经完全品不出味道了。

  饭后,他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开始欣赏自己的战利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